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馨禾 《家长》2014,(8):11-14
女儿刚过完8岁生日。在她1岁多的时候,我开始从事亲子教育工作。在这将近7年的时间里,我陪伴着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孩子走过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也抚育着自己的女儿走过彼此相伴相依的难忘时光。她在慢慢长大,而我也渐渐成长。回首这一切,才发现在孩子生命中的前七年,教育自己比教育孩子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对于才从为人子女变成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说,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彷徨不安,并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而最重要的是,你会开始深入自己的生命历程去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重塑自己。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09,(3):46-46
【成长语录】好的教育就是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让他照亮自己。【成长故事】家庭是一个人的起点,父母一句不经心的话可以成全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记得我小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只知道埋头学习,见了  相似文献   

3.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尤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多重角色,起着身先士卒的作用,所以,在孩子启蒙教育方面,就需要我们父母多多研究一些恰当的教育方法,引领孩子健康的成长。本文笔者本身就是一个孩子的家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情况,探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怎么做,才会让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都很健康。  相似文献   

4.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会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我:什么样的教育能让这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呢7那就是教育专家们一再提出的赏识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赏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动力,使之在成功的道路上获得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的心理教育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学生的成长即需要学校、社会的培养,也需要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而其中父母的家庭教育显然又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他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读了1995年第4期《家长》晓桥的文章《家长打孩子未必是无能》,有所感触,特别是文中提到的“我们现在的中老年人,有几个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父母的责打,而我们当家长的又有几个没有打过自己的孩子?”以此来证明打孩子不是“无能”,而是“有理”。我认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挨父母的打,或者作为家长打了孩子,这确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作为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推出,我认为是不妥的。我翻阅过几本教育理论书,没有发现对孩子应该“打”的理论阐述,当然书上没有的也可以创造、发明,然而当我坐下来仔细回想十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就感到用“打”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错误的,是不能教育  相似文献   

7.
多一格 《考试周刊》2014,(35):161-161
<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担当班主任已有20多年,在和家长的交流与接触中,发现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根基,孩子的成长关系家庭和民族的未来,和谐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占主要地位。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对社会和他人也充满关爱和友善。和谐教育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付出努力,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才会更和谐、更文明。  相似文献   

8.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做到这一点,教育才真正是一种幸福的事业。熟悉教育的人会明白,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好习惯,而父母的习惯如何对孩子影响巨大。因此,《人民日报》曾发出“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的呼吁。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大批青少年的父母与教师,并有机会听到他们许多心里话。我发现,中国的父母绝对是爱孩子的世界冠军,虽说“改造”一词难听,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们也心甘情愿。但是,他们有一个普遍的担心——自己年龄大了,有一些积习颇深的坏习惯还改得了吗?需要的一些好习惯还能够建立起来吗?的确,…  相似文献   

9.
正谈起孩子的教育,我真有些不知从何说起。感觉这应该是很温馨和轻松的话题,同时也是很严肃和认真的问题。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将来有所作为。总想将最好的东西给予孩子,想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可是孩子也许并不这样想,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要求是很简单的,用简单的方式也可以让他们快乐成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10.
时光荏苒,一学年的工作在忙忙碌碌中结束了。新的学年又将开始,对于作为班主任的我来讲,过去的一年是成长的一年,是磨练的一年,也是获取经验的一年。静心反思与总结,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颇多收获。 作为年轻的班主任,我感觉班主任工作特别繁重,存在着许多烦恼和困惑,有时会抱怨“俺不就是一个保姆吗?”可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以及和孩子们的接触,我发现教育孩子、抚养孩子就是一个保姆,并且还得做一个优秀的,有艺术的保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自己的孩子如此,对别人的孩子难道不更应如此吗?我坚定了一个信念:就做九年级一班的优秀保姆!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滋润。我很幸运,加入了本园“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课题组。课题组不仅时时鼓励我,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而且给了我必要的支持,帮我不断成长。我愿把自己最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从无意识的随机教育到有意识地捕捉教育契机进入课题组之前,我就有些“不安分”,总觉得大纲上的内容没意思,总是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以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也会喜欢。有时发现孩子精神不集中,气氛不热烈,也没考虑为什么。有一次,我发现孩子很喜欢发生在身边的事。彗星要出现了,他们的话题便围绕着彗星。我加入了…  相似文献   

12.
家长信箱     
孩子偷拿家长的钱怎么办Q编辑老师:您好!我的孩子12岁了,最近经常拿家长的钱。我有时从外面买东西回来,就会把零钱放在书桌上,后来发现钱总是少,开始的时候是五元,后来是十元二十元。无意中我发现原来是孩子拿钱买零食或自己喜欢的图书了。我真怕他以后在外会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从现在起,我该怎么教育他呢?A家长:您好!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孩子能否比别的孩子成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教师家庭成长起来的肖焱,十分庆幸自己一直都在学校。多年的校长经历,让她面对现实的“熙熙攘攘”,越发沉着和淡定。她称教育要“敬畏生命”,而非把生命当作面团来回揉搓。
  接手东郡小学五年来,用她自己的话说,便是“几乎屏蔽了外界”。“屏蔽”的是行政上的琐碎,而大力敞开的,却是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和国际教育的对接。
  “教育是可以美好的。美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在成长中发现美好的自己,享受美好的自己,成为美好的自己,即教育就是要成全每一个孩子。而能实施这样的教育,本身就是破茧化蝶般美好的过程。”她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天底下的家长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由于从事教育工作,在用教育理论教育学生的同时,也用它来启发自己的孩子,但实践起来也有不顺利的时候。由于孩子上高中住校,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我也就采用了说理的方式。抓紧在饭桌上,  相似文献   

15.
师爱与施爱     
我是一个踏上工作岗位才几年的年轻教师,但经过这几年的工作使我认识到对学生充满爱是做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6.
王悦微 《班主任之友》2023,(Z2):101-102
<正>我既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母亲。从教这20年里,我迎来送走了许多学生,见证了一批批孩子的成长,也见证了70后到90后家长的变化。在抚养家里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是一个陪伴者,也是一个观察者。抚养、教育的过程仿佛也是一个重新成长的过程,让我不断对家长这个身份进行反思,到底怎样做,才是一个合格称职,甚至优秀的家长?一个优秀家长的标准是什么?大家都有各自的答案,有一些标准,应该是我们公认的,比如负责、开明,等等。不过,我想说,要想做更好的家长,首先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大人。  相似文献   

17.
一位深入了解中外教育的外国友人这样比较过中外教育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在“塑造”,我们的教育是在“成长”。短短一句话,让我思考良久:一个“塑造”,一个“成长”,道出了多么大的不同。似有所悟:自然的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塑造是我们成人按自己的意愿给予孩子养分。而成长却是按孩子的需求给予养分,成长就是以幼儿为本。  相似文献   

18.
陈萍 《教师》2012,(16):14-14
在一次家访中,有个家长跟我说:“虽说是自己的孩子,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教育他!”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曾经读过许多成功的案例,可我知道,那只是教育者工作中极为灿烂的一面,绝不是全面的。  相似文献   

19.
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是一个六年级女孩的父亲。在无意中我看到了女儿的日记和一封她写给朋友的信,才知道她在暗恋她的一个男同学。女儿以前是个三好生,可近来思想不集中,做什么事好像都没有兴趣我知道这是孩子成长过程必须经历的事,我没有打她,也没骂她,但我就是不知怎么引导她,让她把心思集中在学习上。希望你们帮帮我,怎样引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埘立自己的人生观。谢谢! 江苏盱眙杭高新  相似文献   

20.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需要和学校共同努力,让学生成长得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要遵循两个公理,第一个公理是"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庭教育的重心,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学习的兴趣.第二个公理是"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这两件事,家长和老师谁都代替不了,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不足,甚至磕磕绊绊,再平常不过.关键是怎么去引领和指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应该将教育的重心由聚焦孩子的缺点转移到鼓励和发现孩子的长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