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州话的重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州话属西南官话桂柳片。其单音节动词和形容词均可按 AA式重叠。表具体动作的动词AA重叠式用于“AA看”、“AA点”、“AA下子”和“AA 两 /几 量词”以及“AA没 B”等 4种情况 ;而表某种动作状态的动词 AA重叠式用于“AA的”和“AA点的”。形容词的 AA重叠式包括“AA的”、“AA点的”、“AA点”3种格式。柳州话中 ,ABB式重叠的使用非常普遍 ,其词干 (A)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而 AAB式重叠是由双音形容词、心理活动词、方位词、时间词或某些短语重叠前一音节 A而构成的 ,此外还有“AABB”式、“ABAB”式、“A里 AB”式和“A倒 A倒”式等形式的重叠。所有这些重叠式的语义特征和入句功能都不相同 ,反映了柳州话重叠的复杂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另外,数词、量词和某些副词、代词也有它们的重叠形式,这里将一并谈到。一形容词的重叠形容词的重叠主要有“AA”式,“ABB”式,“A格(不、忽)BB”式、“圪BB”式和“AABB”式几种。  相似文献   

3.
解超迪 《现代语文》2013,(1):71-72,161
山西夏县方言的重叠名词从式,其构成形式多样,它是一些语素重叠后具有了名词的性质,这些语素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夏县方言的重叠名词从式的语义也很丰富,有自己独特的语义表达,可以表示程度、特指、生动等语义.  相似文献   

4.
深泽方言有丰富的重叠形式,其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无论是在构成形式上还是在表义特征上都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5.
词义辨析     
特别 特殊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突出、异常、与众不同”的意思。 “特别”能修饰形容词、动词和名词,在不同的场合,词义也略有不同。它在修饰形容词时,有“格外、非常”的意思,表示程度。在修饰动词时,有“特地、着重”的意思,还能表示“进一层式强调”的意思,相当于“尤其”。它也能修饰名词。 “特殊”只能用来修饰名词,跟“一般”相对,表示不同于同类事物或平常的情况。“特殊”有构词能力,可构成“特殊性”、“特殊化”;“特别”则不能。  相似文献   

6.
“动、形转名”即动词、形容词活用名词,是古代汉语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对处于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是否活用名词,不应持全盘肯定,全盘否定或持回避态度,应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当动词、形容词处于主、宾语位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显层关系意义相同时,其隐层关系意义则成为其是否活动为名词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中,不能单独充当句子谓语,但可担任其他语法功能的动词,叫做非谓语动词,也称非限定动词。非谓语动词是高中最重要的语法项目,是历年高考的常考点,也是学生学习、教师讲授的一大难点。为便于同学们学习,现将其归纳为非谓语动词的“368”,“368”指的是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基本形式,六种主要成分和八种重要结构。详释如下:一、三种基本形式:动词不定式动词-ing形式过去分词一般式to do doingdone一般被动式to be done being done完成式to have done having done完成被动式to have been done having been done进行式to be doing完成进行式to have been doing1.动词不定式(to do)不定式常用的形式有一般式、完成式、进行式、完成进行式以及一般被动式和完成被动式。2.动词-ing形式(doing)动词-ing形式包括动名词和现在分词。动名词相当于名词,现在分词相当于形容词或副词。其常用的形式有一般式、完成式以及一般被动式和完成被动式。3.过去分词形式(done)过去分词仅有一种形式,一般表示被动和已发生了的动作。二...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双音节形容词和动词的基本重叠形式是对立的,即形容词AB重叠为AABB,动词AB重叠为ABAB,否则便不合法.在优选论的框架下,该现象可以表述为:有语言形式X,有多种可能的重叠形式,经过约束条件筛选,只有一种输出结果是合格的.其中,最重要的约束条件为“音步-双分”、“增量原则”和“时间原则”,据此,双音节形容词和动词基本重叠形式对立现象可以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武宁(上汤)话有丰富的重叠形式,其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副词等都可以重叠,无论是在形式特征上还是在语义功能上都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0.
姚建宏 《语文知识》2005,(11):22-22
汉语中成语的重叠形式多种多样,其修辞效果也各不相同。一、AABB式这是一种全重叠式,整个成语实际上是由两个字分别重叠,构成联合关系。如:三三两两千千万万轰轰烈烈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熙熙攘攘颠颠倒倒全重叠式成语中,数词重叠的只有几条,其余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的加重,如“郁郁葱葱”形容  相似文献   

11.
重叠词是汉语词汇中常见的一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都有其重叠的形式。词汇的重叠分为单纯的叠音词和重叠式合成词两种,它们虽然形式差不多,但是从内在特征来分析,还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2.
祁阳方言中"AB"式形容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阳方言中“AB”式状态形容词非常丰富,这类形容词的重叠式也非常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重叠形式AABB式。祁阳方言中“AB”式形容词能够大量进行AABB式重叠,普通话中“AB”式形容词是不能这样重叠的。  相似文献   

13.
《嘉应学院学报》2020,(2):35-40
石城高田客家话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表现比较丰富,从中可以看出其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有些名词加上介词后,能表达被动意义。在这种“介词 名词”结构中,所使用的名词,一般来讲是动词的名词形式,其意义相当于该相应动词的被动形式。这种结构能使句子精炼、简洁,符合英语习惯用法,可避免过多生硬地使用被动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名词前往往不用修饰词;但有时候也可以用形容词或所有格修饰,但一般不加任何冠词。  相似文献   

15.
对于汉语中名词重叠的相关研究,不仅要比动词和形容词相对较少,并且对于汉语中名词重叠的使用情况,也一直被很多研究认为相对比较少。但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汉语中名词重叠情况越来越多,并且汉语名词的重叠在其构成形式以及语义特征、句法功能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特征规律。结合汉语中名词重叠情况以及汉语名词重叠的构成形式、语义特征、句法功能等,对于汉语名词的重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贾平凹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重叠词,其中有些常规重叠式,而更多的则是超常重叠式。这些超常重叠词便构成了贾平凹言语的一大特征。本文探讨其超常重叠词的使用特色和成因。 一 贾平凹的作品里,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存在着众多的超常重叠词。 1.名词 名词不能重叠是众所周知的一个语法事实。但在贾文中不仅有名词重叠的用例,而且数量不少。下面是从其作品中抄录的一部分: 灾灾难难 关关卡卡 花花草草 风风雨雨 石石木木 疙疙瘩瘩 早早晚晚 病病灾灾 是是非非 柔柔情情 平平仄仄 坑坑凹凹 沟沟岔岔 银银 玉玉 狐狐 妖妖 肉肉 粉粉 鬼狐狐 窑背背 山峁峁 名词的重叠式主要有三种:单音节是“AA”式,双音节是“AABB”和“ABB”式。重叠后的名词在贾文中有两个特点:一部分保留了名词词性,只是词义有所改变;一部分则具有了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因三种重叠方式与形容词常规重叠式吻合。如: (1)卸下一袋两袋粮食,装上盆盆碗碗。 (《陈炉》) (2)好读书就别想当官……拿什么去走通关关卡卡? (《好读书》)  相似文献   

17.
动词不定式是动词的一种非谓语形式。一般由“to+动词原形”构成,有时也可省略to。它具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的特征。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定语、宾语补足语、状语等。  相似文献   

18.
最近教授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基础知识中实词的活用一部分时,发现学生对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记忆较困难,我用图示法帮其记忆,效果较佳,特介绍如下。图中表示:名词有四种活用情况,动词有三种活用情况,形容词有四种活用情况。其中名词、一般动词和形容词都有意动与使动用法;形容词可活用为名词和一般动词,而名词和一般动词不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除了各类实词有重叠用法之外,短语也可以重叠使用。根据构成情况,可以重叠的短语主要有“量词类”、“动词类”和“形容词类”三种,短语重叠后在表义和句法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状态形容词倾向。句法象似性原理是短语重叠具有状态形容词倾向的理论基础。对短语重叠及其状态形容词倾向的考察,可以深化对重叠范围和重叠功能的认识,有利于从形式变化角度体现汉语功能调节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对英语搭配的习得和积累是英语学习者向高级水平进阶的重要途径。搭配与自由组合及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词与词之间在形式和意义方面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按照性质,搭配可分为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两类。语法搭配又可据其中心词不同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限定词四类;词汇搭配可据组合关系不同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of+名词”、“动词+副词”、“副词+形容词”六类。不同习得阶段,搭配习得的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