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战国士人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史上难以忽略的重要文化元素。战国社会环境对士人及其批判性思维倾向形成和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一个灿烂、开放的时代,士人是一个最具理想与最具活力的群体。唐代士人喜爱、崇尚漫游风气,漫游已成为他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使士人漫游在中国旅游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学者的交游活动对其学术生命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清代山东著名学者,李文藻的生平交游情况,迄无详尽的整体考察。本文以李文藻的人生经历为时间线索,通过对相关正史、文集、方志、笔乘等文献的爬梳钩稽,考述其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士人群体的交游情况,包括早年的山东士人群体、活动于汉学中心北京的士人群体以及晚期的岭南士人群体,试图还原李文藻生平的部分原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南宋文学作品的梳理认为,南宋士人经世思想日益疏淡。其原因是积贫积弱的现状及战事不断失利使很多士人不敢轻言战争;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的偏安政策,其排斥、迫害激进士人的行为,又迫使士人厌倦政治,逃避现实,苟且偷生。  相似文献   

5.
宋仁宗朝谏官人选受个人言行与士论影响,士人通过积极敢言获得声名便可赢得士论,为出任谏官打下基础。由于仁宗朝谏官地位十分重要,士人通过敢言出任谏官的方式对仁宗朝政治和士风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宋之际的社会变动,科举制度的确立,为普通的士人起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接下来士人能否进入仕途就看能否得到好的家庭教育、求学环境和书籍,还有最重要的是士人在求学过程中的刻苦勤奋。  相似文献   

7.
<正>1920年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莫过于新兴政党,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以及新改组的国民党竞相登场,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革命浪潮。学生群体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股新兴势力,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士人,同时又保留了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  相似文献   

8.
地域性是考察战国刺客盛行的重要因素。民风剽悍、轻死忘身、传统礼法束缚弱等特征在战国刺客频出的地区呈现出较明显的一致性,其中三者在动因上又呈现互为表里的说明关系。齐、晋、楚、越、燕、卫等地概莫如此。另一方面,在秦、鲁等刺客敛迹的地区,要么重法要么重礼。两番迥异的情景恰恰是对战国刺客之地域性的正反两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9.
吴育良 《兰台世界》2013,(4):112-113
<正>《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时编纂,始于1772年,经10年编成,因此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又因此书囊括了古代诸多图书,故称"全书"。《四库全书》从编纂、献书,到补书、护书浙江士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功至伟。一、编纂《四库全书》的编纂浙江士人起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罗宗强先生的《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一书,于2006年6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继《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之后,又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古代士人心态的力作,对明代后期更确切地说是对从嘉靖前后以至天启初这一时段士人群貌,作了客观精审而又深刻透辟的描述。与《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代由于年代久远,藏书情况只能从传世文献的记载中略知一二,但出土文献为先秦藏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与新史料.殷墟甲骨的考古发掘与文字研究,使商代王室的所藏之书、藏书之所与藏书之人等问题得到解决.周代出土文献的载体有甲骨、青铜器与玉石等实物,它们为研究周代王室藏书与诸侯国藏书种类与内容提供大量资料.战国出土文献中最为重要的当属简吊材料,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战国楚简大量出土,以郭店竹简与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为代表,它们是对传世文献的重要补充,也是研究战国私人藏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2.
民间士人"尚医"是宋代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在积极推广医学知识、以行医为职业以及自我保健等方面,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采菲录》是20世纪30年代姚灵犀编辑的一套关于中国妇女缠足的史料,是研究女性生活史、社会风俗史、性学史、身体史及士人心态史重要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新式书报从文化中心城市向地方社会流转。在此过程中,城市的同乡群体对乡村士人进行了最初的新学启蒙。同时,乡村士人这个“在地链接性群体”又以更隐秘的方式促进了新式书报在地方社会的进一步下渗。本文以《刘绍宽日记》为核心史料,详尽呈现了乡村士人阅读新式书报和从中撷取新知的风貌。新式书报的阅读实践更新了乡村士人的“知识仓库”,重塑了乡村士人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乡村士人的阅读史。  相似文献   

15.
赵武灵王十九年的"胡服骑射"是战国史上的大事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是一种稳固江山社稷、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国策。  相似文献   

16.
唐锐 《兰台世界》2014,(11):27-28
赵武灵王十九年的"胡服骑射"是战国史上的大事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是一种稳固江山社稷、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国策。  相似文献   

17.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十一月,广东士人黄培芳于广州启程北上公车,翌年二月抵达北京,行期将近三个月。在《北行日记》中,黄培芳详细记录此次北上赴考的行程。本文以之为中心,结合同时代人的游记、诗文、地方志等各种文献以及黄培芳本人的画作,讨论以下问题:(一)广东士人如何选择北上路线,各条路线的优劣所在。(二)在穿州过府中所经历的各种艰难与乐趣。(三)分析北上公车对广东士人诗画创作产生何种影响。笔者认为广东士人的公车之路,除备尝艰难困苦外,路费花销也很大,每名士人公车之行的单程费用,须花费100两白银(相当于120元洋钱)。科举考试既是一场智力的较量,也是体力与意志的比拼。路途的艰辛和开销的庞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举子的科考成绩。但是北上公车,极大地开拓了广东士人的视野和交际圈,即使铩羽而归,对于广东士人的诗画创作却大有裨益,这是无法用孰得孰失来衡量的。  相似文献   

18.
因战国私家藏书文献资料阙如,故学界对战国藏书史的研究成果不多。但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大量的出土文献如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及简帛等为研究战国私家藏书提供了新史料,出土实物对于简帛的产生年代提供了基本证据。战国简帛多为私文书和私家藏书,这些简帛以郭店楚简、上博简及清华简为代表。战国私人藏书繁荣的背后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出土简帛对于战国藏书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书院是古代士人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经费来源主要分捐赠收入和投资收入两类。收入稳定、来源广泛,成为书院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研究古代书院的经费来源,对大学基金运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时人明克让,祖籍平原(今山东平原县)鬲县。明氏为南北朝时期山东大姓,明克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明僧绍,父亲明山宾,均为朝野名流。克让自幼博涉书史,南梁时恩荫入仕,南梁亡后入仕北周,入隋又仕于隋。克让入仕北周初为学官,后外派出任汉东、南乡二郡太守,北周武帝即位后,复征调入朝,为北周历法刊定、为隋礼仪修订做出贡献。明氏随衣冠南渡,又由南入北,是南朝入北士人之一,南朝士人入北始于梁亡,完成于隋统一,与当时国家统一的趋势一致。南朝士人入北加强了南北交流,使南北方文化认知趋同,有利于乱世统一。明克让墓志保存完整,对研究其任职经历、姻亲关系、南朝士人北上、南北文化交流等问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这一时段历史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