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文章从"藏书家的文化层次、身份特点"、"藏书范围"、"藏书家的学术成就"、"藏书理念"4个角度对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俄私家藏书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两国这一领域的共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体现文化品位;由藏书体现“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充的多元文化价值。基于此,论述历代藏书家的发展过程、地域性藏书文化的流变、古代藏书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江苏南部地区出现过众多的私人藏书家、藏书楼,与此同时,这一地区还出现了不少藏书家族。所谓藏书家族,即其藏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收藏或利用,而是为了整个家族的文化需要。家族藏书和作为藏书家的个人的藏书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藏书家的目的在于“藏”,家族藏书的目的则主要在于“用”;藏书家藏书注重书的版本,家族藏书注重书的内容。藏书家更突出典籍的文献价值,家族藏书则更注重发挥典籍的文化价值。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家族藏书是由个人来实现的,个人的藏书事业通常也由家族来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与藏书家》是一部集藏书文化与城市文化于一体的专著,也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佳作。该书梳理了24个藏书家(家族)的藏书活动,通过缕述藏书家与天津的渊源揭示“天津藏书家”的内涵,以藏书楼的古今对比反映天津建筑文化的变迁,又通过藏书事迹表现了藏书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化私为公的理念,以藏书家在经济、教育、慈善等领域的活动展现了近现代天津开风气之先的一面,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有助于促进藏书文化与天津城市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我国藏书文化历劫不废,香火传承至今,应该是与历代藏书家的人文主义精神追求是密不可分的。来新夏先生在《中国的私人藏书家》一文中认为,“私人藏书与私学兴起有关……对保存图书有过重要作用”,^①并在《藏书的起源》中指出,藏书不仅能够“涵育人才”,“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保存、传播一国的文化,使之世代相传,为立国之基。”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安庆地域文化兴盛,私人藏书业十分发达,表现在藏书家基数大、分布广、中心区域明显。无论是藏家数量还是藏书规模,安庆藏书家都作为一个整体支撑起安庆文献之邦的美誉。安庆私家藏书特点鲜明,如藏书品味高,藏书家族多,藏书家多学问家,藏书家多善举等,为学人观察安庆乃至皖江地域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承载与传播文明的重大使命使得绵延数千年的图书收藏史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藏书现象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即使在电子图书的新世纪来临之际,不仅纸质图书收藏热潮有增无减,对于以纸质藏书为主的研究也成为突出的热点课题。藏书研究在中国出现过两次热潮,一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藏书事业进入新的阶段之际,出现了首次研讨古代藏书楼和整理藏书家史料的热潮,但其后各种各样的动乱使藏书研究中断了半个世纪之久。进入20世纪80年代,藏书史研究方始再续前缘,藏书文献的整理和各种藏书…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社会格局发生剧烈变化,文章以近代江苏藏书家群体为中心,在历史语境的视角下,探讨江苏私家藏书在近代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社会流向。从空间维度上,近代江苏私家藏书群体呈现出聚集分布于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尤以苏州最为密集的空间特征;从时序维度上,在对清代繁荣的私家藏书文化传统之余风的承续和在巨大的历史惯性的驱动下,江苏地区的私家藏书呈现出在近代前、中期的短暂繁荣后,由盛转衰的时序特征;江苏藏书家的藏书思想与特点则更体现出“藏为公用”“藏用并重”和“工商实业家成为新兴藏书家群体”的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在考证梳理江苏私家藏书主要流向的基础上,利用可视化的桑基图动态揭示了江苏私家藏书通过“出售”“捐赠”“散佚”等途径的社会流向脉络,展现了在近代公私藏书的隆替演变中,私家藏书从长期聚集发展于江苏的区域性特征,到其藏书流向全国南北各地,甚至东流西布于海外,从高度集中逐渐向公开化发展的化私藏为公藏的流散历史,为探究近代中国社会文化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史料论述了清乾嘉时期“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江藩的主要著述及其藏书事迹。旨在说明清乾嘉时期徽籍藏书家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成为各地藏书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私家藏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了较大的发展,私人藏书人数和规模扩大,藏书家的身份日益多元化。汉代私家藏书可分为三个阶段。私人藏书家的地域分布揭示了区域文化特征的演化历程。私家藏书活动对后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两汉时期,私家藏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了较大的发展,私人藏书人数和规模扩大,藏书家的身份日益多元化。汉代私家藏书可分为三个阶段。私人藏书家的地域分布揭示了区域文化特征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2.
私人藏书在保存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回顾各代藏书家“储书供众”的思想和藏书家开放私藏的具体事例基础上,简要总结了私人藏书致用开放的方式以及影响,从而了解我国古代私人藏书的致用与开放。  相似文献   

13.
明清民国时期的晋商是我国私家藏书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藏书家群体,但受材料所限,目前学界未能开展充分的学术研究。笔者利用地缘优势,借助地方文献查阅和田野走访,全面揭示出当时晋商的藏书活动及文化贡献。明清民国时期,晋商藏书家的收藏、整理、著述、刊刻、捐书等活动,对传统古籍的保存传播、乡邦文献的搜集编印、三晋学术文化发展以及近代山西新式图书馆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晋商藏书家“藏以致用”的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晋商“儒贾兼通”商业特质的塑造和三晋近代新文化的流播。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4.
具有近三千年文明史的苏州,其悠久丰富的藏书文化和不可胜数的私人藏书家,居全国之甲。从宋朝的社东原、叶梦得,到清乾嘉期间名震藏书史的“藏书四友”黄丕烈、顾之途、周锡酿和袁廷祷,以及现代史学大家顾颌刚、目录学宿誉顾廷龙等,藏书传统绵延不断。众多的藏书家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腐好,以博藏群书,护持守成为己任,使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在他们的膻递中得以保存。苏州历史上还有许多家藏富瞻,然未以藏书闻名的藏书家,他们的藏书事迹被湮没于其他声名下而不为世人所知,但他们同样为保存文化遗产做出广杰出贡献。本大试图撷取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群众性藏书活动日趋活跃,呈现出历劫重生,以至方兴未艾之势,从而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当代藏书史续写了新的篇章。当代藏书家们的藏书实践,为中国藏书史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现实参照,同时也深刻表明中国的藏书文化早已深入民心,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述清季绍兴沈氏藏书家的主要藏书活动,追述其人其事,探究了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我国传统藏书事业的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李万健 《图书馆》2004,(3):99-102
中国有着悠久的藏书文化。清代是藏书业发展的巅峰时期,这是由许多历史因素促成的。清代的藏书家人数超过其历代的总和,且分布地域广;其收藏丰富,藏书质量高;藏书家中多学问家,对发展学术贡献大;藏书家中多编刊专家,刊刻传布典籍成就突出;许多采用新式图书管理方法,主张藏书对外开放,促进了近代图书馆的诞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清代民国著名藏书家年谱》,对清代藏书家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历史悠久,在私家藏书文化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藏书功能逐渐由单一演变为多元,由于藏书家各自藏书目的和情趣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一些相对可以区分的类型。说他们相对可以区分,是为了表明,某一类型的藏书家虽然以某种藏书情趣为主要目的,但是他们仍然或多或少地保存其它一些藏书情趣。各类型藏书家的藏书情趣不是单一的,但却有主次之分。分析不同的私  相似文献   

19.
清代嘉兴藏书业兴盛,私人藏书大家辈出.在藏书过程中,藏书家大多构建室、楼庋藏,并以典雅的名称命名自己的藏书处,以书蕴名,以名传书.这些充满了书卷气、书香味的室、楼之名,无一例外地折射着各个藏书家藏书的心理、情趣和旨归.这些异彩纷呈的藏书楼名,不仅是嘉兴藏书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明清私家藏书目录的发展概况,详细分析了这一阶段私家藏书目录的文化特色以及私家藏书目录和藏书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风貌,点出了明清私家藏书目录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