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陵笑笑生塑造西门庆形象的用意和《金瓶梅》主旨究竟是什么?从作者思想观念、人生态度和创作上的矛盾来看,《金瓶梅》重在揭露人性的低劣,警醒世人要生存发展,必须去掉物欲情欲上的贪占纵.作者仍是维护封建礼教和“存天理,灭人欲”的.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者通过西门庆家史的描写.反映了整个明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是《金瓶梅》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使用夸张以及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虚伪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主题方面,《金瓶梅》与《水浒传》关系十分密切,离开《水浒传》,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金瓶梅》的主题思想。《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的冲突形式:“官逼”与“民反”。以蔡京、高俅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恶行是作为梁山英雄人物的生活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没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统治阶级各种人物荒诞腐朽的生活内幕和卑鄙恶浊的内心世界,这便由后来的《金瓶梅》来完成了。《金瓶梅》的故事,是由《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衍演而成。以西门庆一家发迹、兴盛到衰败为主线,写出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黑暗腐败与荒淫无耻。作为《水浒传》副线的“官逼”成了《金瓶梅》作者调动各方面艺术手法来着力描写的主线。当然,《水浒传》中体现“民反”意向的事件、人物、情节在《金瓶梅》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因此,不可简单地把《金瓶梅》的思想内容说成“昏暗一团”,把《金瓶梅》作者的思想说成“绝望”。而“民反”一条暗线的被忽视,可能与其“崇祯本”对“词话本”的删改有关  相似文献   

4.
同为“世情小说”,《金瓶梅》是肇始,《红楼梦》是以《金瓶梅》为起点发展起来的高峰。《金瓶梅》以描写西门庆家庭的兴衰历程为主线,把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人物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穿插一些重大事件的描述,从而使故事情节显现出波澜迭宕的艺术效果。《红楼梦》明显地师承《金瓶梅》的这一特点,沿着《金瓶梅》所开拓的路子继续前进并且取得创造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彭倩怡 《文教资料》2013,(31):37-38
西门庆,无论是在《水浒传》中,还是在《金瓶梅》中,都是个人见人恶的角色.“好色”与“作恶多端”成了他的代名词。但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本文通过西门庆在《金瓶梅》中承担的商人、丈夫、父亲这三个身份,对一些细节进行分析,试图展现一个与世俗眼中不一样的西门庆。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以《金瓶梅词话》问世以来,迄今已近四百年。它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上看,它有别于前三者,成就上也超过前三者。在我国长篇小说创作上是一座新的里程碑。《金瓶梅》是我国长篇小说中第一个以市井人物为主角写世情的人情小说。(《三国演义》以帝王将相为主角,《水浒传》以草莽英雄为主角,《西游记》以神仙妖魔为主角。)它写宋,实则写明。作者通过对土豪淫棍出身的、后又集官僚、奸商、恶霸于一身的西门庆及其一家兴衰的描写,广阔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世纪末的最荒淫堕落的社会景象。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但《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至今还是个谜。书中的很多谜亦未解开。我们说,《金瓶梅》是最清醒的狂人之歌。这最清醒的狂人就是“嘉靖间大名士”兰陵笑笑生。兰陵笑笑生是作者化名。过去不少学者为寻出作者真实姓名对兰陵的所属颇争论了一番。如戴不凡先生根据金华酒系浙江兰溪所产就认为兰溪即兰陵;张远芬先生认为金华酒是兰陵酒的别称,从而  相似文献   

7.
西门庆原型明武宗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瓶梅词话》中西门庆的原型就是明武宗:作者依据易学理论及历史事实等,设计了西门庆的年龄,意在暗射明武宗;西门达、西门京良的命名,喑喻了“大庆法王”,即明武宗;西门庆之“藏春坞”,实为明武宗“豹房”的对译;《金瓶梅》中“会中十友”的情节并非虚构,它来源于宦官张忠自称与明武宗等为“十弟兄”的史实。  相似文献   

8.
《废都》在思想内容的深度、艺术形式等方面都不能与《金瓶梅》等量齐观.《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潘金莲和吴月娘等人物具有典型意义,而《废都》中的庄之蝶、唐宛儿、牛月清等人物缺乏典型意义.《金瓶梅》反映的是社会上具有普遍性的人的心态面貌,而《废都》反映的是社会一隅中某些人的心态面貌.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最突出的特色,是成功地塑造了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西门庆形象,并在塑造这个形象的过程中渗透着作者对黑暗现实和腐败政治的揭露与批判。西门庆既有没落官僚地主阶级的本质特点,又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豪商富贾的心性气质。作者巧妙地运用着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以正衬反,成功地展示了西门庆性格的多层次,多侧面,很好地凸现了他性格的主要特征,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 《金瓶梅》塑造出西门庆这样的典型,并不是偶然的。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儿童从周围世界(自然界、艺术、人与人的关系)的美里,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从而在自己身上来确立这些美的品质。”徐宏祖的《游黄山记》,就是一篇进行美育的好教材。它可以使青年们从欣赏黄山的自然美和文章的文字美中间,领略到作者那种敢于攀登的精神美。黄山是美的。《游黄山记》中的记叙和描写便是证明。读过这篇文章,人们就会知道作者为什么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道理了。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游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欺男霸女、淫欲无度,几乎是“奸夫”、“淫棍”的代名词,但在李瓶儿死后哭天抢地,又几度梦诉幽情,丧葬礼仪亦非同寻常,表现得如此有情有意,似乎令人费解。我们从人物性格、从人的潜意识角度探讨“西门庆大哭李瓶儿”的原因,从而感受到了《金瓶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另一种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虽然敷演的是《水浒》中的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但是借北宋末期的历史来描写明末社会的现实生活,再加上作者的严格的写实态度,就使本书成了一部明末社会的历史记录。张竹坡甚至说:“《金瓶梅》是一部《史记》。”正因为如此,它对于了解明末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风俗人情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资料的价值。作  相似文献   

13.
欣欣子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关系世道风化”之作。它的创作旨意“无非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报应轮回之事”说理戒世,以达到拯救“时俗”的目的。(《<金瓶梅>词话序》)但从《金瓶梅》的后半部来看。作者以春梅为主体,主要描写了西门庆与周秀两种不同之家的衰落过程。特别是济南府守备周秀之家的衰落,令人生疑。作者为什么要让“抗金卫国”的忠良将周秀与市井荡妇庞春梅巧结姻缘,并  相似文献   

14.
论应伯爵     
明代人情小说中,最出色的要数《金瓶梅词话》,洋洋百回的长篇巨制“不论其思想,其事实,以及描写方法,全都是近代的。……实是一部名不愧实的最合于现代意义的小说。”(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廷玑《在园杂志》中称:“深切人情世务,无如《金瓶梅》真称奇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亦称:“作者之于世倩,盖诚极洞达”“描写世情,尽其情伪”“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作者兰陵笑笑生娴熟地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通过对西门庆一家兴衰荣枯历史的描述,揭露并分析了明朝中后期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展示了广阔丰富的生活画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以审丑──审美的创造方式,将晚明社会的全部污秽和浊臭切割开来,剥露开来,借以引发人们对丑的极度憎恶和唾弃,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本文还分别从‘逆向反观:以美村丑”、“正向点化:以五喻丑”、“整体拓展:众丑兑”、“内观拓深:丑中寓美’”等不同层面入手,对《金瓶梅》的审丑──审美特色的微观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指出这是我们全面把握和借鉴这部巨著的艺术经验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中西门庆家搬演海盐腔戏曲的场景与文献记载的万历初期以前的情况非常相似,因此可证,《金瓶梅》应成书于万历初期以前,不会在万历中期以后。  相似文献   

17.
评朱星同志金瓶梅三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我看了朱星同志在《社会科学战线》第六、七、八期谈《金瓶梅》的《版本考》、《作者考》和《辨伪考》。觉得他参考了很多书,又访问了孙楷第、吴晓铃、黄肃秋、王利器、范宁等专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特别赞同他对于《金瓶梅》的意义,有所阐发。他在《版本考》上说:“书中所写西门庆、潘金莲、应伯爵等恶霸、淫妇、马屁精等坏人,各地都有,人民切齿痛恨。此书已成为照妖镜,人民也爱看。”这就说得很好。不过他说《金瓶梅》是王世贞写的,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王世贞仅只是后七子的领袖,他是主张“文必秦汉”,“诗必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乐仲》中乐仲到南海寻母《续金瓶梅》中了空(即西门庆之子)到南海寻母(即西门庆之妻吴月娘)的描速几乎完全相同,此外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丑俊巴》中之潘金莲的形象也来自《续金瓶梅》,而不是《水浒传》或《金瓶梅?。而且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紫花和尚》中提到的丁野鹤,就是《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这表明蒲松龄是熟悉丁耀亢的。由此可推断蒲松龄在创作小说与戏曲时曾经借鉴过《续金瓶梅》。  相似文献   

19.
有关《金瓶梅》作者的诸多推论,可归纳为3类:“大名士”说起源早,沿袭至今,但难释《金瓶梅》书中的许多疑难;“门客、老儒”说比较含糊;“民间艺人”说至今难以落实。将王世贞家的门人胡忠定为《金瓶梅》的作者,可解开围绕《金瓶梅》作者争论中的众多症结。胡忠善说评话,具有创作《金瓶梅》的能力、精力和各种有利条件,更主要的是胡忠可以解开长期困扰人们的《金瓶梅》与王世贞关系之谜。《花当阁丛谈》记载的胡忠,善“解客颐”,常能引起“座客皆大笑”,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笑笑生”。《胡氏家谱》中的胡忠,与王世贞家的胡忠若为一人,笑笑生冠以“兰陵”亦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0.
提起苏东坡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想到“豪放”二字。但是,仅仅从“豪放”风格出发,研究这篇杰作,只道出其然,而未道尽其所以然,未免难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其应有的艺术价值。这首词之所以被世人公认为杰作,是因为熔景观美、情真美、气质美、音韵美于一(?)集美之大成,它是苏东坡文理自然就是美的美学思想一个结晶。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的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