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的浪漫派与法国的浪漫派不同。在德国,消极浪漫主义占主导地位。这种浪漫派反歌德和席勒的古典文学,是反动“神圣同盟”的嫡子。海涅在《论浪漫派》一书中嘲笑浪漫派,说德国浪漫派“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①不过,德国也有少数罕见的积极浪漫主义者,早期的海涅就是一个。海涅后期是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批判浪漫派;但也曾“自称是德国浪漫主义最后的幻想大王”。②海涅早年的《诗歌集》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灿烂的明珠,它继承歌德和席勒的“狂飙突进”精神,反映德国青年一代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德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海涅曾师事德国的印度学家,他敏感浪漫的艺术气质使他向往神奇的印度文化。印度古代两大史诗对他的影响尤深。海涅的诗歌创作中常常使用源于印度的诗歌意象;或活用印度文学题材.表达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诗人海涅漂泊异乡20年后,根据两次回国见闻所创作的政治长诗。在宏深壮阔的民族历史维度下,海涅极大地构筑了德国19世纪的政治统治阶层面貌及意识形态格局,并以此为基底,讽刺、审视德国历史进程中腐朽败落的黑暗时期,同时又以尖锐、顽强的叙述风格,抒发个人政治论断与价值倾向。这一叙述体系,既是历史的、革命的,是主体力量的迸发与果决,同时也正在逐层架构起应然的历史格局和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4.
通常认为“自我表现”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家提出的创作原则。生活在上世纪初浪漫主义时代的黑格尔怎么会批判现代派的美学原则呢?本文试图从哲学基础、美学原则和社会根源三个方面考察一下黑格尔对德国早期消极浪漫派“自我表现论”的批判。这在今天或许还有着某种现实的意义。 一、对“自我表现论”哲学基础的批判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勃兴的一场席卷全欧的文学运动,其哲学基础,有人认为是卢梭的学说。西方素有卢梭为浪漫主义之父一说,但卢梭主要以其社会政治学说影响了近代社会和近代哲学,他本身的哲学建树是有限的。海涅在《论浪漫派》一书中则反复指出浪漫主义理论代表施莱格尔兄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是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但是早在海涅之前,黑格尔就指出,浪漫主义“更深的根源是费希特的哲学”(《美学》,中译本,第一卷,第80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后来的批评家如普列汉诺犬,勃兰兑斯、罗素均赞同黑格尔的意见。 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1762—1814)是德国古典哲学著名代表之一,也是德国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他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早年是康德信徒,后从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批判和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建立了自己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浪漫派》一书既是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理论总结,又是一种崭新文学的宣言书。本文认为,海涅为了进一步沟通德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对斯达尔夫人和施莱格尔等人关于德国文化的一些偏颇之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以战斗的民主主义价值观,重新评价了德国古典文学和德国浪漫派的历史功过。他坚决主张文学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与人民利益和愿望一致,并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从而显示了海涅在当时所能达到的美学高度,对十九世纪欧洲进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十九世纪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他出生在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里.少年时代,他饱受德国普鲁士王国的种族歧视,也享受过拿破仑军队占领莱茵区时给予犹太人的平等待迂,因而激起了他对德国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满和对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向往.一八一六年,海涅根据父母的意见,学习经商,结果失败.后来他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同时,开始他的创作活动.一八三○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海涅受到很大的鼓午.他说:“我是革命的儿子”,“我  相似文献   

7.
<正> 一海涅是十九世纪德国伟大的抒情诗人、思想家,也是一个为了德意志的自由、独立、统一和解放而顽强斗争的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海涅的诗,不仅是德国人民宝贵的财富,也是世界文库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8.
由海涅诗集《抒情的间奏》中的16首诗歌谱曲而成的艺术歌曲套曲《诗人之恋》,是德奥浪漫主义音乐史上诗乐结合的经典。在海涅的诗歌中,诗人运用个性鲜明的反讽手法,即在对浪漫主义抒情诗歌进行模仿后反转出反浪漫的批判内涵。舒曼运用音乐的手法,在歌曲中为“海涅式反讽”的双重意味与言不由衷提供了对等的呼应。然而,舒曼的诗意构建并不完全忠实于海涅原诗,音乐家前卫的调性布局与旧旋律的断片式插入,折射出浪漫主义反讽的唯心哲学意蕴,形成二重的反讽维度,从而体现出融合且独立的诗乐关系。  相似文献   

9.
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和政论家。十九世纪上半期,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基本完成,但四分五裂的德国仍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面临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海涅的创作,猛烈地抨击了反动的封建制度,歌颂  相似文献   

10.
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分析了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艺术歌曲创作方面的主要特征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11.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注重情感表达的特点促使文学、音乐领域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为今后浪漫主义奠定了基础。受狂飙突击运动影响,一些音乐作曲家们也逐渐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使其创作风格和以往的"理性"有了较大差别,从而在艺术创作上具有富有时代性的特点。本文便以海顿为主,浅谈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钢琴曲《蝴蝶》创作于1829年,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早期代表作品,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经典之作。本文不仅对《蝴蝶》做了简单介绍,而且从《蝴蝶》的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因素出发,对其浪漫主义风格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是继"歌曲之王"舒伯特之后的又一位艺术歌曲创作大师,他的创作着重描写普通人的爱情生活,以自己为主题,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反映了浪漫主义乐派的种种特质及善于幻想和内省的特点,在精神上与当时的艺术思潮相契合.  相似文献   

14.
舒曼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不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而且也创作了影响颇深的艺术歌曲。无不深刻的展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和气息,成为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与古典主义相比,浪漫主义的音乐作品更加的注重情感渗透,所以舒曼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采取了多元的创作手法,彰显了浪漫主义音乐浓郁的色彩,注重情节,充满了热情。本文以舒曼创作的艺术歌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为例,品味舒曼艺术歌曲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5.
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1797—1856)的《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是一首反映德国工人阶级觉醒和反抗的战斗诗篇。这首诗通过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口,对上帝、国王和虚假的祖国进行了三重的诅咒,表达了工人群众对反动统治阶级的  相似文献   

16.
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被誉为“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先驱,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历史巨作,其中交响乐领域的创作最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交响乐体裁多选用奏鸣套曲的传统结构形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代表了古典时期交响乐创作的高峰,也为随后浪漫主义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对比同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来论述贝多芬对奏鸣套曲这一传统形式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在浪漫主义时期有着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他是继舒伯特,舒曼之后又一位艺术歌曲大师。本文从他的创作风格,创作内容,创作技法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8.
谈音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08-109
罗伯特.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他的音乐思想对当时德奥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精髓在于:对音乐作品思想的进步性和情感丰富性的孜孜追求,将古典主义形式与浪漫主义情感在创作中结合这一理念的提出。本文试图对其音乐思想精髓进行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被誉为“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先驱,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历史巨作,其中交响乐领域的创作最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交响乐体裁多选用奏鸣套曲的传统结构形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代表了古典时期交响乐创作的高峰,也为随后浪漫主义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对比同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来论述贝多芬对奏鸣套曲这一传统形式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亨利希·海涅是十九世纪德国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 他于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杜塞多尔夫城一个贫穷的犹太商人家里。该地久为法兰西共和国及拿破仑军队所占领,海涅受到影响,早年就向往法国的自由精神,而对德国的贵族社会深恶痛绝。他在中学毕业后习商不成,于1819年入波恩大学学法律,六年后在哥亭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海涅从1817年开始诗歌创作。早期的抒情诗,曾受到德国浪漫派的影响。二十年代后期,走向现实主义。1827年出版《歌集》,轰动一时,深受欢迎,以致在他死前重版了十三次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