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汪金友 《河北教育》2004,(12):41-42
有人问我:“你写了这么多篇作品,最满意的一篇是什么?”我说:“是我的儿子。儿子的进步给我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是任何作品都不能比拟的。”的确,20多年来,我也始终是把自己的儿子当做一篇作品来塑造、来创作、来雕刻的。  相似文献   

2.
儿子上初三那年,个头已快一米七了,穿上件合体的衣服,小样儿倒也挺“酷”的。一天中午,儿子放学回来对我说:“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评了两篇作文,一篇是我的。”我随口问儿子:“另一篇作文也写得不错?”儿子眉飞色舞地说:“那个同学会写诗,我看过好几首。”我也来了兴趣,问儿子那个同学是男孩还是女孩。儿子吞吞吐吐地说是女孩,然后悄悄说:“江红想让你给看看诗。”晚上,儿子果  相似文献   

3.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老师给他的一篇作文评为“优”,那篇题为《鸡》的小短文,没有什么精采之处,只是叙述清楚,较为流畅而已。儿子兴冲冲地捧着他那篇“获奖”文章,说让我“观摩观摩”。我看着那稚嫩的笔迹,顿发灵感,找出一个25K的软皮本,在扉页上信手写下“知湘(儿子的名字)作文选”几个字,往儿子跟前一放,“儿子,自己‘出版’作品吧。”  相似文献   

4.
默幽     
父亲:“孩子,我替你写的那篇作文,评上优秀没有?”儿子:“没有,老师说写得离题了。”父亲:“不会吧,作文题不是《我的爸爸》吗?”儿子:“是啊,可您写的是我的爷爷呀!”  相似文献   

5.
做文章     
·儿子:“爸爸,你帮我改一下这篇作文吧!”爸爸“:那怎么行。我对写文章一窍不通,怎么能帮你的忙。”儿子“:你骗人,你怎么不会做。人家都说你摆摊卖水果时总在秤盘上做文章。”做文章  相似文献   

6.
精妙批语     
《小读者》2011,(7):26-26
我翻看儿子的作文本.发现有一篇作文老师的批语很奇怪:兔子不吃窝边草。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子支支吾吾地道出了实情:“这篇作文是我抄同桌的。”  相似文献   

7.
儿子以前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善于与人交流。去年冬天,央视举办“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选拔赛,儿子有幸被选中进入初赛。当时,儿子还不会音标和拼读,要在短短的三天里学会背诵一篇英语故事,这对儿子是个不小的挑战。儿子想打退堂鼓,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参加了,要是背不下来,多丢人啊。”我鼓励儿子说:“你能行的。你能在三分钟之内背诵一首唐诗,说明你很聪明,也一定能在三天之内背会一篇英语故事的,你是最棒的,不信试试看!”我将英语故事《Thecrowandthefox》录制在磁带上,让儿子利用中午吃饭和晚上睡前的有限时间跟着学。在我的鼓励…  相似文献   

8.
一分的价值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痛。有一次,几位文友在恭维我发表的一篇杂文。没想儿子在旁边插嘴说:“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着很多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我还是给了儿子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儿子一见,竟高兴得笑出声来。这是他小学四年来作文得到的最高分。高兴之余,他竟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我给他指出几个有错误的标点符号,扣去了他一分。儿子信服地点…  相似文献   

9.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疼。有一次,几位文友来家里玩,谈话中恭维起我刚发表的一篇小说。没想到儿子在旁边插嘴说:“这有什么?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我更好。”当天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着很多缺点,水平一般偏下,我还是给了儿子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儿子一见,竟高兴地笑出声来,这是他上小学五年级以来作文得到的最高分。高兴之余,他又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我给他指出几个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心锁     
儿子写日记了。每写完一篇我都要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有错别字。一天,儿子说“:妈妈,今天的日记我写了一首诗。”我说“:好啊,让妈妈瞧瞧。”翻开儿子的日记本一看,我笑倒在床上,儿子写了首没有名字的诗“:爸爸妈妈家有个东西,爷爷奶奶家有个东西,姥姥姥爷家有个东西,你猜那是什么东西?原来是我这个小东西。”回到办公室,我把儿子写的诗念了一遍,老师们也都笑岔了气。下午放学,儿子回到家就冲我吼“:你为什么把我写的日记读给你们办公室的老师们听?今天我一进你办公室,他们都笑话我!我要买个带锁的日记本,以后你不许看我的日记!”我本来只是…  相似文献   

11.
一分的价值     
人生的追求在于不断地超越。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痛。有一次,几位文友在恭维我发表的一篇杂文。没想儿子在旁边插嘴说:“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着很多缺点,水平一般偏下,我还是给了儿子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儿子一见,竟高兴地笑出声来。这是他小学四年来作文得到的最高分。高兴之余,他竟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我给他指出几个有错误的标点符号,扣去…  相似文献   

12.
曾写过《老人与海》等作品的著名作家海明威,平时很关心儿子的写作。有一天,海明威对他的儿子吉格说:“你自己写一篇短篇小说,不要期望写得很好。”吉格坐在桌子边,苦思冥想。最后,他用爸爸的打字机,慢慢地  相似文献   

13.
幽默     
什么年代李坚对流行歌曲非常感兴趣。一次他上课时又在睡觉,老师大喝一声:“李坚,还在睡觉!都什么年代了?”李坚睡眼惺忪,懒洋洋地说:“现在是老鼠爱大米的年代。”特长实习老师小王让同学们写一篇观察作文,他提示同学们:“我教你们快一个月了,你们观察到我有什么特长没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王老师,您的头发特长。”背书父亲:“你把这篇课文背完,我带你去吃烤全鸡。”儿子:“那我背两段就可以了,我只想吃两个鸡腿。”有志竟成家长咨询招考老师:“我儿子虽然学习成绩很糟糕,基础知识太贫乏,但是他很有志向,他向往成名成家,他立志赚大钱…  相似文献   

14.
儿子学画     
受邻居哥哥姐姐的影响,我儿子一周岁多点就吵着也要做“作业”。我们给他拿了一只方凳当桌子,上面放好纸和笔,让他坐在小椅子上做“作业”。当时并没有想到对儿子进行绘画或写字方面的启蒙,但儿子却像模像样地画开了,握笔的姿势居然还比较正确。由于年龄小,手部肌肉不能很好地控制,因此,儿子第一阶段的“作品”,是留在纸上不规则的点和线,但他津津有味地告诉我:“这是琛琛的短头发,这是妈妈的长头发。”这话真令我惊喜,我忙说:“小琛琛真聪明,画得真好。”以后我逐步教儿子一些简单的涂画方法,如涂一个圆形,加上几条线表示是太阳,圆形添长二只长耳朵是小兔子的头等。有时在儿子随意涂抹  相似文献   

15.
电脑已开始进入家庭,可选哪种编码好呢?请看 电脑——这个现代科学技术的无所不能的精灵,已经或者将要进入千家万户了。我从88年开始用电脑,五年来约计“写”了二百万字的作品。 先谈谈我学习编码的过程:1988年我买了电脑之后,我和我的小儿子一起学习。最初用的是拚音,重码太多。后来,我儿子买了一本“五笔字型”——就是“王码”。我一看那二十多个键子上密密麻麻地刻着许多字根,符号,再看那“五笔字型字根助记词”和饶口令差不多……我儿子说:难  相似文献   

16.
苍白的情感     
陶有宏 《师道》2002,(9):14-15
假日里的某一天,带儿子逛商场,小家伙硬是赖在一摊食品前不走。其实,家里吃的零食至少已有十几种了。我劝儿子不要过于奢侈、浪费,儿子生气地大叫,毫不妥协。我和蔼地对他说:”妈小时候可不是这样,你要学会体谅人呀……“儿子闭着眼睛喊:“谁叫我外婆没本事挣钱!你活该!”我耐下心来,想用过去的事再教育他,谁知他根本不买账,听也不听。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早在《北京晨报》上读到的“笑场事件”。《紫日》是一篇反战影片。其中,里面有日本人活活刺死中国人的镜  相似文献   

17.
"万能"爸爸     
由于我在家中一向比较注意给儿子以平等的地位,放肆的儿子竟敢毫无顾忌地把“民主”扩大到给我起外号的地步,在背后偷偷管我叫什么“万能爸爸”。这在他的同学中早传得沸沸扬扬了,可我还一直蒙在鼓里。我得知这件事,还是从他上小学六年级时一篇得到语文老师使劲夸奖的作文中泄露出来的。在那篇作文中,我的形象完美得无懈可击,几乎是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全才,那么我一定便是了,连因为脂溢性脱发而造成的光秃秃的脑门也被他写成了“聪明绝顶”的证据。作文中儿子举例有二:一是我亲自动手盖了一间“房”——其实那只是一间用旧砖…  相似文献   

18.
下午放学后,儿子告诉我:明天他和班上的另外两个同学将参加学校办的“爱我中华”知识竞赛,老师要求他今天晚上要把有关内容熟记。为此,晚上我还特意为儿子进行了模拟测试,见他对答如流,我心中充满了希望,相信他明天一定能胜出。第二天下午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焦急地问儿子:“今天知识竞赛,你获奖了没有?答对了几道题?”儿子爽快地说:“答对了!”我追问道:“答对了几题?”儿子说:“三题,不是,两题。”我又问:“是三题还是两题?”儿子想了想说:“好像是两题。”我见儿子答话含糊,就严肃地说:“到底答对了几道题?”这时,儿子小声地说:“是两题…  相似文献   

19.
我的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了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他高兴地给我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爸爸总是笑咪咪的……”我毫不迟疑地将“咪”改为“眯”,并虎着脸“纠正”他:“‘笑mī mī’的‘mī’应为‘目’旁,不是‘口’旁,要记住是‘目’旁!以后别再写错了!”我的儿子不服气:说“是‘口’旁,不是‘目’旁”。他倏地把课本翻到“笑咪咪”那一页,指着“咪”字给我看,我不禁楞住了。他又把《新华字典》递在我手上,我翻到“mī”  相似文献   

20.
快乐的理由     
快乐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近日,读到一篇关于快乐的文章是这样的:一位作家移居美国,他的儿子在美国出生,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儿子的思维方式常常令这个当作家父亲吃惊:有一次,正受案牍劳神之苦的作家,见儿子放学笑嘻嘻地回来,便奇怪地问, “什么事把你乐坏了?”儿子却说没什么事, “没什么事,那你乐什么呀?”“如果非得有快乐的事才乐,每天有那么多快乐的事吗?没有开心的事整天绷着脸不难受?”父亲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又问是谁教的,儿子说,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有人教吗?作家目瞪口呆了。在儿子的启发下,作家学会了找理由让自己快乐,愉快的情绪使他写下了大量的作品。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渔夫在沙滩上晒太阳,富人过来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工作而在这里浪费时间?渔夫说: “为什么要去工作啊?”富人说:“赚钱。”“那有钱可以干什么?”富人说:可以周游世界、休闲渡假啊!渔夫说: “那么,我现在又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