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消费社会中的学校德育价值引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社会消费的目的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占有,其结果是人的异化。这种消费,颠覆了传统的幸福观、劳动观、审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对年轻一代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德育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将正确的幸福观、审美观以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消费教育之中,承担起对青少年学生价值引导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社会,消费的重点已经不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上,而是落足于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求"上.消费的符号性使得消费成为我们社会地位的编码,消费文化的逻辑在生活中成为青少年价值判断的坐标.在消费社会形态下,学校德育需要认清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合理的道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进行自我赋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1])。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呵护,家庭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更是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的最基本途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中家风具有天然的优势。以家风教育为基石,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地培育,才能使其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始终保持中华民族文化道德的底蕴。  相似文献   

4.
符号消费学说起源于哲学家对社会的思考,后来被引入分析消费者行为,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符号消费在引起商业社会重视的同时,也给当代青少年教育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教育研究者应当重视符号消费对教育的冲击,制定相对应的教育策略,使青少年建构合理的自我认同、追求知识的深度意义、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网络,赋予青少年适应社会变迁与妥善运用文化符号的能力,以恢复其作为消费主体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5.
符号消费学说起源于哲学家对社会的思考,后来被引入分析消费者行为,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符号消费在引起商业社会重视的同时,也给当代青少年教育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教育研究者应当重视符号消费对教育的冲击,制定相对应的教育策略,使青少年建构合理的自我认同、追求知识的深度意义、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网络,赋予青少年适应社会变迁与妥善运用文化符号的能力,以恢复其作为消费主体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价值观也出现了追求时尚消费、重符号消费等特点,从个体、社会、学校方面深刻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因素,探究解决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符号消费是当代青少年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身份认同构成了青少年符号消费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青少年在符号消费中的身份认同诉求主要包括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青少年符号消费的能指空间主要包括现代媒介信息、流行时尚以及消费空间.它们构成了青少年符号消费的重要载体和素材.青少年符号消费的意指属性主要包括流行文化和亚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这表明了青少年通过符号消费所谋求的身份认同具有不同的文化诉求.符号消费作为青少年文化母题--身份认同的当代表征,与当前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结构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青少年符号消费所包含的美学功能的揭示,有利于我们重新理解当代青少年,增强知识传递载体本身的可欣赏性和可视性,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一种愉悦性.  相似文献   

8.
张妮 《考试周刊》2011,(29):42-43
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对消费的理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商品的有用性而满足特定需求。鲍德里亚认为商品在被消费之前必须成为符号,人们消费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需求的社会生成性在于符号价值,消费的目的在于建立差异,而差异又具有社会功能的暗指作用。在这种社会力的驱动下,消费主体丧失了其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王斌 《考试周刊》2007,(18):97-98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指社区组织或社区工作者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内青少年施以各种形式的课后教育,开设多种课程类型,从而提高青少年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或过程。“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产物,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提高德育实效,并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青少年价值观这一核心问题,着重从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人生道路五个维度调查分析青少年价值观情况,寻找多元文化与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影响关系。本文认为,改进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认识到,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呈现出两极化的特点:主流价值观与不良价值观并存,因此既要看到主流,更不能忽视个别;强化主流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和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尊重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规律,正视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实施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分层培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主流价值观建设重在青少年,因此,认真研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加强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众传媒进入人们的生活,对青少年的影响愈发明显,也极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开展大众传媒素养教育愈发显得迫切,但是,面对大众传媒不良信息的挑战,我国传媒素养教育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学校开展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的策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的传媒教育实施途径和以社会组织为背景的传媒教育平台,并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加强我国大众传媒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3.
信念是高校青年的重要精神支柱.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确立科学的世界现、人生现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代高校“80后”、“90后”青年(包括青年教师与大学生)理想信念受文化背景的影响,经历了与社会整体的主流价值观统一、分离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要进一步确立并巩固青年一代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四个始终坚持”、落实“四项结合”,重点加强大学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n South Africa has always been a matter of priority to parents and educationalists alike. Although it is not taught as a separate subject in the schooling process, much attention is paid to it throughout the school curriculum. Particularly in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in social studies time is devoted to matters of moral conduct. The basis for moral education has almost right through been a Christian approach to life. This is the case in schools for black and for white pupils. A great number of devoted teachers go to great lengths to prepare young people for life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may become steadfast citizens of the country. The role of parents, youth organizations, churches and ‐‐ in the case of black youths ‐‐ tribal customs, should, however, 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the moral training of young people.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成人仪式是青年教育的重要方式。在今天,成人仪式是青年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具有积极的个体价值。成人仪式道德教育的个体价值具体表现在增强青年时生命的敬畏感。促进青年道德社会化,促进青年政治社会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前视觉文化以其承载的精神内核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走向的影响日益突显,青年价值观多维图景呈现出观念多元分化、判断虚无简单、选择世俗务实;同时青年价值观更在孕育、催生、构建视觉文化形态。把握视觉文化与青年价值观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为当前青年价值观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现实启示,主要表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青年价值观的根脉力;重视视觉文化育人,提升其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凝聚力和作用力;多措并举防范消极效应,增进视觉文化与青年价值观互动力。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是密切联系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道德、心理等社会问题的"敏感地带",而多元复杂的当代文化现象与价值观,尤使在消费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普遍存在精神追寻的迷惘;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的误区,加重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萌动与性躁动的困扰,使成长的步履常常误入迷途.青少年报告文学以直击现实的积极姿态,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出现了生命价值观模糊和价值取向趋于物质等现象,给我国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敲响了警钟。习总书记的“扣子论”通过其丰富的哲学内涵,启发我们正确认识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现代文明精神要求,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随着社会结构转型,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感恩状况却令人担忧。家庭和学校作为青少年生活主要场所,对培养青少年感恩行为有很大影响和作用,是介入青少年感恩缺失现象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非常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他高屋建瓴地分析、阐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形成了丰富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邓小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要向全体青少年宣传高尚的道德""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邓小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