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20,(2):90-94
《河北省新能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是中国最早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地方法规,时过境迁,亟待修改。该条例的出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立法定位是一部农村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该条例的"新能源"一词已经不再适当、总则内容不能反映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特殊性、从立法目的到制度体系都出现明显的滞后性。该条例的修改应该通过制定新的河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管理法这种方式进行,立法机关应当在遵循上位法的基础之上去设计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法律规范内容,积极推进河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民办教育立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教育立法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法制建设的一个重点。为了推动我国民办教育事业更健康地发展,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上至中央下至各省市人大、政府都在积极地探索民办教育立法问题。2001年6月,河北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河北省民办教育条例》(简称《条例》下同),这是国内出台并实施的第5部同类地方性法规。《条例》符合河北省民办教育发展的实际,为河北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下面结合参与制定《条例》的过程,就民办教育立法中的一些热点…  相似文献   

3.
2005年河南省制定了《地方立法质量反馈办法(试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实施效果评估制度。随着《立法法》修改和时代变迁,《地方立法质量反馈办法(试行)》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有必要将其升格为《地方立法质量反馈条例》,将河南省境内的地方性法规全部纳入评估对象,建立分层次、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将评估工作与法规的修改或废止、备案审查、执法检查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地方立法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同类地方性法规在全国共有五部,分别是黑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四川省与河北省。《河北省民办教育条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特点之一:多次审议,勇于创新,集中多方智慧,提高立法质量由人大法制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省教育厅等成员组成的起草小组,为了提高立法质量,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河北实际做了大量艰苦的、开拓性工作。《条例(草案)》前后共三次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对每次常委会提出的修改意见,起草小组都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与吸纳,尤其是关于“举办民办教…  相似文献   

5.
立法修正案制度是指对进入立法议程中的法案进行修正而提出的修正案的制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采取的立法制度。我国198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简要规定了立法修正案制度,但我国2000年制定的《立法法》及2015年的修改都没有确立立法修正案制度。我国部分地方性法规对这种制度作了规定,实践中也有一定的探索。受《立法法》缺失的影响,该制度在我国确立的价值也受到一定的质疑,但为了扩大立法审议中的民主性、提高审议质量,立法修正案制度必须确立。因此,我国《立法法》应增加立法修正案制度规定的原则性条款,一些地方性法规应对立法修正案的提出主体、提出时机、运作步骤等作出完善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立法和执法并重,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对《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审议修改工作,认真做好各项实施准备工作。研究制定《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工资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粼职业技能培训条例》《失业保险条例(修订)》等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7.
广西民族教育立法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西 10多年来民族教育立法的基本情况   (一 )已制定的多部地方性教育法规中有关民族教育的条款。自治区从 199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以来 ,先后颁行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条例》等 5部广西地方性教育法规。从内容来看 ,每部地方性教育法规均对民族教育重大问题制定了专门条文。例如 ,1991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西壮…  相似文献   

8.
项秉健 《上海教育》2011,(10):35-35
《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实施,在国民教育体系法律法规建设相对完善、成人继续教育依然基本无法可依的状况下,作为一项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率先问世,其所发生的示范作用和创新意义无可估量。我国改革后的立法体制,既不同于联邦制国家,也不同于单一制国家,而是中央领导下的多层次立法体制。我国的地方立法权仅限于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政府规章。  相似文献   

9.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语文立法工作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修改《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并制定实施细则,制定《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条例》,细化彝语文保护的各项立法规定,推动楚雄彝族自治州彝语文立法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1日,新修改颁布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国内第一个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城市,早在1987年上海就颁布了我国首部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这也是上海继1997年、2004年之后再次对条例进行修订,而此次修订的焦点聚焦在了未成年人安全上。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省教育地方立法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06和2007年,《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和《安徽省职业教育条例》(修订)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颁布施行。2009、2010年,《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修改)被列入地方性法规调研论证类项目。省教育厅是教育类地方性法规的主要起草部门。我们有如下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江苏省总工会依据《江苏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下发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操作指南",指导各级工会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这是江苏工会参与立法的最新一例。江苏工会积极参与劳动立法,先后推动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民主管理条例》、《江苏省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等"一办法七条例",为各级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高盼 《华章》2013,(31)
《征收补偿条例》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删去了旧有条例中令人敏感的“拆迁”,代之以“征收”,“拆迁”二字彻底摒弃。该条例不仅是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简单修改,更是我国立法工作者和学者们对国家征收制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同时也体现了立法理念和设计模式的嬗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反倾销立法在短短8内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立即按WTO《反倾销协议》和国际惯例对旧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进行较大修改,形成了新的较科学的《反倾销条例》。本文阐述了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历程,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新《条例》对旧《条例》的改进,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治县是行政层级最低的自治立法权行使主体,湖南省7个自治县制定了一些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县立法在主体、内容、程序及执行度四个要素方面均存在突出问题.究其根源,《立法法》修改后,设区的市获得立法权,自治县立法权限与上一级地方立法权限界限模糊,自治县立法在专业化与立法成本、民族性与法制统一性、立法与适用之间存在脱节或矛...  相似文献   

16.
<正>提高立法和立规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于明确政府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的责任。只有将政府的责任明确,才有可能制订出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规,改善留守儿童现状。据媒体报道,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日前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新增"留守儿童保护"专门章节,提出构建全社会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今年年初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是继《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第一部民办教育地方性法规。本文介绍了该法的立法原则及体例选择,对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条文,如关于设立机构、审批权限、合理回报、法人治理结构、招生自主权、收费退费、一次性奖励、抵押贷款等13项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国副省级城市制定的第一部民办教育地方性法规,《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为立法主旨,把着力点放在加大政策扶持上,在国家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根据宁波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近年来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富有创新意义和取得突破性的政策,为宁波民办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修订后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对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阶段、形式等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完善了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制度。但在立法实践中,该制度并未完全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公众参与"走过场"现象泛化,参与过程趋于形式化。文章从"过程论"视角切入对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困境进行纾解,首先将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分为不同阶段,然后针对每一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规范文本中应明确"采纳制度"和"反馈制度",由此实现行政机关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行政立法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检索方法,从文体学的角度对《中国商标法执行条例》(英文版)和《美国商标法条款执行法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了两个文本的相关性,明确了现行《中国商标法执行条例》(英文版)在文体学层面的科学性,该执行条例为未来《中国商标法执行条例》(英文版)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可参照的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