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孔凡哲和史宁中教授提出:“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象出来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对数学的研究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进行直接感知、整体把握的能力。”从这里可以知道,几何直观与“图形”是密不可分的。孔凡哲教授认为,在中小学数学中,几何直观具体表现为四种表现形式:实物直观、简约符号直观、图形直观、替代物直观。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直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形直观是以明确的几何图形为载体的几何直观。图形教给学生用直观图示描述问题的方法,是发展学生直观感受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从图形直观的表现形式及教学策略入手,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在几何方面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数学中的基本图形一般分为两种: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所对应的图形可以称之为理论型基本图形;重要的例题和习题所对应的图形可以称之为经验型基本图形,经验型基本图形一般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的理论型基本图形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无论数学思维的成果或思维过程都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数学语言中的图形语言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定理、法则等提供丰富直观背景材料.它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数学的思维活动。它以形象、表象等视觉形象为介质来传递信息.数学图形语言不只是文字语言等  相似文献   

4.
“认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认物体”的基础上,学生继续学习有关几何形体的知识。教材编排有3个明显特点:1.重视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搭、折、剪、拼等操作活动中,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文章首先从教学变化、教学编排、整体规律三方面建立“图形与几何”整体认知,然后从链接生活经验、丰富活动经验、主题相互渗透三个方面建构“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图形的变化”是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图形变化状态下对构成图形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研究,是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梳理2022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中有关“图形的变化”的内容,从考查内容、命题思路、复习建议和典型模拟题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图形剪拼是一种常见的几何活动,“剪”就是将整体的图形分解为各个部分;而“拼”则是把若干分散的图形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图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剪拼作为一种直观思维或动作思维,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来谈谈图形剪拼的一些教学功能.1发挥直观功能,激发数学思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性认识,即需要借助于直观来达到对抽象对象的把握.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大力推崇直观,他认为:“一切…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0~101页。教学目标:1.经历直观操作,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发现按一字摆图形所需小棒的规律,欣赏数学的图形美。2.通过摆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积累探索图形的规律和解决有关图形问  相似文献   

10.
钱卫华 《中学教研》2014,(11):18-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围绕"基本图形"是"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旨在使学生掌握分离、补形、构造等基本方法,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直观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JJ《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观察,使学生感受图形…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听了一堂“轴对称图形”的课。其中有一道题是:猜一猜,图 1的轴对称图形是图 2中的哪个三角形 ? 当一位学生选择图 2(3)时,任课教师用课件将图 2(3)平移与图 1拼接,证明处于这种角度的三角形不能与图 1构成轴对称图形。但这却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异议,认为学生是对的。因为只要对图 2(3)旋转,就可知道图 2(3)与图 1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不应该武断地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   我认为:任课教师的说法没错。轴对称图形要求是两侧的图形不仅要完全相同,而且必须沿对称轴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出示的题目是要求学生从三个大…  相似文献   

13.
看到复杂的几何图形,常使人们眼花缭乱,但若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再复杂的图形也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基本图形组成的。我们若能从复杂的图形中把这些基本图形识别出来,就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因此,认真观察图形进行联想是学好平面几何的重要环节,识图能力越高,解题能力就越强。  相似文献   

14.
教 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及练习七中的1~3题。教学目的:知道面和体的区别;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各3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8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各3张;投影仪或电脑。学具:按教师的教具准备一套(投影仪或电脑除外)。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难点:辨认和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两种图形。教学过程:一、分学具,激兴趣1 引入。从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引入,并出示实物:长方体…  相似文献   

15.
“图形与几何”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它立足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重要基础。基于结构化视域,从构建“知识结构、策略结构、活动结构”三个方面,例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  相似文献   

16.
高丽 《教育》2011,(34):56-57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变换,是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从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着手,帮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认识几何体的特征,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觉。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空间与图形"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策略。动手操作建构表象小学生要想获得直观几何知识并形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函数及其表示"这一节的内容,得出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图形直观呈现方面有以下特点:都利用图形直观呈现"函数及其表示"的相关内容,但是在函数概念的引入方式、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课后习题四个环节上的呈现各具特色。研究结论: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在"函数及其表示"一节中以图形直观呈现相关内容;图形直观呈现函数概念时内容和位置不同;图形直观呈现映射概念时方式和内容不同;图形直观呈现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时视角不同;图形直观呈现课后题时内容、形式和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内容中的“图形运动”,在教科书呈现以及实际教学中,偏重运动现象观察和运动方式的识别,与图形认识与测量形成相互分离的状态。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发现,图形运动具有认知过程中的想象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到图形运动的课程价值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表征客观对象或现象的直观模型;统整课程内容的思想观念。凡此都是以视觉“看”的过程为基础的,因此在教科书呈现与实际教学中,应当重视视觉“看”的认知活动,进而形成推理和想象,充分发挥图形运动的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克拉尼图形展示了在不同频率下的共振模式图案,它巧妙地解决了课堂中无法直接看到“共振”现象的难题。当驱动力频率近似等于某一固有频率时,金属板上会呈现出某种特定的图案,从而直观地反映共振现象。在物理声学“共振”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克拉尼图形”实验装置,使得抽象的物理量可视化、直观化,让学生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同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联系实际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20.
数学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对图形的直接观察、形象操作、体验感悟基础之上。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形成仍需借助直观进行转化提升。现以教学“图形的旋转”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把握旋转真义,提升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