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数学知识""教师适当‘犯错’,给予学生发现‘错误’的机会"以及"尊重学生头脑中的各种奇思妙想"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锻炼与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95):9-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我们教师应用资源的眼光看待错误。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将其作为提升学生优化学习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开发与利用"争议性资源""错误性资源""过程性资源""结论性资源",提升这些生成资源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学生作业中的错例是普遍存在的,仔细分析错例产生的原因却发现其中存在差异。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错例是我们教师始料未及的,有些想法甚至很"天真"。因此,教师遇到作业中的错误,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粗心""没看清题目"等,而要与学生沟通,架设让学生走出错误思维的阶梯。一、错例归类整理及成因分析错例分析应基于学生的基础与现状、学习心理和非  相似文献   

4.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解题错误十分常见,如何利用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更好的教学是一线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初中数学"分式"习题教学为例,主要从"纠错""思错"两大方面进行探讨,阐述"错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错误"可以"化作春泥更护花",进而体现"错误"其实也可以很"精彩".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现在高中小说传统教学却存在重"析"轻"品"的现象,即先情节、后人物、再环境,逐一分析。通过让学生梳理情节,回答"文中有哪些人物""人物是个怎样的人",再结合环境概括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即"口语"加"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状态中的"听""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老师应摆脱目前重"口语"轻"交际"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片面认识,更多地关注"交际"目标,创设一个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往学习"氛围,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教学观中,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法则即"错误也是一种资源",由此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了"非常欢迎错误""唯恐不出现错误""特意放大错误""急忙呈现错误"等种种倾向,有时确实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可有时却适得其反,原因就在于有些教师对"错误"仅是片面理解和简单模仿.  相似文献   

8.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使用的3个结构助词,日常书面用语中经常混淆使用,常会造成表情达意和理解的偏误。本文以晋城新闻媒体用语中"的""地""得"的错误用例为语料,通过分析其差错原因,探讨结构助词的具体语法功能及使用规则。  相似文献   

9.
学习目标设计是卓越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乡村语文教师为例,当前语文学习目标设计存在"模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边界""重‘教’轻‘学’""割裂‘三维目标’的有机联系"等不良倾向。基于语文学习目标的不同来源,在"乡村取向"的卓越语文教师培养过程中,可从"课标研读""教学内容开发""学情分析""目标表述"等方面入手,训练"准教师"的目标设计技能,落实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含量。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教学六年级周长概念应用时,学生在求运动场周长时竟然出现了普遍的错误,由此引发思考,从而对周长概念以"数学上位知识""概念学习材料""教材内容体系"三个维度进行再解读,综合分析发现错例是由概念意象不清、过程性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提下的高校学生工作"重教研、轻育人"、"重管理、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重使用,轻培养""重'粗',轻'细'"等五大症结,提出通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完善监督、考察机制,加强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加强与社会的交流等方式,建立现代化的集服务、教育、管理于一体的学生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错误反映的是学生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当学生出现偏差时,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偏差直接否定,而应通过一定的提示,从具体的错误点进行分析,正确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激发其继续探究的兴趣,并能够有效地对错误进行交流与互动,在交流和互动中完成纠错过程。教学中教师对"错误"避之唯恐不及,课堂的教学尤其是在大型观摩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殷旭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2):35-37,96
河北省景县在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冀州刺史部"所绘西汉信都国图中标注为"修县"。而自《汉书》以下,历代史志中有关景县的古名有"修""條""脩""蓨""蓚"和"蓧"等6种写法。造成这种混乱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文字学角度上的互混与混用;二是历代史志中由于撰作者书写错误或引用错误而造成;三是由于同一史料的不同版本在刊刻中使用字的不同所造成的混用。分析史志中的记述及注释,谭图中将今景县之地在西汉时的名称标为"修"虽不算错误,但不如"條"字或其简易字"条"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不少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导致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认数"不必花过多的工夫进行教学,学生自然就会。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教学分析,我们认为应通过"重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数感""攻难点,弄清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讲应用,熟练数的组成与分解""辨数位,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四个途径引导学生认识数,因为"小知识里藏大文章"。  相似文献   

15.
面对学生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回答,教师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位为人师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大骂学生"笨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该是最下策的做法,其次是用"不对""错误"等词直接否定学生的回答后,教师立即说出所谓的正确答案,再者是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而对前面那位同学的回答不置可否,也不作任何分析评价。这样的处理方式不符合新课程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除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要解决学生除法计算中的诸多困惑,还要查明原因。笔者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领会法则,解决理解错误""提高能力,解决估商错误"和"审辨竖式,解决对位错误"等方法针对学生的错误逐个分析,以解除学生除法计算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68):95-96
个体的成长是依靠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避免不了的问题和教学错误出现。俗话说"垃圾本身也是宝,它不过就是放的位置比珍宝低很多""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必经之路"教学中的错误经历和教学资源都是在师生之间的学习中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发生了偏差,因此在小学课堂中应对课堂错误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中的错误往往反映的是学生最朴实的想法,其中蕴含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也不乏智慧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凭借教学机智,应时制宜,积极应变,善于将学生的"错误"合理利用起来,挖掘"错误"中合理成分,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思考中内化知识,从而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让课堂因为有了"错误"而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在考试作文中有"错别字""标点错用""句式不对"等失误,肯定会被扣分,一般是一处错误扣1分,这样的扣分总数有上限,一般不超过10分。以上这些必定扣分的作文错误是明显的,我们不妨称之为作文的"外伤"。但有的同学感觉自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常感慨说"人心不古",甚至家具器物,也是窳薄大不如昔。殊不知几千年前古人已是如此感慨。《淮南子·泛论训》有曰:"古者人醇,工庞,商朴,女重。""醇""庞""朴""重"这四个字意义的共同点是"大"。"庞大""重大"显而易见,可以不论。"醇"训为"厚"。《文选·嵇康〈琴赋〉》:"旨酒清醇。"李善注:"醇,厚也。"上接《淮南子·泛论训》例,高诱有注曰:"醇厚不虚华也。""厚"和"重"都意味着多和大。《战国策·秦策一》:"大王又并军而致与战,非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