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公孙衍、田文、李兑、苏泰合纵的年代“合纵”“连横”(“连横”也或称为“合横”“连衡”)是战国时代兼并战争进行中牵动全局的大事。在战国时代先後策动合纵攻秦的有魏的公孙衍(即犀首),齐的田文(薜公、孟尝君),赵的李兑(奉阳君),齐的苏秦,魏的魏无忌(信陵君),赵的庞煖等。其中除了魏无忌、庞煖的合纵,史记上有明确的记载外,其馀是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2.
“合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纵是一种策略和行为,它以辩证思想为基础,体现了人的一种能动性,是弱者如何面对强者威胁的方法论。合纵和连横为我们分析各种社会能动体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应用到国际上便成为一种新的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3.
武都道初建地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都道初建地略考曾礼战国时期,秦处西土,国势不张。商鞅变法后,秦国一跃而居七国之首。秦用魏人张仪“连横”之计,破周人苏秦“合纵”之策,“到战国后期,秦国由于长期蚕食六国国土已经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并西略义渠,南取巴蜀,幅员之大,人口之众,...  相似文献   

4.
刘向处理《战国策》合纵、连横章节时,呈现出剪裁重组、故意捏合、暗藏褒贬等特点,这体现了他强烈的一统思想.而这种思想和刘向的出身、学养、性格以及所处的时局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以行政力量为主要抓手,社会力量缺乏整合力。安全社区意识不足、居民参与度低、安全社区建设点散且面等问题。从合纵连横盘活社区建设动力的角度提出四条探索路径: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原则;二是合纵:简化、弱化行政力量;三是连横:拓宽安全社区建设体系;四是有的放矢,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6.
张仪故里考     
张仪,号“武信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曾在秦国为相,以“连横”之策游说于赵、燕、齐、楚、韩、魏等国,拆散了关东各国的政治、军事联盟(“合纵”)。对于张仪在历史上的影响千古流传,为后人所称道。但他祖籍何处,故里又在什么地方?却鲜为人知。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史籍资料,并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考查。认为张仪的故里就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市区胡村乡张仪村。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赵国参与了山东六国的合纵抗秦战争,到了战国后期,赵国成为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多次组织六国抗秦活动并发挥重大作用,赵国的积极反抗延缓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影响甚至决定着战国后期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活动课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决定着活动课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只有灵活选择不同的评价形式,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和效果进行准确的测评;而且多种评价方法的灵活运用,将使学生更加轻松、愉悦地投入活动,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活动形式是取得理想教育效果的保证。那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选择何种活动形式更好呢?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教育活动形式的特点。 集体活动:在全班绝大多数幼儿均缺乏某一方面的经验或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它无疑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组织活动形式,而且,集体活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中、美两国法制教育的比较研究,借鉴其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可以拓宽思路,改进我国高等院校法制教育方法,以便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法制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树立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张仪主张连横事秦。一次, 苏秦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 进行游说抗秦。齐宣王谈到齐国的兵力不足时,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计算了一下,每户按3 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兵,抗秦的兵源,用不着再从别处征兵,仅临淄一城,就足够了。苏  相似文献   

12.
在纷争不休的战国时代,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群像,尤以《战国策》中集中塑造以苏秦为代表的策士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或合纵,或连横,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异样的言行,也让后人回味千年。本文以《战国策》中的策士为范本,尝试解析其精神风貌,窥看战国时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3.
高中新教材有许多学生必做实验,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更节约地做好实验,我对一些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做了一些探索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22年颁布的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高中的“学习任务群”理念。如何实施任务群教学?可以依循以下教学路径:一是“合纵”——整合单元大概念,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二是“连横”——倡导群文阅读,为阅读提供选择性和自主性;三是“一体化”——强调读写结合,实现“三合一”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能“连横”与“合纵”:能使狼烟四起,也能化干戈为玉帛;能挽救人,也能致人于死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用它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改造”学生。教师的鼓励语言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一、《屈原》的思想成就1.成功地让历史剧发挥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作品突出表现了楚国内部面对秦国的侵略所展开的“合纵”与“连横”的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屈原所代表的是联合抗秦,保全楚国独立路线;而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南后郑袖所代表的则是投降主义路线),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德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揭露了秦国奸细张仪与楚国的投降派郑袖等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恶嘴脸,鞭挞了楚怀王的昏庸、腐朽和专横,控诉了他对屈原残酷的政治迫害。所有这些描写,既符合我国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7.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间童话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其惯用结构语言表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含义深邃,是民族语言艺术的源泉。对俄英两国童话惯用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民族个性的某些特点及其民族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9.
《毛遂自荐》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文中记叙毛遂随平原君使楚定合纵之约的经过。平原君是战国的四公子之一,名赵胜,赵惠文王之弟,任赵相,门下有食客数千人,毛遂就是他门下的食客。所谓合纵,是山东六国联合抗秦,这里指赵楚定合纵之约,联合抗秦。就战国时代的整个形势看,秦国和齐、楚、燕、赵、韩、魏六国,都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战争,而基本上是秦国分别向东方几国进攻。秦国打败楚国之后,于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使白起为将攻赵,大破赵军于长平(现在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射杀赵将赵括,传说坑杀赵卒40万人。后二年,即赵孝成王八年(公元前258年,又一说,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围邯郸”在赵孝成王九年,即公元前257年),秦进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急,使平原君去楚国求救,毛遂自荐同往,取得了“合从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青少年廉洁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对全球廉政建设所做的重要贡献。本文就我国青少年廉洁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支撑体系、效果测评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以期这项工作能够更好更快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