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博物馆外宣翻译在传扬中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为进一步推进宋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在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下,以福建博物院的黄昇墓出土服饰为例,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释、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研究服饰文物名称翻译问题,优化博物馆外宣翻译,促进南宋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承。  相似文献   

2.
邯郸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博物馆是展示邯郸文化的重要窗口。以邯郸市博物馆文物翻译为对象,从直译、意译、音译等方面,讨论了该馆文物翻译遵循的原则和策略,提出了文物翻译的规范化建议。指出了在文化国际化和博物馆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与文化和文物相关的翻译,才能发挥出翻译的媒介作用,以期达到宣传邯郸历史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赣州作为"客家摇篮",拥有悠久的客家历史和灿烂的客家文化。新建的赣州自然博物馆拥有大量客家文化外宣材料,本文从翻译技巧研究赣州自然博物馆客家文化外宣材料的英文翻译,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客家文化文本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物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因此博物馆文物展品的翻译工作承担着传播中华文明的重担。本文对博物馆文物展品英译文中出现的各种翻译失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方法,旨在提高博物馆文物展品的翻译质量,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和全球化的深入,博物馆已经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而博物馆文本翻译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好坏影响着参观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本文以雅安市博物馆为例,从语法、文化内涵、重要信息、翻译一致性、乱译五个方面分析了博物馆英译文本中常见的翻译失误,并针对失误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以期提高对博物馆翻译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博物馆外宣资料的英文翻译文本出发,客观地指出外宣资料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误区.使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大众对于博物馆外宣资料的建议,结合现有翻译理论,客观地提出博物馆外宣资料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博物馆藏品总数累计8万余件,其中馆藏苗族服饰和苗族银饰位居全国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走向世界,外宣文本在传播民族文化、扩大其影响力、构建文化自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贵州省博物馆的中英外宣文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在修辞手法、句式结构、词汇以及音韵上的差异,并分析其中采用的具体化、省译、深度翻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地处江苏西北部的古城徐州,以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徐州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有价值的出土文物,景点成为对外宣介徐州文化的重要基地。徐州博物馆景点介绍采用中英双语,英文由其中文版本翻译而来,向游客传达博物馆信息的同时也传扬着徐州文化。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徐州博物馆景点介绍的翻译失误,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国际交流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华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博物馆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其文物说明牌的翻译现状、翻译策略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为视角,研究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英译方法及其翻译中存在的不足,总结文化翻译观对文化外宣的指导意义,以期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物博物馆翻译工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要想做好文物博物馆翻译工作,翻译者除了要精通外语,还必须对翻译目的、对象、标准、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只有明确目的、对象和翻译标准,建立有效机制,提倡钻研文博翻译理论,鼓励从事翻译实践,才能获得翻译的最佳近似度,高质量地完成文博翻译工作,真正达到交流沟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文本除了语言信息内容之外还包含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也不应再局限于语言学研究领域,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从对洛阳市各大博物馆文本英译的相关调查可知博物馆文本英译存在着文物名称翻译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介绍性文字的翻译死守原文,亦步亦趋缺少灵活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在文物名称翻译时,应采用音译意译和半音译加注释的方式;说明性文字的翻译,应当在神似重于形似,音韵和美的特点上,突出直观感,注重纯信息的传递。只有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2.
李慧珺 《海外英语》2014,(20):149-150
该文从博物馆文物名称英译为出发点,对文物名称所蕴含的信息进行分析,探讨此类翻译可采用的一些策略,再以某省博物馆文物名称的英译为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此类翻译工作提出可遵循的原则及策略,提高文物名称英译质量,更好的推动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西方国家对中国有不同程度的误解,"向世界说明中国"任重而道远。外宣翻译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西方国家了解真实的中国,有利于创建与西方国家合作的条件等。但是外宣翻译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基础性失误、语用性失误和文化性失误,为了解决这些失误,适宜的翻译策略功不可没。故今日外宣翻译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译者,译者的策略佳则质量高,质量高则效果好,效果好则形象佳。  相似文献   

14.
浅谈博物馆文字翻译的归化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物馆翻译工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文物博物馆翻译工作中,翻译者在异化归化问题上的一些解决办法,进行异化,归化的分别处理,标准处理,以及翻译标准,更多的要求能够真实反映文物,标本本来所表达的意思,即力求达到神似.意似、形似;采用的语言也应尽力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文采;并能尽量使结构优化,达到翻译工作与文物标本展示工作的和谐统一建立有效机制,提倡钻研文博翻译理论,鼓励从事翻译实践,才能获得翻译的最佳近似度,高质量地完成文博翻译工作,真正达到交流沟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是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媒介,馆中英文介绍语帮助国外友人加深了解中国文化。因此,英语介绍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中外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和辩证思考,以宁波帮博物馆实地文字翻译为基本材料,从博物馆翻译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同时,从翻译策略角度对宁波帮博物馆英语介绍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比较译者在博物馆翻译中采用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探讨了宁波帮博物馆英文介绍语如何处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民族类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逐渐得到地方和国家博物馆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民族类博物馆作为我国民族文物的主要保护机构和典藏场所,其在古代文物收藏与保管、开发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受制度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民族类博物馆文物典藏工作依然存在不足,比如文物征集渠道复杂、行业标准不规范、技术水平不高等,使博物馆文物典藏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故地方各类博物馆等文物典藏机构应加大技术投入力度,设立行业管理标准,制定一套与地方民族类博物馆保管现状相符的文物馆藏技术模式,从而使现代民族类博物馆文物典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国家重要文物真正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7.
王若云  陈芙 《英语教师》2023,(18):57-60
中国丝绸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传承与智慧结晶。丝绸博物馆作为丝绸文物对外展出的重要渠道,其译文质量关系重大。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以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绸文物名称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丝绸展品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作出的处理,并试图对馆中存在问题的译文进行重译,以期为丝绸文物英译提供一定借鉴,并使读者对博物馆中丝绸文物名称翻译的跨文化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以黄石博物馆矿冶类文本的现有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类型文本翻译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对博物馆解说文字误译对应分析,以期望引起译者对外宣文本英译规范性与学术性的关注,努力保持相对统一的外宣表述形式,以译出更符合国际文化传播规范要求的译文。  相似文献   

19.
徐子昂 《文教资料》2014,(22):50-51
遗址类博物馆的功用不仅在于保存文物,更在于唤醒附着于文物和遗址之上的文化记忆。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以建筑为手段建立起一套唤醒文化记忆的仪轨。博物馆恢复了文物与遗址的原生联系,让游客能够“有距离地凝视”文物与遗址,把游客从观光客变成文化记忆的朝圣者。汉阳陵地下博物馆的实践说明,设计遗址博物馆就是规划一个膜拜仪式。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博物馆志愿工作已经开始出现志愿者参与讲解、翻译、甚至博物馆研究与文物鉴定等多种工作的趋势。在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诉求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针对志愿者的各种培训工作也必将逐渐纳入志愿者正规化建设日程中。如何做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工作,达到博物馆与志愿者、观众的共赢目标,已经成为博物馆发展和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中必须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