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学科严谨缜密,数学问题灵活多变,解决的方法丰富多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是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侧重于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仅仅要依托数学中的"一题多解",对学生引导培养,更要注重在生活中摆脱定势思维,才能真正激活知识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本文就结合日常教学过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概述,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教材的价值。一、借助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所谓一题多解是指让学生对同一道试题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 数学核心知识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 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解题 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 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一题多解是从多角度,多侧面解决数学问题,是应用不同数学方法得到同一结论的思维过程.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开辟新的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不受陈规约束,标新立异,不断追求新知,不而培养一代创造形人才。  相似文献   

6.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可采用一题多解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数学教学尤其要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理解书本知识本质,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形成正确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8.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富于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时,通常取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类比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倡导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呈现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维护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应用到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一题多解是指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多种角度来解答同一道题目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是属于解题的策略问题。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能较好地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就多年来  相似文献   

1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从具体到抽象 ,培养学生思维的抽象性 ;从抽象到具体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注重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归纳多题一解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启发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进行类比联想 ,培养学生思维的运动性。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素质的培养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是诸多能力的中心,而创新思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积极的,此时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最好时机。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象同一问题成立的不同条件,对平时练习进行合理变形,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讨同样条件下得出的异同结论,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同一道题找到多种解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一题多解,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进行一题多解训练时,要注意三个适时。一、适时发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要掌握最佳时机。即学生对基本算理、一般解法以及知识问的内在联系,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过早发散,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或者是辐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这是一种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不拘泥于常规,能突破思维定式、冲破固定模式,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解的训练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极好的形式,它对沟通数学各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培养多方向、多角度、多渠道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是颇为有益的.在数学教学中,需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得的训练,使学生注意对知识和方法从正向、逆向、纵向、横向多方面进行发散,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詹志强 《考试周刊》2010,(28):75-76
创新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应敢于创新,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在例题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和多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有利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全方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而采用一题多变的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积极思维,触类旁通,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两者都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与创新精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逐步转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寻求变异,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运用各种变通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典型问题的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选择性和独创性,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常常把习的一题多解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看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也常常出现一种忽视收敛性思维的情况.我认为,在以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注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选择性的训练,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机敏性,训练他们的收敛性思维,是很重要的. 我在教学中,以典型习题的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注重收敛性思维的训练.比如,在讲完“二元二次方程组”后,选择了155页13题中的15小题作为典型  相似文献   

20.
一题多解,即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层面思考数学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全方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各部分知识间的纵横方向的内在联系,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挖掘一些行之有效的一题多解例题和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