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5,(25):96-9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栓塞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入院宣教与护理,观察组实施椎体压缩性骨折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栓塞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21±2.21)d,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21.57±5.12)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7±5.12)d,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24.87±2.95)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下地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减少椎体压缩性骨折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梁翠苗  彭丽珠  陈昶  赵敏 《考试周刊》2015,(21):140-141
目的 探究口服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7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商品名:希舒美),对照组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91.43%)与对照组(94.29%)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明显减轻时间(5.4±1.5)d、发热消退的时间(4.0±1.0)d与对照组的时间(5.2±1.2)d、(3.4±0.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与静脉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口服用药经济,不良反应少,患儿易接受,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改良小夹板与传统小夹板固定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复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113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在手法整复后分别采用改良小夹板固定、传统小夹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内夹板调整次数、疼痛缓解时间、手腕消退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夹板固定后并发症情况,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掌倾角和尺偏角的丢失值,Green和O’Brien腕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4周内夹板调整次数分别为(2.58±0.78)次、(4.03±0.81)次。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13±1.01)d、(5.23±1.25)d,手腕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5.62±1.02)d、(7.24±2.12)d,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6.17±3.12)d、(46.14±3.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3月后的掌倾角丢失值分别为(1.2±1.46)°、(1.79±1.82)°,尺偏角丢失值(1.68±1.37)°、(1.52±2.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reen和O’Brien评分分别为(89.78±11.52)分、(80.39±13.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0.9%,对照组优良率81.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夹板固定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优于传统小夹板,具有良好实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7,(16):64-6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该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就诊的84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自体骨移植的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颈干角、末次颈干角,并在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疗效比较中,对照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71.43%(30/42),低于观察组95.24%(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0.7±2.5)周,对照组为(15.1±4.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为(82.4±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肩关节活动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外旋、内旋、外展、前屈活动度要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联合自体骨移植手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对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学周刊C版》2017,(18):95-96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激光射频治疗外耳道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耳道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丙烯分散片联合激光射频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酮胶囊联合激光射频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达87%,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长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中出现3例不良反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激光射频治疗外耳道疖疗效较好,治疗后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归芪五味消毒饮联合抗生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200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全髋关节置换5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80例,全膝关节置换40例,膝关节单髁置换30例,每种病例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同时观察组于术后第1d开始口服归芪五味消毒饮,每天1剂,连用5d。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5d抽静脉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测白细胞数量(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同时随访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d后的CRP、WBC计数、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的CRP、WBC计数、ESR均高于术前和术后5d(对照表1、2、3)。术后第5天两组之间的CRP、WBC计数、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均未发生感染,切口均愈合良好,对照组4例切口浅表感染,伤口延迟愈合。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13±3)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16±4)d。结论:归芪五味消毒饮联合抗生素可明显改善血液炎性指标,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采用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方法:选取98例小儿肺炎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联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愈时间和临床体征、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第5天、第7天分别为83.67%(41/49)、93.88%(46/49)与对照组71.43%(35/49)、81.63%(40/49)比较(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采用沐舒坦治疗小儿肺炎患儿,其可加速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7,(21):107-108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胸腰骶骨折术后患者腹胀便秘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9月至本院骨科胸腰骶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试验标准且自愿参与。运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7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并评估两组术后腹胀便秘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无腹胀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轻度腹胀者数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及重度腹胀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排便时间为(15.21±3.13)h,短于对照组的(27.15±4.9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肠鸣音(5.41±0.35)次/min,对照组(3.08±0.31)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持续腹胀时间为(2.19±0.93)h,短于对照组(4.62±1.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胸腰椎患者术后的腹胀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7,(16):125-126
目的:探索胸痛中心快速启动介入导管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介入导管室实施PCI治疗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住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常规模式启动介入导管室实施PCI治疗;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建设要求快速启动介入导管室。比较两组患者进门至入导管室的平均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启动介入导管室所需的平均时间(12.09±3.75)min短于对照组(33.83±6.62)min(t=28.57,P<0.01);观察组门—球时间及门—球时间达标率分别为(65.62±8.26)min、97.0%均优于对照组(96.23±9.58)min、62.0%(t=29.61,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11±5.39)d短于对照组(20.37±8.14)d(t=6.26,P<0.01)。结论:规范化胸痛中心快速启动介入导管室,明显缩短了STEMI患者PCI的门—球时间,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16):94-95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效果。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两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5.82±12.09)分和(24.34±11.85)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7.16±12.55)分和(37.56±12.79)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能够促进恢复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总体疗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