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2.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3.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4.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对于"构思",权威的辞书《辞海》是这么解释的:"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探索最适当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方式,在叙事性作品中还要考虑人物活动与事件进展的布局等。"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上讲,艺术构思指作家、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总体设想和宏观把握,不仅包括作家、艺术家对作品的艺术构思,也包括他们的世界观、审美理想以及各自的创作个性。狭义的艺术构思指作家、艺术家从一定的创作意图出发,在孕育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具体内容因艺术种类不同而不尽相同,而角度的选择和对情节的安排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角度的选择和情节的安排两方面谈谈小说的艺术构思。  相似文献   

7.
著名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常常对初学写作的人说:“想清楚然后写。”这里的“想清楚”就是指写作前的精心构思。这确实是写好文章的经验之谈。古今中外许多有名的作家在动笔之前都有一个构思的习惯。如我国古代的王勃每当动笔之前,常要蒙头大“睡”,脑子却在紧张地构思,待他把作品构思好了,才从床上一跃而起,提笔写来,顷刻完篇。又如作家刘绍棠在创作之前,总是先在脑子里构思半天,然后再列一个提纲,最后才动笔写下来。由此看  相似文献   

8.
艺术构思是作家艺术创造的总体设计,它凝集着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包蕴着作家特有的审美判断.把握一个作品的艺术构思,于作品赏析,犹如找到了解开这个艺术体的钥匙:于作品教学,便提挈了通贯全篇的纲.鲁迅小说《故乡》是一篇艺术上具有颇多特色的作品,但只要把握住了艺术构思,就能把欲讲析的诸方面串连起来,做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从渐近故乡的破败景象落笔:写到了故乡"我"的回忆;再写现实故乡的情景;以"我"离别故乡的情思收篇.这就是一般论者以"我"回故乡这条线索为依据,对作品所作出的结构剖析.其实,这仅是呈露在《故乡》外部的结构形态.若深入揣摩鲁迅的创作意图,仔细体察鲁迅由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不难发现,《故乡》实际是以"我"由故乡的变异引起的感情变动这一意念或情结为主线网络情节、配置人物的.这是作品的深层结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是兼有新闻和文学性质的一种文体。说它是报告,指内容而言,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材料,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指形式而言,必须通过艺术构思和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艺术构思是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人物与事件进展的谋篇布局和确定艺术表现形式等过程。作家李惠文说: “所谓艺术构思,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情节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灵感?历来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灵感,就是在文艺、科学活动中,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作家、艺术家、诗人对某种艺术构思长期琢磨、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由于某种事物的启示,突然顿开茅塞而捕捉的富有创造性的构思;是对作品的构思突然颖悟时所呈现的一种思维高度集中.情绪高度兴奋的心理状态。文学艺术家在灵感来临的情况下,往往能够想象出他平时所未曾以至无法想象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所谓发生学批评方法,就是分析研究作家从创作原型到作品的产生、发展过程的一种批评方法。它大概包括对作家创作过程中三个段落的分析、比较:(一)生活素材的来源。即作家据以写作的事件、人物原型、过去的生活积累等。(二)素材在作家头脑中构思情况,如动笔的契机,构思过程中所受影响的各种思想,设计的故事前后的变化情况等。(三)写成作品之后的修改情况,直到最后定稿为止。  相似文献   

12.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是文艺大众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篇小说的成功,使赵树理成为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大众艺术家,也是真正解决文艺大众化问题的第一位作家。  相似文献   

13.
作家是在动态中构思作品的.列夫·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创作过程时曾说:"把当前这部巨大的作品中未来的全部人物可能遇到的全部事情都想了又想,思考了上百万种可能的结合,以便从其中选取百万分之一.难得很呀,可我就这么做了."可见,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多次变换重组材料,尝试  相似文献   

14.
《小径分岔的花园》、《死亡与罗盘》和《阿斯特里昂的家》是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迷宫"命题中三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对作家在关注对象和创作心态上的变化,揭示出其"迷宫"命题从建筑迷宫般的结构到对人生终极的思考徘徊绝望,以及从积极到消极的创作倾向的变化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反映出作家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欧·亨利,一个享誉世界文坛的短篇小说作家,以他巧妙的情节构思和幽默放松的写作风格赢得了"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美称。他的作品常常着眼于街头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却往往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欧·亨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入手,重点分析并探讨了作品中的修辞技巧及其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其实生活中也不乏善做"广告"之人。他们运用自己的机智,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把自己或自己的作品推销出去,获得了成功。左思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辞赋家,他构思十年。终于写出了《三都赋》。左思把文章投于名家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之作叙",这篇赋很快轰动了整个洛阳。诗人、作家争相传阅,不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以节选的文章为中心,向整篇著扩展;以某一篇课文为中心,向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某篇作品为中心,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以某一作品为中心,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以某作家作品为中心,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字扩展;以某篇作品的引文为中心,向引文的出处扩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7月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民族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作家"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共收到全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两千篇(首),十篇散文作品、十首诗歌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本次征文活动共有30多个民族作家参赛,最后有16个民族,28个少数民族作家获奖,其中有很多全国较少人口民族的作家。  相似文献   

19.
台湾作家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是一篇抒情化倾向十分明显的短篇小说。作家以其独具匠心的构思和纯情诗化的语言在虚实之间自如旋转,营造唯美伤感凄凉的环境氛围,讲述一个凄美悲伤的爱的故事,读之令人嘘唏感叹。本文从文本的解读出发解析作品在尺幅之间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主题意蕴和独特唯美的艺术构思,以求思索人生的一些问题,更好地把握人生、创造人生。  相似文献   

20.
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社会把"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艺术家把特征印在作品上。"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在四十年代炮火纷飞的中国文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代表作家的徐訏却创作出了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浪漫主义作品,如严家炎就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最早把徐訏和无名氏作为一个流派——"后期浪漫派"来看待,并认为他们的出现,"打破了艺术上的一统天下,开创了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