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叫语文?”“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毕养赛、钱威先生也认为:“语文是工具,语文课姓语,语文训练主要是进行语言训练,掌握语文工具。”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应从内部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入手,进而  相似文献   

2.
孙双金老师说过“儿童需要有思想的教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源泉,当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语言也就随之发展.  相似文献   

3.
保立昆 《云南教育》2000,(21):15-16
一、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以前,我们曾把语文学科看作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因而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语言这一工具的“技术训练”。也曾提出过“工具性”和“思想性”结合,这也只是使语文教学成了“语言技术训练+思想教育”,还是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这些做法都背离了语文的基本属性。近来,语文界提出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应当说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进步。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语…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教师谋求生存、完成职责的第一工具,我们常讲的“言传身教”也很好地说明了语言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古往今来,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具备出众的语言能力。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这里的“贫乏”,首先应该是指语言的贫乏。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贫乏与思想的贫乏不无关系,而语言的贫乏和思想的贫乏又必然导致说写能力的贫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列宁也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可见,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但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这个工具有别于任何物质生产的工具,它的作用对象是人的思想。它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一接触到这个工具,便会接触到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有必要在进行听说读写基本训练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语言文字,深入理解思想内容。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学生读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谋划     
语言不是人类的工具,相反,语言是人类的主人。语言的本质就是它自身,语言“说”,语言才敞开,世界也才能敞开,语言不“说”,世界混沌一片。语言开启了理性的世界。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存在于语言的“说”中。语言“说”出它的存在,语言敞开,显示。语言“说”,语言在谋划,逻辑思维是语言的谋划,文明也是语言的谋划。  相似文献   

8.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前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这一性质是由语文的内涵之一———语言的性质决定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王振昆等著《语言学基础》)。列宁说过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然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那么以语言教育为主要目标的语文学科也必然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工具性是语文学科赖以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属性。语文的工具性可分为两种 :…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蜜,可以粘住一切。”作为传达思想与情感、事实与信息的一种工具,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无论是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交际语言……都是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的一种载体。几千年人类语言文明的沉淀,各行业不同的语言特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思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用英语做梦     
记得有人说过:当你开始用英语做梦的时候,你才真正了解英语。我们之间虽然没有人有过在梦中与人用英语神侃的经历,但我们对于英语的执著与向往却从未停息。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有着不可代替的社会功能,这是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这四者又是环环相扣的,少了哪一环节都会使语言能力大打折扣。这是一项综合的能力,它不仅体现了“怎么说”、“怎么做”,还体现了“怎么想”。不管怎么样,自身的努力更是至关重要。大多数人一开始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说不出口,脑海中发现一个中文词语后苦…  相似文献   

11.
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过:“有声语言在人类历史上是帮助人们脱出动物界、结成社会,发展自己的思维,组织社会生产,同自然力量作胜利的斗争并取得我们今天的进步的力量之一。”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词语是“社会”、“交际”、“生产”、“进步”和“力量”,说明了语言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语言是社会中每一个人所需要的。什么样的社会就需要什么样的语言。不难想象,原始人类的语言决没有现代语言这样繁复而有多样的讲求。说到近代,也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着的。就以北京话来说,我是北京人,回忆起六七十年前我的儿童时期日常生活中的词语,有许多今天已逐渐消灭,而代之以新词语。对劳动人民轻蔑、侮辱的称呼听不到了,神鬼迷信的话语听不到了,听到的是工人、师傅、表演艺术家等尊重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从一九四九年上半年用起来的。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一九四九年以后才统称“语文”。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刨子、凿子是工具,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教师以“舌耕”为业,语言是教学活动的“第一工具和首要手段”。科学、准确、严谨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特征。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笔者在听课调研时发现一些生物教师在教学中盲目追求语言的通俗、趣味、生动,而失去科学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相似文献   

15.
<正>对形形色色的车模、船模、航模,同学们再熟悉不过,那你是否听说过“大语言模型”?难道语言也能变成什么模型?没错,那可是人工智能擅长的“绝活儿”!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一种聊天机器人程序。哈哈,说到聊天机器人,你大概就能想起某些客服电话或对话框中应对自如的语言、文字了吧,那些亲切的“叔叔”“阿姨”,没准儿就是大语言模型的杰作哦。  相似文献   

16.
朱路凤 《文教资料》2005,(20):113-11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伟大的文学家常被人们誉为“语言的巨匠”。我们语文教师以教会学生掌握“语言工具”为己任,也理所当然地应成为驾驭语言的高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要让学生置身于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我们的祖辈曾把教师形象地说成是“舌耕”,颇有道理。俗话说:“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观摩一张嘴”,道出了。舌耕”的艰辛。班主任工作绝大部分是靠语言来实现的。因此,班主任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是提高工作艺术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工“工具论”错在哪里———世纪之交话“语文”之二李维鼎具论”主宰了我国大陆语文教育界半个世纪,现在笔者说它错了,理由是什么呢?让我们从“论”与“史”两个方面作一点考察。“工具论”的推断十分简捷明白:“语言”是工具,而“语文”就是“语言”,所以“语文...  相似文献   

19.
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再好的思想,没有丰富的语言,就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学生语言储备太少,既影响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的提高,也影响认识能力的提高,制约思维能力的发展。而语言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他的名著《劝学》里曾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中学英语教学法的首要原则是“听说领先原则”和“交际目的性原则”,而后者要求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英语课应上成工具课而非知识课,这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明确了的改革方向。近几年,不少英语教师只片面强调英语语言的语音、词法和句法等“语言习惯的形成”操练,忽略了英语交际目的性原则,致使学生只会造“漂亮的句子”,不会说英语。这就失去了一个人学习语言的目的和意义。美国语言学家 Peter Cole 曾说过:“语言习惯的习得其本身并不是真正掌握语言。”因此我认为英语教学应加强交际目的性原则的运用与操练。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