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高考综全国Ⅰ卷的12道历史选择题中,出错率最高的是13题和18题,这是笔直接调查本地的近百名考生,并与使用该套试卷的外省市的中学教师沟通信息后得出的结论.这两题的错选,暴露出部分考生在历史学习和高考复习中的一些“不约而同”的错误做法和考场上的“不约而同”的错误思维,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2010年江苏省高考题第18题是一道解析几何题,由于该题的运算量太大,能够完整解答此题的考生寥寥无几.据笔者了解,江苏全省约有52万考生,仅有63位考生能够准确无误解出该题.本文分析了标准答案运算繁杂的原因,找到了该题的一个简洁解法.在寻求简解的过程中,笔者对该题进行了拓展,探究出该道试题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四级(CET-4)新题型改革后减少了深度阅读的篇数,但其难度有所增加,其中推论题、主旨大意题和观点态度题往往成为考生在该部分取得高分的"拦路虎"。本文详细分析上述三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拨开迷雾。  相似文献   

4.
高考的完形填空题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测试题型,它向来是考生感到最没有把握、最容易失分的大题之一,许多同学在平时的练习或考试时就惧怕该题,有的人甚至采取了回避或放弃的态度。怎样才能突破高考英语"完形"这一难关呢?  相似文献   

5.
高考政治命题有客观题与材料题之分.材料题即非选择题,属于主观性试题范畴.相对客观题而言,主观性试题往往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有些考生拿到主观性试题就惊慌失色、不知所措,常常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答题要点写了不少、得分不多.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主观题解答常常能够做到的只是把答案填满,剩下的是听天由命,等着阅卷老师采点给分,使主观题沦落为"感觉题".  相似文献   

6.
浏览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仿佛在欣赏雨后彩虹.千万考生走过12年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长途,让思想与文字经由其中一道虹彩的指引,凝结成属于自己的一份成果,奉献给社会,经受检验.  相似文献   

7.
一份试卷或其中某一题的难度,作为一个专用的术语,一般是指这份试卷或其中某一题的平均得分分数占满分分数的百分数。例如,某题的满分分数为12分,考试后,统计该题全体考生(或考生抽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都出现了"内容概括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或现象,在规定的字数里,概括内容.这样的题型设置,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考的完形填空题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测试题型,它向来是考生感到最没有把握、最容易失分的大题之一,许多同学在平时的练习或考试时就惧怕该题,有的人甚至采取了回避或放弃的态度。怎样才能突破高考英语“完形”这一难关呢?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7年广东高考英语科基础写作题的评卷工作。基础写作题的分值是15分,但考生的平均分不到7分,失分较多。笔者对考生在该题中常犯的错误归纳为以下10种,望2008年考生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1.
“潜规则”,就是题干中那些无须明示而考生在答题时必须遵守的常规性法则或思路。下列三点,略加例说,这是我们备考中应指导考生多加观照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2015年河南省英语中招试卷中的客观题部分的性别进行公平性分析。研究问题:(1)该试卷是否存在对某一性别更有利的题项;(2)该试卷中5个语篇是否存在对男性考生,或女性考生更有利的语篇。研究发现:(1)该试卷中的第22题和第45题对女考生不利;(2)该试卷中5个语篇没有对某一性别考生存在明显有利或不利。结果表明,该试卷在性别层面存在些许不公平的题项,但总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黄尚波 《物理教师》2014,(12):76-77
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5题在考生所熟悉的“复合场”背景基础上设计出新颖的问题情境,注重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该题解题思维灵活、综合性强,能够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该题的第(2)问很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一些优秀考生仅草草地列出几个相关的方程式,能正确算出结果的寥寥无几。下面笔者介绍针对该问的4种解题方法,供大家参考、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翻译是整张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如何做好这道题已成为考生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考生只要科学复习,在平常训练中培养抓得分点的敏锐意识,就能突破这一瓶颈.  相似文献   

15.
张坤 《考试周刊》2007,(6):9-10
时间的使者纵马而来,2006年的中考已经过去,2007年的中考又即将拉开维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面对中考,考生们打算如何从容应对呢?笔者对最近两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阅读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说明文阅读是每年中考语文阅读试题的重头棒,占着十分可观的分数分量。然而不幸的是:考生对此类试题的得分普遍不高。经调查研究发现:考生在解这类题的时候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归纳起来,失误有二: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考试题中,我们经常遇到“估算”类试题,很多考生在解答这些题时,感到无从下手,导致失分率较高.下面就常出现的一些实际例子浅淡一下这些题的常用解法.  相似文献   

17.
2003年高考理科数学第21题,是一道难题,一道好题,也是一道妙题。说其难,是指众多的考生在考试时面对该题,茫然无措,一头雾水,待到考试后查对答案估分时,又突然恍然大悟,同时追悔莫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考始终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而能力要求中也明确提出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等五方面的内容,除实验能力外,其余四种能力也常常体现在“变化”题中,这对许多考生来说往往是难点,觉得无从下手。所谓“变化”题,是指在其物理量随某种物理规律变化的过程中,求解某物理量的一种题,而“某种物理规律”也往往不是一眼能看出的,而是“隐含”的。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含义和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有确切的理解,能根…  相似文献   

19.
考生普遍反应2011年高考数学安徽卷很难,而理科第19题又是全卷最难的一题。其实,该题的绝对难度不难,对考生而言,它到底难在哪里?我们对该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追根溯源,并全方位地进行了解法探究,寻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关耳 《教育艺术》2006,(11):28-28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近30年来,2006年高考作文题普遍受到考生的欢迎,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家一致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题出题活泼、富有新意。那么,2006年高考作文题究竟“新”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