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伏羲、女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从考古发掘的大地湾遗物,天水境内不少的地名和名胜,以及史料记载分析,天水地区是“两皇故里”,因而伏羲文化也起源于此.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从天水境内出土的遗址文物和名山名水,探讨“两皇故里”,开发伏羲文化资源,有其独特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女娲为"三皇"之一。关于羲皇故里,过去学术界曾经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近年来濮阳、郑州等新说纷起,有的学者更是主张陕西平利为女娲文化的发祥地。经过认真考证和全面辨析,我们认为伏羲生地在成纪,甘肃天水是公认的"羲皇故里"。而女娲文化的发祥地不在陕西平利,也应在甘肃天水。  相似文献   

3.
鲁西南地区与炎黄文化许庆山鲁西南(本文所指鲁西南,包括今济宁、菏泽辖区及滕州一带,与地理学的分区无涉)是中华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伏羲之后才到炎、黄。世界各地华人溯其谱系皆为炎黄子孙,其根是扎在鲁西南,如果说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是当之无愧的。一、...  相似文献   

4.
在汉画像石和新疆出土的古墓绢画中,多见有伏羲女娲图像,上身人形,下身呈两蟒蛇交尾之状,男左女右,伏羲执规,女娲执矩。也有女左男右,伏羲执矩,女娲执规者,当是制作匠人的误解。“规”为画圆的工具,“矩”为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古人讲究天圆地方,就是规天矩地的结果。其中的矩,就是后世木工所用的曲尺、拐尺,也称鲁班尺,当是上古时期人们测量日影的发明器物。故而最早的规矩,被赋予了测天量地、沟通人神的独特功能,所以手执规矩的人也往往是当时能够与天地沟通的巫师。规矩就是巫师进行巫术活动的工具。而巫师作为宗教人物,在政教合一的上古时期,往往也是最有能力的部族首领或部落酋长。古典文献记载的中国上古时期的明君圣王,比如黄帝、帝喾、尧、舜、禹、汤、周文王等,都是具有灵异功能的部族领袖,身兼政治首脑与宗教巫师的双重身份。而且这种部族首领兼职大祭司、大巫师的状况,不独在中国早期历史中存在,在世界上其他地区民族的早期历史中也往往多见,可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圣王人祖,伏羲、女娲分别手执规、矩,身兼大巫师的身份,正是这种现象的源头。从这个意义上说,最早的巫师应该是女性,造人的女娲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5.
伏羲女娲神话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伏羲和女娲的神话 ,自 194 2年闻一多发表《伏羲考》奠定了以后 6 0年图腾论解释的基本思路。“图腾”在人类学上本来就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用它解释中国文化更是方凿圆枘 ,中国神话理应从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综合中求得解释。伏羲、女娲都是战国文献中新出现的人物 ,没有任何记载可以证明他们的故事传自史前社会。伏羲、女娲和洪水神话是大禹治水的派生或翻版。西南少数民族关于羲娲兄妹相婚再造人类的故事并非所谓血缘婚残余 ,而是在道教传播中“种民”之说的神话表述  相似文献   

6.
伏羲居三皇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以其伟大的创世之功受到人们的尊崇,历代文人颈扬之辞更是绵廷不绝.这些赞扬之辞既有对伏羲功德的肯定.也有针对社会问题对上古淳朴世风的怀念和理想化描述.从中可充分体味到伏羲在历代文人心目中崇高形象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特别是黄土高原的东部,到处都有伏羲、女娲的史迹与传说.比较著名的有延川伏义河、平利中皇山与女娲庙、临潼老母殿、洪洞娲皇庙与女娲陵以及芮城风陵堆.这些反映华夏民族古史最早阶段的珍贵资料,是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华传统武术之根,中华传统武术是由伏羲始画八卦等发明创造演化而来的。伏羲处在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华传统武术也应诞生此时。伏羲出生和活动是个较广阔的地理区域,中华传统武术的诞生和传播也当是较广阔的地理区域。伏羲文化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拓宽了伏羲文化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天水伏羲文化资源及旅游开发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水是“羲皇故里,”伏羲文化资源丰富,从大处着眼,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羲皇故里”、卦台山和伏羲庙、秦安和甘谷伏羲遗迹、女娲庙、伏羲女娲传说。就旅游角度而言,天水伏羲文化资源属人文旅游资源,既有伏羲庙等文物古迹,又有伏羲祭典等节庆习俗,还有大量的伏羲女娲传说,具备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综合性特质,古远博大,神秘神圣,特色鲜明。对这样一种稀缺资源应该悉心保护、深入研究,抓住亮点着力开发,使之为天水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伏羲、神农、轩辕史谓“三皇”,在其所生活的悠远而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上古文化即是三皇文化。伏羲文化是上古“佃渔畜牧”时代的图文化,以“易”为中心;神农文化是“农垦时代”的药文化;轩辕文化则是天、地、人三合一的医文化。三皇文化兴起于渭河中上游,在黄河流城得以发展,并波及长江流域,从而形成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1.
伏羲传说材料是研究伏羲文化的主要文献依据,也是中国古史传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伏羲传说是中华民族早期历史的开端,对中国古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伏羲传说包含着史实素材,其神话内容依附于传说,要注重区别伏羲传说和神话内容;伏羲文化是史前时期的早期文化,考古学是伏羲传说的重要源泉,要正确地应用史前考古学材料及其研究成果,为伏羲文化的研究提供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上古神话中的文化因子已经在无形中渗透到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上古神话无论是从思维模式还是原型母题上都对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古神话大大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3.
伏羲文化与天水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古成果证明了伏羲传说的合理性及伏羲文化与天水地区的深刻渊源,也证明了天水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带动当地经济起飞,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天水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为此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天水地区以伏羲文化为突破口发展旅游业应当遵循个原则和个方面的策略。34  相似文献   

14.
周易是最早讲出"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部经典。虽然它有形成、发展的过程,但是它的源头不是别的,就是伏羲画卦。在伏羲画卦的原始周易中蕴涵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这就是"天人"之学,更确切地说是"天人合一"之学。由"生殖崇拜"产生阴阳观念,再加以符号化,这便是伏羲画卦的基础。从"原始生殖崇拜"到"原始阴阳"观念,再到符号化,是一次抽象,是人类意识的的飞跃。从阴阳符号的组合到八卦的制造则是伏羲的一大创造;从原始八卦到周易系统的形成,是后圣的工作。从《周易》到《易传》是周易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整个过程是漫长的又是顺理成章的,由此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即生命整体论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论。从源头上研究周易,就有这样的作用。安志宏先生这样做了,这是他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摘要:神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泉,包孕着民族文化的原始初象和文化精神,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理念和审美期许。从文化人类学、审美学、神话学的视角探讨英雄神话与中国武术的文化渊源,目的在于从民族文化的思想源头探寻中国武术精神的文化缘起和审美意蕴,有助于丰富中国武术文化的基础理论建设。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阐释了神话、英雄神话及民族文化间的关系,由此探讨了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与中国上古英雄神话间的文化渊源。中国上古神话英雄的勇武刚强、高尚道德、牺牲精神等精神特质和审美境界积淀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英雄情结”,催生了刚健奋勇、崇德尚礼、舍生取义等价值取向的中华武术尚武精神。原始武术、巫术、舞蹈三位一体的原始社会文化背景下,英雄神话成为原始武术活动的文化主题,为探寻中国武术精神与中国上古神话间的文化渊源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因而,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的源头应追溯到中国上古英雄神话。  相似文献   

16.
伏羲既在中国古史传说系统中位居三皇之首,又是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其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表现出荜路蓝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追新逐奇、不断开拓的创业精神以及道启鸿蒙、开天辟地的创史精神。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主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伏羲文化更是一种寻根文化,研究伏羲文化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伏羲文化与楚辞作品——从"伏羲驾辩"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羲文化对楚文化及楚辞创作的影响,一是楚辞中多言伏羲及与伏羲有关的人物和故事,二是楚人对伏羲时代音乐的继承,三是伏羲文化中的龙文化特征在楚辞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至其影响的产生,除了伏羲文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外,也与两者共同来源于昆仑文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以伏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从5个方面论述了伏羲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其一,“天人合一”思想有利于树立并践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其二,伏羲文化的和谐精神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三,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信心.其四,伏羲创世传说是民间社会和谐的道德文本.其五,公祭伏羲庆典仪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纽带.总之,伏羲文化中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论产生的基础固然不同,却颇多相通之处.充分挖掘伏羲文化的和谐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渭河中上游包括黄河上游的广大地域,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多元文明起源中,是最为辉煌的一元。伏羲文化与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相重叠,是一个文明的不同表象和历史形态,它可能就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主根。中华民族大都认同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龙与龙文化的产生与形成,也应从大地湾文化和伏羲文化中去发掘。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以龙文化为核心的历史研究观。在史前文明史的研究中,只有把文字记载、考古发掘和民间传说资料并重使用,相互佐证,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陇城自古为陇上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传说中女娲崇拜的发源地,素有"娲皇故里"之称。女娲崇拜在这里流传了两千多年,其民俗文化亦形成自己的特色。古代陇城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民间女娲崇拜形成有重要影响。如何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强烈的现代意识推进女娲文化研究,是学界同仁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