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实主义是指导美国外交实践的主要思潮之一.美国从一个殖民地国家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与其国内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潮的指导分不开.现实主义思潮倡导的注重现实利益的内容与美国的外交战略不谋而合;美国外交实践是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完美诠释.正是由于二者的高度契合,美国外交在现实主义思潮的指导下获得了良好发展,最终完成了维护国家利益的最高使命.  相似文献   

2.
公众外交是美国政府对外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其发展历程几经波折,冷战后曾一度丧失地位,近年又重新兴起。本文阐述了美国公众外交的含义,重点阐明其在“9·11”事件后的重新兴起,并对其兴起的原因与背景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克林顿总统任期内,美国环境外交颇为引人瞩目,体现了1990年代美国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的政策要旨。不过,这时的美国环境外交呈现出了从复兴再到回落的波动过程。本文主要探讨199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特点,及影响克林顿时期美国环境外交取向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克林顿在首任总统期间,面对冷战后多变的国际局势,其外交出现了诸多失误,招致国会中共和党人及国际社会的频频指责,尤其是左右摇摆的对华政策,导致中美之间关系严重后退,更为世人所批评。分析克林顿的外交得失,比较战后美国外交一般特点,不难发现其产生根源,除了总统个人外交能力远逊内政能力,其外交决策班子的构成也欠佳等原因之外,美国两党政治产生的府会对立与掣肘,美国的权力机制与价值观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更重要。这些因素影响过以往美国政府的外交决策,也必将继续影响克林顿在第二任内的外交决策,在反对党继续控制国会的背景下,克林顿要在外交上,包括对华政策上作较大调整,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5.
外交历来是国际关系中解决国际冲突与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内容,然而,一国外交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美国外交就是一个曲型,它先后经历了美元、大棒外交、冷战外交。当前,美国正大力施展信息外交,推行与传统霸权意义不同的信息霸权,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信息网络作为美国外次活动的“新手段”;二是把住处交作为美国外交的“新内容”;三是以信息为杀手锏,推行“软霸权”。这是美国国家战略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征兆,促使美国外交转变的根本因素是当今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在及因此而形成的经济全球化,重视研究美国新霸权的特点,对制定中国的国家战略,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昆西·亚当斯的外交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天定命运论”为核心的大陆扩张思想;在拉美独立运动中体现出的以中立为标志的孤立主义思想;在美英俄就北美西北海岸的主权争议中,他提出的以排它性为目标的非殖民原则思想。昆西·亚当斯的这些外交思想对19世纪的美国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文化外交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外交是指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美国所谓的“文化外交”通常专指教育与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外交在美国兼具工具性与目的性,因而美国政府从事的文化交流活动具有明显的特征。我们要正确认识美国的文化外交,既保持高度警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同时也要利用美国文化外交提供的机会,加强交流与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 ,美国力图利用世界格局的变动 ,强化其人权外交 ,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人权外交具有侵蚀性、实践性、强制性、多重性、荒谬性等特点。文章还剖析了美国人权外交的霸权主义实质 ,预测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去向  相似文献   

9.
合作主义作为分析美国外交的一种模式,与霸权稳定、世界体系理论相比,很少受到学者的重视和总结。本文从美国合作主义外交的起源、历史演变、原因、限度等方面系统总结和归纳了该外交的利弊得失,指出美国的合作主义模式不仅为我们研究美国外交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提供了较大的借鉴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美国这种政府与民间合作互动的外交模式,无论是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给别国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外交史学中的"文化转向",存在着无视传统外交史学与文化转向的关系、夸大文化转向的革命性的倾向。回顾传统美国外交史学可发现,现实主义传统在方法论上忽视了文化因素和文化分析,但进步主义传统的修正派史学家威廉·A·威廉斯却为外交史学提出了文化分析的框架,并深刻影响了后来者,为文化转向打开了最初的大门。美国外交史学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调和传统范式和新兴文化转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1913年伍德罗·威尔逊就任美国第28届总统以来,威尔逊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逐渐成熟.威尔逊主要是把自杰斐逊以来的美国传统思想加以归纳,形成了以美国利益至上的"拯救世界"为目标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础.威尔逊主义对以后美国历代领导人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时代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毛泽东时代,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但基本上都是从中国本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环境的实际出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做出的正确选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实践和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外交政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制订外交战略的重要目标应该是寻求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各国的贸易政策各不相同。正确认识当今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性质和动机,才能正确定位中国的贸易政策。我国在入世后,对外经贸要有较大的发展,就需要一种创新的贸易管理体制来支撑,如果制度不创新,发展成本就大,也难以持久。反之,我国对外贸易就能以较小的代价得到持续的发展。管理贸易应是一种可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巴基斯坦为何抛弃与美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前,巴基斯坦实行与美国结盟的外交政策,结果给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造成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与美国结盟并不能保障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从70年代开始,巴基斯坦政府为了获得更大的外交活动空间,决定改变与美国结盟的外交政策,奉行新的不结盟政策。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安全为取向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梳理并考察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有关外语教育政策的重大事件和决策,从中透视出美国外语教育政策以国家安全为取向的本质特征,是对当时所处形势的战略性回应.这些外语教育政策理念对制定我国未来外语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冷战期间,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始终是美、苏争夺的焦点。美国在中东的外交政策与其说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不如说是保护以洛克菲勒石油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几个垄断财团的利益。可以说在中东这一地区,美国的国家利益与洛克菲勒石油跨国公司的利益出现最大程度的重叠,并使美国执行带有“中东特色”的外交政策。文章拟简单阐述,并试图从中找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经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经济崛起是在高关税保护、排斥外国直接投资和内向型经济的条件下实现的。美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之所以铸就了自主创新的辉煌,主要归功于四个重要的因素:扶植和保护民族产业的基本国策;以收入均等化为特征的广阔国内市场规模;以内部改善、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性作用和农业创新体系等为特点的国家创新体系;以新技术经济范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组织创新。自主创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所在,美国在经济崛起时期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氐族苻氏在军事部落集团的基础上建立政权时,氐、羌贵族势力豪横,无君臣之体。苻生继位后,为维护和巩固脆弱的皇权,大杀酋帅重臣。而夺得大位的苻坚,更重用汉人士族王猛,继续打击朝廷和地方上违法的氐族豪强,建立起强大的专制君主制度。苻坚还实行“夷狄应和”的民族政策,采取对投降的异族贵族的优礼制和对边境异族的羁縻制。他为促进民族和解、缓和社会矛盾,而坚持抛弃民族偏见、反对民族歧视的理念是非常宝贵和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也不断进行着改革与调整。针对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和梳理,力争理清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政策30年的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五个特点,进而为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下一步发展作出几种理论探索,以求为现实政策的制定和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发展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代棉纺织业投资策略的中日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22年以前,棉纺织业投资的格局是民族资本和外资共存共荣,此后出现了民族资本被大规模挤出的局面。究其原因,市场环境只是一种外部因素,而内在因素则在于投资策略。通过对近代棉纺织业的投资策略进行中日比较,结果发现,与日厂相比,华厂投资的投机性、盲目性和短视性都很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