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代湖南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近代工业十分落后。艰难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湖湘人坚韧不拔的性格。湖湘文化的经世意识,使政治人才层出不穷。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形成一批批具有不同特色的人才群体。狭小的空间不能给人才提供宽阔的活动场所,人才起于湖南,兴于全国。经济发展契机的丧失、近代教育的落后、封建行会经济的强化,扼制了产业经济和实业人才的产出。  相似文献   

2.
湖南人才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清朝道光以前的古代,湖南人才稀少,但也产生了五次人才波峰;二是从清朝道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近代,湖南人才鼎盛,并形成了五个人才群体;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现代,湖南人才多向发展,正处于人才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3.
古代湖南人才稀少,因而没有像近现代湖南人才一样引人注目。但在两千年历史长河中,湖南人才也曾有过高潮。三国时期、唐末五代时期、南宋时期、明代后期、清代中期,湖南人才相对兴盛,可称为古代湖南人才的五个波峰期。  相似文献   

4.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的陷落和南方经济的崛起,以及湖湘文化的发展,湖南出现了古代历史上人才发展的第三个波峰期。其主要特点在于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高涨。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湖南出现了一批文化精英,他们面对现实,进入仕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决反对侵略。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湖南人才之盛,始于曾国藩办湘军,继而出现了人才群,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此后,湖南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人才成长进入高峰期。究其原因,湖南人才辈出离不开湖湘文化的哺育。  相似文献   

6.
就德阳市的人才发展环境条件而言,依据SWOT分析方法分析。无论是战略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还是区位环境,相对优势都较为明显。尤其是国家和四川省经济发展“两区一带”的构想,以及德阳市技术性工程设想的实施,将对人才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德阳市在“十一五”期间,仍需致力于建设好人才发展环境,以引导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为德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以陶澍为核心的近代湖南人才群体,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泰,阶级斗争激化的心然产物。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给后世以极大的启迪和影响;不仅加强了同国内各地人才的联系.而且开始放日海外,睁眼看世界。  相似文献   

8.
随着贵州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贵州多民族地区文学人才数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欠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步伐,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地区文学人才教育培养的区域性和民族性,提出相应的文学人才教育培养策略,健全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发展湖南旅游教育这一主题,分析了现实背景,论述了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认为,面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应当将旅游人才培养纳入旅游发展战略大系统中进行策划,积极发展我省的旅游教育,为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为湖南的经济腾飞服务。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在近代湖南形成了油军、戊戌、辛亥、一师等多个人才群体。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和思想的转变,正是由于受近代湖南各人才群体直接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与发展,地理科学从对地球表层多种现象进行条理化描述,并对中间关系进行一般性解释的多分支知识体系的近代地理学,发展为当代信息社会的产物──现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作为当代信息社会的产物,逐渐形成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在城市政府、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为城市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提供信息服务。本文介绍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发展,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论研究应保持自身的学科特色。地理教学研究的学科特色是建立在地理学特点和地理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的。文章探讨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概括了综合思维、空间思维以及动态思维等地理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了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创新取向、广博取向、案例取向、关联取向、层次取向和动态取向。文章对解决地理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地理课中很少有人提出要加强历史地理学的教学,而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学地理课教学的实践需要看,历史地理学在中学地理课中的渗透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在中学地理课中如何进行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呢?对“地理”进行历史联想;历史地图的运用。为此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参加历史地理学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地理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其意义在于对教师有效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起到示范作用,并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地理教育教学中的存在状态。要确立新的教材观,实现教师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需要对地理案例的功能与作用、设计与分类进行理论分析;要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用知识,消解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困惑,需要对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处理与尝试进行实践研究。地理实验教科书中"案例"的分析与运用,就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回归教学本身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确了解和掌握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对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成为21世纪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适应时代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活中的地理实例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内容与特点、功能与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掌握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晚近时期英语国家人地关系地理学的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思想观点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又有继承性:(1)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两大方向并列发展期:人类对地球的改变(或文化景观)和改变我们的地球,两者都是在抛弃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力图重新解释人地关系。前者与历史学和人类学关系密切,强调过去的变化,所以被称为历史地理学或文化景观论。后者大量吸取生态学的观点和思想,投身于当代的资源管理事业,因而被称为人类生态学。(2)60一70年代批判和反批判时期:上世纪60年代,两个方向都遭到计量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夹击。前者对批判的反应形成分化,产生了文化生态学——政治生态学和人本主义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两大系列。后者则接受了政治生态学的观点,演变成一种跨学科研究。(3)80年代后既分化又统一时期:分化表现在难以用单一的范畴概括学科的发展特征,统一表现在大多数学者致力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如政治生态学、全球变化和可持续性科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国家课程标准,尤其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为例,从目标的结构、具体内容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剖析我国地理课程目标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一轮地理课程标准的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阶段。本文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反思了地理学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促进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劳动教育内涵出发,结合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设置地理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劳动技巧,尊重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旅游地理课中单一的实施传统教学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但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目的与媒体特点、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