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6年,宁浩凭借《疯狂的石头》一举成名,树立了自己在黑色,荒诞、喜剧这一类型片中的地位,紧跟着的《疯狂的赛车》(基本和《疯狂的石头》是一个类型》也杀人亿元俱乐部。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亿元票房还属千珍稀动物,不像现在票房没过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拍了个电影。两部疯狂系列之后,宁浩要转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西北还有这样一片荒漠无人区给这些导演一人创作环境。如果我国有西部片这个类型的话,《无人区》是目前最好的西部片。  相似文献   

2.
西部片是美国好莱坞的一种电影题材,其中的元素最早出现是在1903年的《火车大劫案》(爱德温·鲍特):抢劫、追逐、搏斗以及正义和邪恶的对决。西部片在美国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最早在美国起源和发展的一种电影的类型。它植根在美国的历史中,它的取材一半在于一些人物的传奇传记和某些真实发生过的事件等。其将美国人民的乐观进取和坚持不懈的拓荒精神充分表现出来。格雷马斯是法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而"格雷马斯符号矩阵"是他把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原理扩充发展成为四元原理的叙事分析方式。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来分析《关山飞渡》这部经典之作也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与传统宣传工具不同的一种意识形态,尽管电影当中的真实世界是完善的,但电影话语是对现实世界和社会环境所反射出来的产物,美国西部片就是一种对美国主流白人文化的表述,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观点都灌输到了西部片当中。  相似文献   

4.
在2016年公布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关于中国电影观众类型偏好的调查显示,观众对武侠片的喜爱只占2.2%,在列出的类型片中居倒数第二,曾几何时中国武侠电影可谓是无限风光,无论是质量还是票房,都所向无敌.由于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其他影片,为挽救现状,明星阵容为获取票房确立了基本的保障,"明星为王"现象越来越为凸显,这从根本上挽救不了低迷不振的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类型电影,武侠片将遭遇消退的境遇,而是面临着像西部片一样从一蹶不振到多元化融合的新局面.本文旨在针对新世纪中国明星效应衍生的新现象,分析商业化背景下明星策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寻求探寻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黑泽明是20世纪日本著名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一生共导演了31部电影,被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拍摄于1980年的《影子武士》为黑泽明带来了至高的荣誉——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入选日本名片200部。基于此,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来解析主人公影子武士从退缩惧怕到与主动继承武田信玄的"衣钵"延续武田家族的命脉,再到企图挽救兵败落没的武田一族这一系列想法时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冲突,从而对本片有更好的理解,对黑泽明"武士电影"有更深刻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好莱坞从来不会放过具有商业价值的题材,即使这个题材并不是好莱坞的原创。《午夜凶铃》被改编成《七夜怪谈》,《我的野蛮女友》和《无间道》也已经进入好莱坞的视野。其实美国人借鉴亚洲电影的思想并非新鲜事,1960年美国拍了一部叫做《七侠荡寇志》的西部片,就是拾黑泽明不朽名片《七武士》的牙慧。去年好莱坞又在琢磨着翻拍《七武士》,还有  相似文献   

7.
从黑泽明的生平看电影《乱》中的创作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恩茂 《新闻世界》2014,(4):239-240
黑泽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导演之一,早年的成功和晚年的多种遭遇让他对人生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个人经历和背景的不同势必会影响艺术创作中的心理。黑泽明在1985年拍摄的电影《乱》是对莎士比亚经典悲剧《李尔王》的一次成功改编与移植,作品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也流露出许多黑泽明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由黑泽明《七武士》开场的日本电影节,更像一次日本后新生代导演对“第三次日本电影高潮到来”的告白  相似文献   

9.
当《幸福的黄手绢》、《寅次郎的故事》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末中国影坛的日本电影黄金潮代表作时,导演山田洋次的名字就为中国观众耳熟能详了。他以有缺点、但却善良的小人物的美好心灵,征服了中国观众。他以动人的情感代替武士刀术之美,创造了武士片的新类型.打破了人们满脑子黑泽明、三船敏郎式的传统日本武士形象。此次上海电影节,这位74岁导演带来了他的最新作品《隐剑鬼爪》,以及以往的几部经典影片。  相似文献   

10.
武瑾 《新闻世界》2011,(6):198-199
由姜文执导的电影《让子弹飞》自上映以来,无论在口碑与票房上都一举夺得了绝佳成绩。这部影片以西部片的空间风格,快节奏的剪辑给予了观众强烈的观影快感。本文将运用格雷码斯的二元矩阵手法,对影片的叙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其实没必要去刻意地挖掘各种隐喻 电影学徒曾对《无人区》做出“人性不善,人心向善”的解读,他认为,《无人区》包含了西部片、黑色荒诞、喜剧、公路片以及犯罪片的元素。  相似文献   

12.
一名武士在森林遇害身亡。审判时,各个证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对事件的描述全然不问。这就是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芥川龙之芥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罗生门》。这部电影在60年代问世后成为世界电影的经典,以后人们也把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解释称为“罗生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类型电影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觉醒期(1986—1994)、震荡期(1995—2001)、深化期(2002至今)。其传播过程中主要发生如下变异或问题:两国类型电影产生、生存与发展的背景被忽略;类型电影概念被无限泛化;用电影的本土化、民族化问题取代了电影的国际化属性;类型电影研究热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电影叙事一般规则的研究;研究缺乏第一手外文文献资料;研究视角单一;未能正确理解类型电影重复与创新的有机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丁萨 《大观周刊》2010,(40):21-21
这绝对是以西部为卖点的电影.单看名字《西风烈》大概也猜得出影片与西部的关系:中国,西部,敦煌。西风起,冬雷震,果然如此。4个警察、一对亡命鸳鸯和一对雌雄杀手。发生在中国西部边境的这段故事,合乎了好莱坞经典西部片里的叙事要素。  相似文献   

15.
我是先看了《七剑》才看了黑泽明的《七武士》——看到三分之一处,就从沙发上蹿起来:徐克抄黑泽明。定定神,哦,不能算抄,是“学习、借鉴或者致敬”。  相似文献   

16.
论文电影(film essay)是一种另类的电影形式。它针对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中的事件或主题提出观点,电影本身是一个知性的思辨过程。在商业性、娱乐性电影占据绝对优势的香港电影工业中,论文电影开拓了香港电影的另类景观和多元可能性。香港的论文电影呈现两种不同面向。一部分自立于主流电影之外,并与其截然不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富于实验色彩。另一部分则与主流电影不乏互动,将商业元素和论文电影的独特风格进行融合,体现了香港电影特有的灵活性。通过细读四部代表作品:旅美另类电影人陈耀成的《大同:康有为在瑞典》,独立女导演麦海珊的《唱盘上的单行道》、新浪潮主力军许鞍华的《天水围的夜与雾》以及商业电影快刀手邱礼涛的《等候董建华发落》,全面地呈现香港论文电影的总体光谱。  相似文献   

17.
“它是美国政治电影的里程碑。《华氏911》与梅尔·吉普森的《耶稣受难记》一样,改写了美国人看电影的规则。” 《洛杉矶时报》评论  相似文献   

18.
伍玥  曾伟 《声屏世界》2017,(1):36-37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详细分析了黑泽明创作的影片《梦》中八个梦各自代表的含义,将梦境与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相结合,以便分析《梦》背后的深层意义以及黑泽明通过它的影片所要表达的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对人类种种愚行的谴责.  相似文献   

19.
胡栓 《新闻知识》2005,(9):76-78
谁是“深喉”(DeepThroat)?谁是那位70年代初向《华盛顿邮报》记者告发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传奇“深喉”?30多年来,无数文章、书籍、电影和电视节目都对此津津乐道。“深喉”这个词甚至被收录入韦氏大词典,成为美国现代史上的重大谜团之一。今年5月31日,美国媒体戏剧般地破解了困扰人们30多年的“深喉”之谜:“深喉”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二号人物马克·费尔特。这个美国新  相似文献   

20.
电影《断背山》,讲述了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个普通乡村男青年真挚相爱,后来分别与异性结婚生子的故事。而在现实生活中,《断背山》背后的故事,男同性恋者妻子的现实之痛,却少有人提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