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特殊的奖励     
吴秋玉 《湖南教育》2005,(15):15-15
下课铃响了,彭老师说:“明天我班要抽部分同学参加全州小学语文电化教学比赛。我知道同学们都想参加,可是名额有限。同学们都很优秀。真不知道该怎么选。这样吧,根据刚才课堂上同学的表现,老师来点名,也可以自己报名。”话刚说完,一只只手高高举起,都盼望着老师能选上自己。“老师,老师,让我去!”坐在第一桌的逸彬同学急得站了起来。彭老师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是这节课最先发言的同学.是最勇敢的孩子。请你先坐下。”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投向老师。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在求学时期若能遇到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福。我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一辈子的幸福”的人,因为我遇到了武钟英老师。在我童年的印象中,他是一位中年教师,经常穿一身青灰色的中式长衫,显得温文儒雅。他的神情不是太严肃,可也不是满脸堆着“职业性的微笑”,而是那种既不失教师的尊严、又使学生愿意亲近的恰如其分的温和。他教我们国语课兼班主任,我已经想不起他上课时许多生动的细节,只记得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他似乎从未厉声地斥责过学生,因为同学们都把执行他的指令当作一种荣耀,有时他的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在同学们…  相似文献   

3.
“戴秋卉、林跃,班主任有请。”课代表抱着作业本—进门就大声嚷嚷着。同学们的目光“刷”的一下集中到我们俩身上。我心头一惊:“这可怎么办?一定被老师发现了。班主任的火眼金睛是出了名的。这次撞到‘枪口上了’……”  相似文献   

4.
老师的高招     
上六年级时,我们遇上了一位新班主任———魏老师。通过一个多月的接触,我觉得她在教育学生方面颇有高招。自从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以来,我们都要借助优秀作文选,否则就写不出作文。这个坏习惯令以前的老师头疼,可魏老师却使我们改正了这一缺点。一次作文课,魏老师一走进教室,便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还点了许多点。老师这是干什么呀?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东西会想到什么呢?”大家纷纷举起手,杨洋说他想到了月球,老师会心一笑,示意坐下。俞志峰说像蜜蜂窝,他大胆的想像使老师那…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同学们正安静地做着作业,忽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赶忙走了过去,原来是班上的调皮鬼——赵文,他皱着眉头说:“老师我头有点痛。”想想平时活蹦乱跳的他,现在蔫头耷脑的样子,看来是真病了。我摸了摸他的手,不烫,我又用嘴唇试试他的额头,是有一点点热,我关切地问:“你能坚持吗。”他点点头。我抚摸着他的头说:“好吧,你在桌子上趴一会吧,如果真受不了,那就告诉老师,老师让爸爸妈妈来接你,好吗?”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班长,是老师的助手。我当班长以后,老师对我说,如果有“空课”(老师因故不能来上课),就及时找班主任调整一下。使我没有想到的是,每当我去找班主任的时候,几乎全班的同学都阻止我,我虽然心里充满矛盾,还是去找了班主任老师。所以,同学们都认为我“巴结”老师。还有的同学当着我的面骂我。我心里十分难受,我也是一名学生,也明白他们的心理,可又……唉!  相似文献   

7.
我们班有一个捣蛋鬼,上课接老师的话,下课要么恶整同学要么打架,简直无恶不作。为此,他的家长不知来了多少次学校,可每次来的都是他妈。有一次他上课捣乱,正巧是班主任的课,班主任一气之下把他拖到校长室,一进门就说:“校长,求您把他开除了吧。”还没等校长发话,我们班的捣蛋鬼来了一句:“爸,我错了。”班主任当场晕倒。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有一个捣蛋鬼,上课接老师的话,下课要么恶整同学要么打架,简直无恶不作。为此,他的家长不知来了多少次学校,可每次来的都是他妈。有一次他上课捣乱,正巧是班主任的课,班主任一气之下把他拖到校长室,一进门就说:“校长,求您把他开除了吧。”还没等校长发话,我们班的捣蛋鬼来了一句:“爸,我错了。”班主任当场晕倒。  相似文献   

9.
从优点开始     
记得六年前 ,接到一个新班。听上过他们课的老师说 ,班里有一位学生的纪律性特别差 ,没事时喜欢搞点恶作剧或惹点小麻烦 ,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有时还欺负其他弱小的同学 ,老师也常被他气得七窍生烟。以前遇到这样的学生 ,我一定会先从前任班主任那里了解情况 ,再针对班里存在的问题一一展开教育。但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针对性的“纠错教育” ,其效果并不理想。这一次 ,我决定改变方法。开学第一天 ,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帮老师发新书 ,这时 ,我就特别地“关照”了他。接着是第一节班会课 ,我对全体同学说 :“你们的优点和缺点 ,王老师都不知…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的责任心同教育的效果成正比,班主任对班级投入的越多,班级教育教学质量就越高。实践证明,班主任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影响,也是一个强大的激励。正如有的同学所说:“每当我看到老师的认真劲儿,听到他语重心长的叮咛,我都感到有一种动力在驱使我前进。”可见,班主任的责任心多么重要。可以说,班主任的责任心牵动着学生的进取心,影响着学生勤”。“手勤”是指班主任不能只是做指挥者,在有些时候还要亲自实践、身先士卒。当同学们劳动时,你成为其中一员,就会身教胜于言教。“眼勤”是指班主任要善于察言观色,可…  相似文献   

11.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6,(10):28-30
又到了同学们最喜欢的心理健康课了,闵老师还没走进教室,同学们就都坐好了。在闵老师的心理健康课上,同学们学到了不少心理学知识,在游戏中,对自己都有了新的认识。每一个同学的脸上,都挂满了积极、向上、阳光。闵老师把一张图挂在黑板上,李刚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老师,是海獭!”全班同学哗的一声都笑了。小宝嘀咕了一句:“什么叫‘老师,是海獭’!”李刚满脸窘迫,胡撸着脑袋说:“对不起,老师,我说错了。”闵老师笑着说:“不要紧,李刚。我们看图吧!”那是一张彩色的挂图,美丽的大海,滑稽的海獭,挂图很漂亮也很简单。闵老师给同学们讲起了海…  相似文献   

12.
早自习时,一个迟到的学生慌慌张张向教室跑去,却不幸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叫住他 ,微笑着说:“你是不是昨晚睡得太迟了?以后要按时休息,看书不要看得时间太长,学习 要有张有弛才行。沉住气,进教室吧!”一位语文老师在校院里见了一个没有按时交作文的学生,幽默地对他说:“一个作家说过 ,难产是天才的标志。我相信,你不久就会给我交来一篇好作文的。”口头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时,剩下最后一个学生就是不上讲台。老师心平气和地说:“ 我和全班同学都理解你。我在当学生时,第一次上讲台发言比你还紧张。这样吧,你写个稿 子,…  相似文献   

13.
“柿把儿”老师本姓赵,个子很矮,比拿破仑肯定还矮几公分。满脸的青春美丽豆。小小的眼睛上罩副近视眼镜。厚厚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上第一堂语文课时,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有同学做了统计,就那一堂课,他总共说了180个“是吧”,平均每分钟4个。于是,大家暗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是吧”老师。因“是吧”与“柿把”谐音,而这里多的是柿子,因此,同学们管他叫“柿把儿”老师。以后上课,他在讲台上说一个“是吧”,同学们在下面学一个。有时,他还没说“是吧”,同学们就先说了。他…  相似文献   

14.
评优课     
评优课对于老师来说极具诱惑力,尤其对我这个刚毕业的新老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它是一个标准,代表着老师的水平。如果评优课能拿到“优”,无疑是我教学生涯中的开门红。我接的是四年级,刚接班不久,就有同事告诉我,这个班最有个性,下课时震耳欲聋,上课时静若“死水”,尤其是一到了有人看课的时候,同学们就吓得不敢举手。给这个班上课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只好一个劲地讲,也不管有没有发言的了。眼瞅着评优课就要来了,我还是没有找到撬开大家“金嘴”的好办法。毕竟那个“优”对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把评优课…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领读     
刚上三年级,我就被班主任选做了英语课代表,我要负责英语领读。星期一是英语早读,我鼓起勇气走到讲桌前,低着头,把书翻开,然后小声地说:“请同学们翻开第一页。”可是同学们好像当我没存在似的,有的在笑,有的在说话,还有的在玩闹。作为课代表,领读都做不到怎么  相似文献   

16.
开学不久,我校一年级新课程实验班就有针对性地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上课。记得那是一节汉语拼音课,教学声母“bpmf”的时候,为了加强记忆,钱老师带领孩子们和掌击节念着一首歌谣:“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钱老师,”歌谣刚念一遍,掉了两颗门牙的张同学就发动突然“袭击”,“为什么大佛不要摸?”闻听此言,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常识性的问题还用问吗?钱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蹲下身来,望着他那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微笑着说:“想知道答案吗?”“当然想知道啦。”“今天来了不少家长…  相似文献   

17.
今天,讲第八课《成语故事》,当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分别讲了什么故事吗?”这时全班同学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一个劲地说“老师,我,我……。”我随即点了一名学生:“你说说吧”。  相似文献   

18.
“糖”老师     
早就听说要换班主任了,所以大家一早就来到教室,急于见识见识这位新班主任的“能耐”。刚进教室,一个个子不算太高,身材不算太瘦的身影映入眼帘,只见他拿着一块砖头正在钉教室后门的钉子。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唐老师。记得上第一节语文课时,他满脸通红地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说:“我姓唐,以后大家就叫我唐老师吧……”他后面的话还没说完,我们就在下面议论开了。这时,不知谁大叫一声:“‘糖’老师好!”同学们笑成一片,当时我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后来才知道是笑“糖”老师。从此,“糖”老师就成了他的绰号。要说这位“糖”老师,能耐可真不…  相似文献   

19.
选团员     
“每个人准备一张纸,够写个人的名字就行。”老师说。屋中乱哄哄的,听不清老师在说什么。老师又把话重复了一遍,我这才听清楚。“学校选团员,每班只能选三名好的同学。”老师告诉了我们准备纸的目的。“团员,才三名,至少应该选五名吧。我是不是可以当上那让人骄傲、自豪的团员呢?”我浮想联翩。班中乱哄哄的,同学们都在议论选谁。不一会儿票数出来了,其中8个人的票数最高,我当然是其中之一喽。我是多么激动呀!老师让我们几个人出去一下,他要和我们谈话。“8个人,可每班只有3个指标。我是辅导员,我必须对竞选团员的事负责。同学们的眼睛都是…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为师者不管是温和还是严厉,他们在同学们心中的位置都是至高无尚、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可进入初中后,我却发现老师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在初中阶段能遇见高老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高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我就被他的绅士风度和男子汉气概所吸引。选班干的方式一般是由老师独自定夺,可没想到,高老师竟是如此处理……一天,我碰巧路过老师的办公室,却被高老师叫了进去。他语调平和地问我:“你认为班干部是老师决定好呢还是同学们选举产生好?”毫无思想准备的我顿时愣住了,随即,我又向高老师倾吐起心声:“当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