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公与中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公与中学语文教学张定远正当全国语文学界开展学习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时候,张志公先生却和我们永别了。我们失去了一位仁慈的长者,失去了一位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志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和语文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语言和语文教育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五月二十四日,接到“张志公治丧委员会”寄来的“讣告”,不禁为之一惊,我为失去恩师,为我国浯文教育界失去学术泰斗,深感无比悲痛。我是无名后学,这些年来,竞受到志公先生如此器重、奖掖、鼓励;感激追念,不能自已。 奖掖后学 我教中学语文,教高校现代汉语、语文教学法、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三十余年,一直私淑志公先生。特别是任教“语文教学研究方法学”这门继续教育课程时,始感研究方法著作不多,而谈语文教育研究方法的尤其少,后在学习中发现,志公先生著作中讲语文教育研究方法的最多,也最深刻,最为切要。为应教学之需,便系统整理他的方法论思想,并撰写《试论张志公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历史主义原则》一文,发表于1989年第8期《中学语文教学》首篇,得到志公先生的青睐和器重。此年九月,他在住院期间给我写信说:”文中有的地  相似文献   

3.
先生,永远怀念您张彬福5月29日,在北京八宝山第一告别室,望着志公先生的遗容,我的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两周以前,去北京医院看他,我们还聊了两个小时。先生说他最近一直在考虑语文与电脑有什么关系,还想写一篇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文章………没想到,他老人家竟...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年9月5日至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国语文》编辑部,召开了北京地区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座谈会,会议由吕叔湘先生主持。座谈会上,语文界泰斗级人物朱德熙、张志公等相继发言,他们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直陈语文教学问题。1978年10月,《中国语文》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在新近编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散文作品分量较重。因此,散文作品的教学问题,比过去显得突出、重要了,成了整个语文教学中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试对中学的散文教学发表一些意见和看法,供中学任语文课的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 :刘老师 ,您好 !您是多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著名专家 ,而且我们知道 ,您也非常关注中学语文教学 ,对此有深入的体会与思考。今天 ,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的委托 ,非常荣幸地对您进行专访 ,请您就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与研究经验 ,谈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首先我想问的是 ,您认为学好语文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刘 :兴趣 !毫无疑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授、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北京回答记者 ,他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时 ,脱口而出的是“兴趣” !可以说 ,中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我…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报》在2005年12月8日发表了吴平安先生批评我的文章—一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该文发表后,引起了不少中学语文老师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该报还以图配文刊登了一幅漫画,讽刺那些对中学语文发表了一点儿批评意见的人是“躺着说话不腰疼”。如果用我解读《游褒禅山记》时所讲“表现性追问解读法”来解读这些事相之表现,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学语文教育整体改革与素质教育合肥十一中学田建华自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重要文章发表以来,语文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时至今日,语文教育仍未走出低谷。语文教育如何面向2...  相似文献   

9.
金 :赵老师 ,您好。《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我受该杂志的委托 ,想就中学语文教学的有关问题采访您 ,可以吗 ?赵 :好的 ,我乐意接受采访。金 :赵老师 ,听说您有一篇文章被选入新编高三语文自读课本 ,想必您对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比较关心和熟悉。今天主要想请您谈一谈对这方面问题的看法。赵 :熟悉谈不上 ,只是比较关心。我过去也当过中学语文老师 ,不过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不同 ,加上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 ,所以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还是有些陌生的。最近听说我有一篇随笔被收入高三语文辅助教材 ,它最先是发表在南京的《中国写作报…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带着沉甸甸的果实即将告别2004,奔向新千年的充满希望的第五个年头时,本刊特约编辑王德先老师在荆州中学采访了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荆州中学校长张妙斌先生,张校长就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下面是这次采访的实录。王德先(以下简称王):张校长,您好!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的委托来采访您,想请您谈谈中学语文教学,谈谈您对我们杂志的建议与希望。张校长(以下简称张):谢谢王老师的采访!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又是师范专业,担任中学语文教学近二十年,应该说其中甘苦,寸心得知。这些年由于工作变动,没给学…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方帆先生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语文>刊出后,一些网站也相继涌起了方先生的"大洋彼岸"热.看到网站上人们总是与方老师探讨文化教育的细节与技巧,笔者不禁忧心忡忡.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方老师进行的是双语双文化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一些文化是自然的;人家的语言教学,人家学生形式思维的训练,另有其母语教学在,而我们则不同,我们教的就是民族语文.我们切不可无视这一点,被"大洋彼岸的清风"吹昏了头脑,忘记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专责.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三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吕叔湘同志的文章,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强烈反响。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如何解决语文教学多年来严重存在的少慢差费问题?如何多快好省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张大民等三同志的文章,分别对语文讲读教学、写作教学和文言文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欢迎广大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并为本刊撰写稿件。  相似文献   

13.
说来惭愧。在我撰写《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中国教育报)2005.12.8),回应徐江先生对于中学语文的一系列批评时,竟尚未拜读徐先生发表在《人民教育》2005年9期的重要文章《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而我在文章中现身说法.以自己的辛苦恣睢为同行请命时.也尚未读到网上援引的徐先生“我从不通过体察甘苦来探讨学术问题”的声明。  相似文献   

14.
困窘的语文     
当了二十年的中学语文老师,瞩目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在学生中、在学科中的地位,感受语文教学的困窘,我心沉甸。一、困窘的课堂一学生说:一个人读《项脊轩志》时,我哭了;听老师讲《项脊轩志》课时,我却睡着了。语数英是主科,“地球人都知道”。但这三科中, 上课最没人听的,就是排在首位的语文;上课可以逃  相似文献   

15.
占:董校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我们中学语文老师普遍感觉在教学中。吃力不讨好.教学效果总是难以令人满意。您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对中学语文教学有很多的研究,造旨很深,见解独到.您能就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给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做些指导吗?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叶圣陶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于4月7日在扬州宣告成立,该中心的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学习与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活动.在成立大会上,一些语文教育界的老前辈就如何学习叶老、研究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研究中心顾问叶至善先生在讲话中认为:“我父亲关于语文教育的那些想法,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而  相似文献   

17.
朱绍禹先生年已八旬 ,他从事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半个多世纪。半个世纪国内外风云变幻 ,先生却始终如一 ,初衷不改 ,为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地耕耘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既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 ,又有深刻的理论建树 ,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 ,涉及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限于篇幅 ,现就我了解到的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进行一些研究、探索 ,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编写将会大有裨益。一、关于语文教学的性质问题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朱先生…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抹煞不了成就,成就也掩盖不了问题 1978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吕叔湘先生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这篇文章后来被语文界称作语文教改的“一声惊雷”。从这时算起,语文教学的改革至今已进行20多年了。20多年来,在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涌现出许多语文教育改革家和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使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语文学科率先从“文革”的废墟中迅速崛起,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阴阳相抱利弊共存的,在语文界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尤其…  相似文献   

19.
沉痛悼念张志公先生黄岳洲当代驰名中外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作古了,巨星陨落!语言学界、语文教育界举行了庄严隆重的悼念活动,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志公先生有巨大贡献。志公先生在整个学术活动中探索是多方面的。对语法、修辞、词汇、文字和语文教育的现...  相似文献   

20.
少谈虚,多务实江苏省射阳县中学蔡明《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1期发表了张志公先生住院期间的一篇文章,题为《迫切需要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读后令人耳热脸红,感慨颇多。今天,先生虽离我们而去,但先生那少谈一些虚的问题,多探讨一些实的问题的遗言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