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曾蓓君 《考试周刊》2007,(28):144-145
声乐艺术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做到正确地咬字与吐字。因此,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通过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自然,富有感情色彩,达到字正腔圆,使之能更准确、更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
浅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艺术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 ,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 ,做到正确的咬字与吐字。因此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 ,通过咬字准确 ,吐字清晰自然 ,富有感情色彩 ,达到字正腔圆 ,使之能更好、更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相结合的艺术。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语言需要借助字音来表达。在演唱歌曲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语言在演唱中的基础性作用。一首作品的成功演绎,发声技巧和咬字吐字的完美结合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时,演唱者若不能正确掌握咬字吐字的关键技巧,就会导致其无法以最佳的状态演绎作品的内涵。因此,在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汉字字音的构成,熟练地掌握咬字吐字的技巧,不仅可以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还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本文从中国声乐作品入手,以咬字吐字为切入点论述在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时常出现的咬字吐字问题及具体表现,对咬字吐字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做出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歌唱语言的表达通过演唱者歌唱技巧与旋律的搭配得以展现,吐字咬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歌曲演唱的效果。从声乐演唱的教学实践来说,咬字吐字的技巧应该从基础抓起,通过加强咬字吐字的指导和训练,实现提升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目的。一、声乐演唱咬字吐字的艺术技巧1.咬字和吐字的界定咬字和吐字的准确度是歌唱发音的关键。咬字是指对字音的处理,根据演唱需求将发音器官安排在正确的发音部位,实现气息力度的表达,准确地发出音节。吐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我国现代声乐艺术是建立在现代汉语即普遍话基础之上的。要演唱好普遍话歌曲,歌唱者必须正确地咬字和吐字,做到出声准确有力、引腹响亮圆润、归韵干净到位,而且要使字音各部分前后紧密衔接、圆滑过渡、连成一体,同时还要很好地把握字音的轻重徐疾、刚柔明暗和字调的阴阳上去、起伏抑扬,通过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自然、富有感情色彩,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珊 《邢台学院学报》2014,(1):131-132,135
通过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分析,并通过实际考察与演唱,找出了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在咬字与吐字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查、研究及解决。通过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的进一步研究,主要是为了让更多民族声乐爱好者了解汉字在声乐演唱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让更多的声乐爱好者在进行民族声乐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专业水准的进一步提高甚至升华。从民族声乐演唱全局出发,充分认识民族声乐中的咬字与吐字,把握好民族声乐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 《文教资料》2005,(29):152-153
本文阐述了美声唱法的起源和特点;指出了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比较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咬字吐字方面的不同;分析了用西洋唱法演唱我国的声乐作品,尤其在演唱我国民族风格较强的声乐作品中会出现咬字吐字不清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咬字、吐字是声乐艺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歌唱者必须了解汉字音节的结构,了解汉字不同的咬字发音规律,掌握咬字发音的特殊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豫剧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深受广大观众欢迎。民族声乐对其板式、行腔、创作等方面有很多的借鉴与融合,因此有些民族声乐作品带有浓郁的"河南味儿"。本文着重于表述豫剧和民族声乐之间的关系,民族声乐对豫剧的咬字吐字艺术、演唱方法以及作品创作方面的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对于歌曲来说,情感的表达决定了歌曲的感染力,可以说情感的表达是歌曲的灵魂。因此要准确传达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歌手和观众达到精神层面的共鸣。而在歌唱中要准确表达情感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便是口齿清晰,这对演唱者准确的诠释歌曲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此,本文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帮助到声乐专业的学生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对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演唱时让歌曲更具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歌唱家之所以能创造出完美动人的声乐形象,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咬字、吐字和语言的特有规律,运用了科学的发声方法与熟练的歌唱技巧,以清晰、生动、优美的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表达生活情感的结果.因此,对于歌唱教学来说,掌握咬字和吐字的技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声乐艺术通过旋律和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内涵,民族声乐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本文分析和了解了歌唱中咬字、吐字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做到字正,和咬字吐字不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作品演唱过程中,咬字、吐字发音不仅要求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达到音色美、音量大、音域宽、穿透力强,才能声贯全场。因此歌唱中的咬字发音状态,并不完全是生活中说话状态的照搬和重复,也不能把说话时的肌肉力量用在歌唱中,唱什么语言的歌曲首先要符合该语言的发音规律,同时还必须符合歌唱的发音规律,做到字正腔圆。  相似文献   

14.
阐述咬字吐字在声乐教学和歌唱中的重要性;强调在练声中不要忽略练字(咬字、吐字、归韵);提倡在声乐学习中,首先要从基本的声、韵、调入手。只有准确地唱好每一个字,发好每一个音,声乐学习才会提高。文章就如何准确地咬字、吐字、归韵等结合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熊杰 《考试周刊》2010,(25):31-32
歌唱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它不仅是产生优美动人的旋律的依据,而且是通过咬字吐字、发音发声与动听旋律相结合塑造出深刻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的源泉。其中的咬字吐字是中国传统唱论中对歌唱语言发声技术的专门称谓。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对歌唱语言的要求是极高极严的,对咬字吐字很有讲究。民族声乐的咬字吐字是表现歌唱语言的基本技术,充分展现了汉语语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探讨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重要性,咬字的一些要求,发声的咬字要求,详细地论述了咬字在歌唱与发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阐述咬字吐字在声乐教学和歌唱中的重要性;强调在练声中不要忽略练字(咬字、吐字、归韵);提倡在声乐学习中,首先要从基本的声、韵、调入手。只有准确地唱好每一个字、发好每一个音,声乐学习才会提高。章就如何准确地咬字、吐字、归韵等结合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艺术的大家族中,民族声乐是极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本文拟从民族声乐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同行们共同研究探讨。一、歌唱的语言歌唱中的语言即歌词,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中语言的处理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美的声音要透过清晰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来表达,清晰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要通过优美的声音来润色和传达,音乐能使语言升华,语言能使音乐深化。强调歌唱中的语言问题,首先要强调吐字、咬字,掌握了吐字、咬字的技巧,才能将语言艺术话、音乐化。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的方言不同,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通过人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有别于其他音乐艺术,作曲家利用音乐的高低、快慢、强弱、圆、顿和节奏的变化,使歌词的思想感情更为丰富、更优美、更动听、更有艺术感染力。作曲家使整首歌词和乐曲的感情融为一体,协和统一。歌中的每个字都生动活泼、富于歌唱性,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优美的语言,那就成了“器乐化”的声乐。完美的歌唱艺术,既要有清楚的语言,又要有悦耳的声音。歌唱中的语言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 正确的咬字吐字首先要解决好发声与咬字吐字的关系和歌唱…  相似文献   

20.
习惯上,声乐教学一般是先训练呼吸,后进行发声练习,再作共鸣练习,最后才是语言(咬字、吐字)训练等。但在近几年的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按照这样的程式训练,效果并不太好,不仅学生进步慢,还容易出现重声不重字、字不清、声包字、口腔音、喉音、挤卡喉咙、喉咙撑得过大等弊病。产生以上弊病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重视语言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我认为应按呼吸、语言(咬字、吐字)、发声、共鸣等这样的顺序来训练。即声乐教学应先从语言训练人手,这样训练既可使学生吐字清晰,又可达到腔随字走、字正腔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