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老酒要冬酿     
正"儿子要亲生,老酒要冬酿。"这是绍兴人的一句土话。绍兴人习惯把黄酒叫做"老酒",每年的立冬到来年的立春,是绍兴黄酒进行传统"冬酿"的时候。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绍兴人的酿酒之水取自鉴湖,浸米、蒸煮、淋饭,都离不开鉴湖水。鉴湖水酿成的老酒,酒色澄澈,酒香馥郁,酒味甘醇。冬酿,就是冬天酿酒的意  相似文献   

2.
玫瑰园之误     
老家小镇上有两个邻居:王老板经商,李阿姨务农。王老板赚了很多钱,李阿姨养了一个很有出息的儿子,他们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王老板的老婆很想去旅游,去八达岭看长城,去陕西看兵马俑。王老板也想去,但总是说:"好!等我们赚够钱的时候,就好好出去玩一趟,不光要看长城、看兵马俑,还要去巴黎看艾菲尔铁塔,去埃及看金字塔。"那时他只有几万块钱,是少了一点,后来慢慢地有了十几万、几十万……但总是觉得还不够多。后来,一次急病夺走了他的生命,他老婆告诉我,他留下的钱财已足够供他们周游世界了,可是他连长城和兵马俑也还没看到。  相似文献   

3.
正那年春节,我第一次到湘西过年,从山寨人特有的喝茶,让我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山民中。堂伯年少时就到了湘西新晃侗族自治县,在当地多个乡村医院工作一生,生活也侗族化了。一年,我与妻去新晃过年,刚进屋,堂婶就高兴地喊着:"快坐,沏茶,沏杯热茶。"说着,就走进厨房忙起来。  相似文献   

4.
绍兴老酒出东浦,东浦十里闻酒香.东浦镇位于绍兴市西郊,距离绍兴城区7公里,属于宁绍平原. 清代的绍兴东浦,油漆匠阿根师傅的母亲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往常村里人祝寿,会挑一坛上好的黄酒,并在装酒的陶坛外用红纸写上"寿"字以贺之,可阿根师傅觉得这陶坛既普通也不好看,于是突发奇想:能否在陶坛外用泥塑的形式,让陶坛与众不同一些?他日夜构思,反复试验,最终在储酒的陶坛上泥塑了一位老寿星形象,还在四周雕刻出百花装饰点缀,最后用自己的漆匠手艺,施之各种色彩,使原本平淡无奇的陶坛焕然一新.这不,阿根师傅的创意一经实现,立刻传遍了全东浦.日后,这种雕了花的酒坛就成为了绍兴酒包装的代表,梅兰竹菊、神话传说、山水风光、经典人物,无不成了雕花内容,而这原本的绍兴加饭酒,也多了一个雅称:花雕.这便是花雕酒的来历.  相似文献   

5.
正又到了中国农历年辞旧迎新的时节。古今中外,世间仪式千千万,对我们而言,唯春节仪式不可亦无法辜负。春节仪式中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微小细节,也如此牵动我们心灵深处的缕缕情丝。无需问"我"在哪里过年,过年就要以大团聚、大热闹、大欢喜的方式安放各自内心已经实现或尚未实现的种种期盼。每年春运之所以年复一年为媒体高度关注,它内涵就在于春运关乎的不仅仅是一张车票或一张机票,其已成为揭开中国年盛大仪式的民间序幕。"春运到,红红火火过年了"可以是歌词,可以是戏词,可以是色彩,当然更可以是心境。一在剧团工作多年至退休,逢年过节,公众放假休闲的日子通常是剧团的忙碌时光。我们把适合节庆假日上演的各类戏码,连同自己的洗漱用品和衣物装进旅行袋,辗转城市与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礼轻人义重”。赠送礼品,不是为了满足对方的欲望,也不是显示自己的富有,而是为了表示对别人的感谢。但是,我发现“送礼”这个词一到了安理会,就另有一番说法了。送礼——来者不拒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送礼之风也刮进了安理会!我在安理会工作期间,发现“送礼”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每届安理会主席几乎都会在  相似文献   

7.
据史书记载,4000年前,大禹治水东巡到绍兴,将此地的苗山更名为会稽山,从此这里就有了会稽之名。春秋战国时,绍兴是越国的都城。南宋时,它又成为朝廷避乱的临时都城,并改会稽为绍兴,此名一直延续  相似文献   

8.
齐齐 《职业圈》2005,(6):38
人们结婚很舍得花钱,因此造就了红火的"婚庆经济"."婚庆经济"的钱,大多被百货公司、酒楼、婚纱影楼等赚去了.然而,一位打工仔却开发出"替人拆红包"的生意,从"婚庆经济"中分到了一杯羹,每月平均收入不低于6000元.  相似文献   

9.
正尽管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生活的方式会有差异,年节的习俗会有变化,但过节时的欢乐与期待应该是一致的。让我们来看一下现代江南作家笔下的年味吧。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大的节日。童年在老家浙江桐乡石门镇过的春节,给丰子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新年怀旧》和《过年》两篇随笔中,都详细描述了童年时过春节的热闹情况。请丰同裕染坊里的伙计吃年酒,似乎是丰家过年的"序幕"。染坊里的三个染匠司务(师傅)是绍兴人,按惯例,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动身回乡过年。十五日,染坊里提早办一桌年酒为他们送行。染坊习俗,年酒席上一只全鸡的摆法大有讲  相似文献   

10.
好多饭店都注重品种经营,要不就是"老品牌",让顾客既品味商品,又享受文化;要不就是"新、特"产品大聚会,让顾客吃个眼福、口福.应该说,这些都不错,但万千饭店、饭馆经营手法一样,也未必能使生意红火.这不,"万紫千红"就吃了这个亏,开业不到三个月,生意一直就没红火起来,倒有点想关张的迹象.  相似文献   

11.
栗子 《文化交流》2012,(8):79-81
走进王一定先生位于绍兴袍江的新居,现代化的高层公寓,窗外即是小区别致的绿化景观。但是,王先生坐的依旧是一把绍兴老式的小竹椅,毛竹已呈淡灰色,想来年份已久,就好像绍兴的女儿红酒,有诱人的馥郁芳香,且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在绍兴呆久了,会慢慢迷上时光酝酿的味道。王先生当是如此,慢慢习画,慢慢感受;岁月慢慢而去,情致慢慢而来。  相似文献   

12.
刘雅君 《文化学刊》2013,(4):123-127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送礼文化,而国家间送礼文化的差异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差异。本文以"内和外"的文化学为中心,对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送礼文化进行比较,试图揭示三国送礼文化差异背后的文化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13.
百年咸亨     
去绍兴不去咸亨酒店算是没到过绍兴:去咸亨酒店不坐下来品一品绍兴的黄酒,嚼一嚼茴香豆,那算是一大遗憾。所以当我第一次踏上绍兴的地盘,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直奔咸亨酒店。 踏进咸亨酒店,黑漆金光的竖牌上“太白遗风”四个字很是夺人眼目。曲尺柜台上摆着豆腐干、茴香豆和温酒的筒子。酒店的前厅是开放式的,有房顶而无围墙,后面是一天井和回字形的走马楼。前后一转,我突然想到鲁迅先生在《孔乙己》里写道“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我想,那天井,那回字形的走马楼恐怕是后来新建的吧。又想,管它原有也好,新建也罢,“买一碟盐煮花生,或茴香豆,做下酒物了”。 要了一碟茴香豆,一小碗黄酒,没等坐稳,就急不可耐抓起一粒茴香豆往嘴里送,咬一口,其味像硬豆腐干,和想像的不大一样。于是,再送入一粒,一咬,吐出掰开一看,这不是我们常说常吃的蚕豆嘛。又不相信,怕闹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6日至17日,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程推进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绍兴举行,150余名来自学术界、出版界和图书馆藏界的专家学者齐聚绍兴,为绍兴出版《中国近代文献史丛》这部系统性、完整性、权威性的近代文献典籍丛书出谋划策,围绕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作展开了深度探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党组书记,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先生对这场"聚会"感触颇深。对这座古城孕育这一"念旧"又"新生"的工程,他  相似文献   

15.
岁岁春节,今又春节。 岁月就像一条穿梭往返于河两岸之间的小舟,一次又一次把我们摆渡到季节的尽头。 又该过年了,可萦绕在脑际的感慨总挥之不去:今年的“年”怎么过呢?非常怀念年少时的年。然而那种扳着手指头数日子等“腊八祭灶新年来到,穿新衣,吃饺子,小姑娘戴花、小小子放炮”的心情早已渐行渐远了。  相似文献   

16.
《职业圈》2006,(9):16-18
令亿万球迷为之期盼的足球世界杯在德国燃起烽烟之前,市场上的"世界杯"就已经拉开战幕,从普通的水杯、毛巾到电脑,许多商品上都能看到"世界杯"的影子,生意场上的足球"世界杯"五花八门,当然,商家也是大赚了一笔.  相似文献   

17.
正绍兴老话"堂前",就是客厅。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故居是一幢两层小楼。楼底下的前半间叫"小堂前",是鲁迅一家吃饭、会客的地方。2016年2月25日下午,法国文化部官员米歇尔·普拉内尔女士和法国驻沪总领事馆文化领事费保罗先生来到这里,在鲁迅文化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的见证下,将"历史文化名屋"的牌徽授予绍兴鲁迅纪念馆。笔者在绍兴长大,因为母亲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工作的缘故,从小就出入并熟悉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记得小时候还曾穿着长衫,带一顶瓜皮小帽,和其他小朋友在这儿扮演过小  相似文献   

18.
尊重的力量     
即便是在施罚的过程当中,也要积极为被罚者创造"露脸"的机会……前不久,我和3个中学校长应邀到英国伦敦哈姆雷区中学去做"影子校长"。踏进校门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件让我们感触极深的事。我们先在门卫那里做了来宾登记,然后就被引领着去校长室。体型微胖的女校长正在和一个男生谈话,见我们进来,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打了招呼,然后就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那个男生身上。引领我们的人低声对我们道了声歉,将我们带离了校长室。  相似文献   

19.
给父母磕头     
山东人过年,小辈要给长辈磕头。童年时小伙伴们都喜欢挨家挨户给长辈磕头,可以拿到很多红包、爆竹和糖果,开心得很。只有我一直不习惯,就盼望着长大。读了初中,算是知识分子了,回家过年,还是磕头,我对此深恶痛绝。当然,给其他长辈磕的时候,他们都会拉一下,笑着说:"不用了,不用了。"我就顺势理所当然地站起来,不易察觉地哼一声。给爸爸妈妈磕头的时候,爸爸却丝毫没有敷衍的意思,他都是庄重地坐在八仙桌后的椅子上,等我将三个头磕足了,才气定神闲地吩咐我妈拿红包。所谓红包,不  相似文献   

20.
正人物名片李焱(Cranmore Tapioca Lydd)国籍:英国职业:教师旅居浙江:7年李焱的浙江足迹李焱来自美丽的英格兰西南部,外表幽默风趣,内心严肃顶真。李焱真的是对绍兴一见钟情。2012年,他从英国辞职,来中国找工作,同年6月受聘到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任教,2013年受聘到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任教,就这样,在绍兴他一住就是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