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姜萍 《文教资料》2011,(33):72-73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学生的作文能力与新课程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让学生热爱农村生活、多观察农村特有风物、学习农村口语、调查访问研究.再加上有针对性的情趣引导是关键,应该引起农村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农村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学校中没有办法带领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因为在农村,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谢纲民 《成才之路》2011,(30):77-77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肤浅、庸俗、模式化,缺乏真情实感的严峻现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现代生活脱节,学生被禁锢在狭窄的教室里和有限的教材中。如何摆脱这一窘境,实现作文与生活的沟通,我认为首先必须树立一个理念——作文教学生活化。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指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要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4.
高伟 《广西教育》2007,(12A):19-19
一年多来,我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有关材料作了认真分析,发现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一是大部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有话写不出来,作文内容空洞;二是有些教师不知如何指导作文,任凭学生信笔涂鸦。如何充分开发农村的教学资源,改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作文?难教!难写!看到作文就头疼,特别是初中生,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学生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缺乏积累,教师普遍觉得教学难度很大,作文教学的效果很不明显,故而也厌教——恶性循环,导致现在农村中学好作文越来越少。我就曾经陷入这个循环中,非常苦恼,似乎没有出路。但不懈的学习与摸索让我觉得:其实"万紫千红总是春",农村也有着自己特色的美,如果我们教师能方法得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好写作素材,变换方式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自信,农村的学生也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爱上作文。下面就谈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走出低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总是不尽人意.徘徊于低谷,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究其原因,除了和学生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知识结构层次等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必须根据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和作文教学的规律进行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在作文的能力水平和方向上也存在不同。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贴近农村实际,增加学生生活积累,以此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黎明锋 《中学文科》2005,(11):43-44
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是作文教学成功的一个法宝。但农村中学生所处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及自身的心理特点与城镇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下面我从作文教学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和培养兴趣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他们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缺少积累,语言贫乏,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而造成了他们每逢作文,总是无事可叙,无话可说,内容空洞,枯燥无味,甚至条理不清,前言不搭后语,缺乏真情实感。针对上述农村小学学生"作文难"的状况,结合笔者长期在农村小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由于受环境及条件的限制,学生作文用词匮乏,结构单一,内容空洞,构思毫无创意,东拼西凑,抄写范文以完成作文任务的大有人在,难得看到有与学生生活相关,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实实在在的作文出现。许多教师对此束手无策,只能望之兴叹。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因此,要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与生活紧密相连,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进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2.
作文源于生活也是对客观事物和实际生活的反映,但是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一直是教育中的难点所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会阻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农村大部分小学生写的作文存在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等问题,并且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根据我们对农村小学作文现状的了解,认为对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情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农村小学生基于生活化的作文互动教学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小学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那里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有捕鱼捉鸟的无穷乐趣.有春耕秋获的忙碌与喜悦.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与风情.有层出不穷的新人和新事。农村中学进行作文训练有许多优势。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认为农村中学进行作文训练不能离开本土.政有将作文训练与农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农村五彩缤纷的生活才会诱发学生的作文欲望.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小学生害怕写作文。在教师看来,农村小学生虽然没有城里小学生那样丰富的见闻和相对广泛的阅读,但他们有独特的生活体验,也饱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今,农村作文教学还可以依据新课标理念,立足于农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小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多留心自己所生活的那片土地,多观察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景、物等,随时随地积累身边的写作素材,以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注意整合优势教学资源,设计实践活动,规范练笔行为,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操作的机会,以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意识,全面提升学生作文操作的品质。作文来源于生活,启迪学生从生活视角展开习作学习,这是最佳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王其清 《考试周刊》2011,(83):62-63
由于广大农村学生作文基础差,阅读范围狭窄,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绝大多数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甚至是拒之于千里之外。那么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真的就不能有所提高了吗?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相对而言,城市学生的生活内容与活动空间显然要比农村学生的丰富宽广得多,写起作文来也就容易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7.
在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我发现作文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瓶颈。它既是难点又是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课外阅读量少,教师对学生要求偏高,作文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说实话、心里话,不说空洞话、假话。笔者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任教初中语文,深知作文教学成为困扰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希望能通过对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找到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陈献红 《中学文科》2007,(10):66-6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搞好作文教学,语文教学无疑成功了一半。但综观现今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作文为应试而生;作文教学无计划性、无系统性;作文评改指导不得力。加上农村学生阅读面窄,知识积累少,作文水平普遍偏低等特点,使得农村初中生普遍对作文兴趣不大。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一写作要求的提出,让我们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马志勇 《小学生》2013,(6):42-42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由于农村孩子见识少,课外阅读少和知识不丰富,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作为农村教师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积极性,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发展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呢?通过本人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探索尝试,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走进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