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对编辑审稿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审稿过程中存在众多信息不对称现象,这对编辑审稿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要想消除这些影响,一要不断提高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二要不断提高期刊编辑的知识素养;三要建立有效的信息获取平台和提高编辑的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编辑初审是审稿过程的第一关。指出科技期刊编辑初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初审工作时滞长,初审编辑对稿件的把握不强。为了提高初审质量和效率,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好学术不端处理工作,合理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完善网站等窗口信息建设;加快初审速度,坚决做到不积压,源头上缩短审稿周期;对于退稿和退改的稿件,要明确初审意见;初审编辑从审稿统计数据看审稿人选择审稿人;完善外审专家数据库。最后指出科技期刊编辑要成为复合型学术编辑,要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人文精神,才能有利于科技期刊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化给科技期刊编辑流程带来的变革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探讨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促进编辑流程的变革。要积极开发期刊稿件管理软件,改进传统编辑流程;要利用网络的优势,增进编辑流程的科学性;提出建立纸型版和电子版期刊一体化生产、编辑校一体化的网络化期刊生产线,是编辑和科技期刊管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编辑活动主体的编辑也要为此做出努力,积极构建和谐编辑组织.在构建和谐编辑组织过程中,编辑应该构建和谐编辑理念,既要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处理好与作者、审稿专家、读者之间的关系;又要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培养良好的心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团队精神,健全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及效率,提出化解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焦虑的对策。【方法】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入手,运用系统分析法,通过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主要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可能产生编辑职业焦虑的原因。【结果】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焦虑源自两方面:一是编辑日常工作焦虑;二是期刊竞争引起的焦虑。从心理学视角和人力资源视角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编辑要重视内功修炼和进行自我调节,以减轻自身的职业焦虑;管理组织部门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消解编辑职业焦虑。【结论】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降低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焦虑。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自然、灵动和通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编辑要超越自身,做一个自然的编辑人;超越自心,美丽一颗灵动的编辑心和陶冶灵魂,铸就一缕通透的编辑魂。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编辑要遵循其特有的规律,但是在编辑技巧上要勇于创新和探索,从编辑技巧的需求方向出发,给出了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精湛的业务技术,并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在选题策划过程中,编辑要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同时要注重经济效益;要广泛搜集信息,优化选题结构,突出自身刊物的优势,扬长避短。要勇于创新,抢占制高点,把握时机和规模,全面提高刊物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年轻编辑自身角度,分析了如何比较自身特点和编辑工作的适合度,工作热情和编辑能力的提高,以及除了编辑能力之外的工作能力的提升等问题.工作热情主要表现在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工作中要时刻做个有心人;编辑能力的提高主要从基础编辑知识和编辑能力的储备、专业知识的学习、英语编辑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资格的取得等展开;另外,从积极参加会议、撰写论文和申请研究课题等方面谈了如何提升年轻编辑的综合能力.文中所总结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谨供年轻的编辑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排版与编校工作改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计算机新技术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要求编辑校对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论述了在计算机排版的形式下编辑校对工作改革的三个主要方面:"齐"、"定"要求可降低,但"清"应更严;在校对程序上要建立新的规范;校对符号也应有所变通,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1.
周子瑞 《科教文汇》2011,(30):207-208
本论文阐述了笔者对编辑工作的认识,认为编辑工作是通过主观劳动,将作品成熟、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要做好编辑工作,从业人员要在阅读、写作、提高创造力三方面下工夫。文中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周子瑞 《科教文汇》2011,(32):54-55
本论文全面阐述了编辑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认为编辑人员应具有突出的眼力、功力、能力,这三"力"实际包括了编辑人员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素质,文中对三"力"分别做了详尽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余何 《科教文汇》2011,(31):93-94
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四册中的词的选择和编排:编者把宋词统一放入一个单元中,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宋词,同时编者在具体作家作品的选择上颇具深意,使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宋词的基本风貌与代表作家作品。  相似文献   

14.
张硕 《科教文汇》2013,(22):105-107
图书编辑工作中的科学性要求是极为重要的。本文试图从图书编辑工作的科学性要求、科学性内容和编辑的科学素质等方面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李稚戎 《科教文汇》2013,(22):104-104,113
本文着重讨论了编辑在出版图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加强自己的著作权意识,从而尊重和保护作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芦芳 《科教文汇》2011,(19):170-170,176
笔者针对目前高职教育文秘档案管理教材存在的不足,认为应该从教材定位、教材内容、教材形式、编者组合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Consumers’ software purchase decisions are influenced both by online reviews and by their experiences with free samples provided by firm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online reviews (user and editor ratings) on consumers’ sample downloading behavior, using a dataset drawn from a large software free sampling website CNET.com. Our findings extend the previous research by suggesting tha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evels of free samples (indicated by licenses) moderates the impacts of online reviews on consumers’ sample downloads. For samples that disclose a great level of information, higher user ratings can increase downloads; otherwise, higher user ratings fail to increase downloads. When both user and editor ratings are available to consumers, only user ratings can increase sample downloads. The findings can be explained by consumers’ two-stage information process whereby consumers first refer to online reviews and then determine whether to sample software. This study provide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n 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hannel and offers suggestions for firms regarding how to select and apply sample licenses.  相似文献   

18.
FCKeditor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开源在线文本编辑器(DHTML editor),它使我们在Web环境中也可以进行复杂的文本编辑。讨论了FCKeditor在ASP.NET环境中的基本应用,并给出了一些扩展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scatter插件编辑器,编辑器采用Eclipse插件多页编辑器技术实现。在分析scatter文件结构和特点基础上,编辑器利用图形表示文件的内容和结构,这是编辑器主要的特点和优势,编辑器还增加了文件内容语法着色和报错机制等功能。因此,该编辑器相对其它编辑器更加适合scatter文件的编辑。  相似文献   

20.
侯小花 《科教文汇》2011,(12):165-166
本文从本土化视角出发,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存在三大误区,即不重视理论与其应用对象的文化适配性;不重视心理咨询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的本土化;不善于从咨询效果的不足中寻找出路。继而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咨询理论、咨询操作程序与办法,以及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制度,严格心理咨询人员的准入条件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