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发展动力应是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在《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11期发表后,人大资料中心《哲学原理》1990年第2期全文转载。1990年第三期《理论学习月刊》又刊出了杨平同志的文章:《也谈历史发展动力──兼与吉彦波同志商  相似文献   

2.
明天该怎样编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天该怎样编写历史》,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茨威格在美国的演讲。本刊选自高中甫主编《茨威格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63~281页。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1课《五四爱国运动》[0049]揭露工人受剥削压迫的漫画(见教材)[0050]共去厌物 ,道路平坦●《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2课《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0年12月 ,上海的《申报》发表了一幅钱病鹤漫画 ,画中的四位农民正合力把一株枯树连根拔起 ,枯树上写着“军阀”二字。这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军阀混战恨之入骨、渴望早日结束这种局面的心情。因此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打倒军阀”列入党的最低纲领 ,正代表着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0048]民气一致之效果●《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1课《…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历史与现状及对策之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周盛林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是我国教育领域内的一件大事,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必将推动我国教育立法的进程,加快教育领域内各...  相似文献   

5.
陈某,1970年3月1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本名陈海峰,知名漫画家.有“少年郑问“之称。先后推出过《不是人》和《火凤燎原》等以中国古代三国为题材的漫画,更大胆尝试科幻武侠作品《充神榜》.广受好评,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火凤燎原》如今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日本三地同时连载.最新一话已经到第270回——《枭雄同饮》。  相似文献   

6.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发表了卫文选同志的《尧都考》一文。作者根据临汾附近的一些古迹和临汾周围的地理环境,推断出尧的治所“尧都”在平河之阳,另外他还引用了《临汾县志·古迹·金城》条“金城为刘渊所筑,此为陶唐金城,今名金殿村”的说法,来进一步证明帝尧的都城就在金殿村。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3年胡丘陵的长诗《2001年,9月11日》问世,长诗写作这一"危险的"①旅程就成为胡丘陵诗歌创作的重头戏,之后更是佳作迭出,《长征》(2007),《2008,汶川大地震》(2009),《拂拭岁月:1949-2009》(2009)相继完成,并在诗歌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008,汶川大地震》获得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2012年6月,《胡丘陵长诗选》荣获首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胡丘陵的诗作也被谢冕、蓝棣之等著名诗歌评论家称为"后政治抒情诗"或"第三代政治抒情诗"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历史讲堂     
五四的三个面相(第六期)主讲人: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制度,农村政治与文化,著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学术著作,以及《直截  相似文献   

9.
本文节选自作者1986年11月编著的《近现代数学发展概论》第十七章。《概论》阐明了17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数学各领域、各分支的发展历史,着重分析了近代数学向现代数学思想演化过程中的问题、矛盾、斗争和发展,以及现代数学发展中出现的新学说和各种数学流派、数学哲学思潮。《概论》特别重视中国数学的贡献,并将之置于国际数坛进行了比较性述评.数学界和出版界有关专家鉴定后认为:《概论》与国内已出版的类似书籍比较内容新颖,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较好著作.《历史留下的启示》则试图通过对世界上重要国家数学发展兴衰的分析,为我国数学的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历史高考进入90年代以后,逐渐由知识型考试向智能型考试过渡。近年来,高考中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摆脱中学历史教材的束缚、合理对教材之外的历史事件的拓展和延伸并回归教材背景的内容的命题频繁出现。高考命题来源于大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和叙述有增长之趋势。为此,笔者不揣浅陋,以手中所有的教材版本为据,悉数罗列,以期对同仁们有所启迪。 一、朱绍侯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992年老高考第46题。其材料一可见于该书下册第14章第6节《明末农民战争》的“土地高度集中,农民濒临绝境”一目中(第189页)。这与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秦孝公“焚书”: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载:“商君教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由此看来,商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焚书的人。但商鞅的“燔《诗》《书》”主张,在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执行,因而对古代文化没有什么大的破坏性。秦始皇“焚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置酒欢宴朝中臣僚。博士淳于越在宴会上反对实行郡县制,主张恢复古代的分封  相似文献   

12.
李延沛、吴海林嫡《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简称《年表》)第192页“宗果(大慧、妙喜)”条生卒年皆误,兹辩正之。《年表》:宗果生于公元1084年(宋元丰7年甲子),卒于1158年(宋绍兴28年戊寅)。据此,则与宗果这位佛教界领袖生平事迹相差5年。根据诸家《大慧禅师年谱》,宗果当生于公元1089年(北宋元祜4年已已),卒于公元1163年(南宋隆兴元年癸未)。  相似文献   

13.
自1911年清朝宣布逊国,以《清史稿》之编纂、肖一山著《清代通史》为标志,正式揭开了清亡后清史研究的里程。迄于今,已历90余年,清史研究从未间断,而以近20余年的研究为极盛。即以清断代史为例:先有戴逸的《简明清史》,后有郑天挺的《清史》、中国人大清史所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合著的《清代全史》(全10册)、杜家骥的《清朝简史》、李治亭的《清史》(两卷本)等书相继问世,已是前70年数倍之多!论文之多,更是以万计。改革开放20余年来,清史研究之盛,远远胜过前70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依纲备考 在一标多本的情况下.根据课改地区的实践及经验可知:高三历史复习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纲领性文件;《考试说明》是复习的重要指南;历史教材是历史学习的主要素材。总而言之,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卷考查的知识点与《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基本对应,但也有个别题目超越了教材版本,体现了高考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命题,并超越版本的特点.如2008年海南卷的第1题、山东文综卷的第10题、宁夏文综卷的第24题等。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还需将不同版本的教材做好对比.相互借鉴.要特别关注共性知识。  相似文献   

15.
“贝”是《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下称《说文》)第六卷下篇的一个部首.《说文》对“贝”字的说解是:“海介虫也.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这段话除了说明“贝”字的意义和造字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概述了在我国“贝”用作古代货币的兴衰历史,是考察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的珍贵资料之一.对于“海介虫”,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介虫之生于海者.”贝是生活于江河湖海并长有坚硬甲壳的软体动物之总称,如蛤、螺、蚌之类.贝在《尚书·禹贡》、《尔雅·释鱼》等上古典籍中屡见记载.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将要取代现行教学大纲,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全面展开。下面就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下中将其统一简称为《标准》)谈一管之见,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7.
道家将生命产生的机制归结为“气”的变化,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生命气化论。道家生命气化论萌芽于《老子》,在《老子》第42章中初见端倪;形成于《庄子》,《庄子》运用“气”的聚散变化及其“交通成和”的原理来解释生命现象产生的机制;《管子》和《吕氏春秋》中的部分道家篇章通过对生命孕育和产生之具体过程的解释,发展了道家的生命气化论;至汉代道家集大成之作《淮南子》,则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阴阳气化产生生命现象的内在机制,将道家生命气化论推向理论高峰。  相似文献   

18.
(四)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的《中国历史》第一册第8课《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与1992年版的第10课略作比较 ,可以看到除了把最后一目“《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并入“百家争鸣”目中叙述以外 ,主要的内容并无大的变动。这里针对平时学生最常提出的几个疑问略作解答  相似文献   

19.
因为《岳阳楼记》篇末的名句,范仲淹的名字是颇为世人所知的。但对这样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据《八十年来史学书目》,却仅有一部传记——而且还出自台湾学者之手——以为评介,这未免是史学界的缺憾。我校程应镠教授所著的《范仲淹新传》问世,多少弥补了这一不足。对研究历史人物的意义与方法,《新传》作者发表过论文《谈历史人物的研究》(《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而《新传》依据论文阐述的思想方法,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人物传记的撰著,进行了颇有特色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王光强 《新作文》2004,(7):24-25
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询的《六国论》,借古讽今的章已成千古佳作;郭沫若的《屈原》,刘征的《庄周买水》也引起时代共鸣。1999年高考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作的出现,更引发了故事新编题材创作,如2000年的湖北考生《“三个和尚”新传之一》,2001年的南京考生《赤兔之死》,2002年的《昭君的选择》,2003年的云南考生的《旷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