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宗岗的小说情节美学主要表现为奇美和幻美。"奇"和"幻"不仅注意到了美的形式特征,而且十分注意分析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变化。奇美和幻美有助于广大读者培养良好的情节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2.
诗歌变形是高层次的审美追求,诗歌的审美效应表现在变形的新奇美,变形的模糊与延宕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欧阳平在所谓“纯学”界并无影响,但他的长篇通俗小说却有着别致的景观——于传奇故事讲述的同时,浓墨重彩地绘写出了重庆地域独特的人风情、民间气质。虽然他在处理“奇美”的通俗故事与“优美”的地域风情上未达圆融境界,但作为“重庆学”的先行探路,他的审美追求仍是极为可贵的。  相似文献   

4.
渔客 《当代职校生》2009,(4):F0002-F0002,F0003
画面奇美的12星座数字绘画.是日本现代奇幻插图大师加贺谷穰(KAGAYA)的现代电脑绘画艺术系列作品之一,具有很强的时尚审美气息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首届“奇美杯”向全国征集课堂器乐教学优秀论文、教案评比活动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6.
好消息     
由江苏奇美乐器有限公司独家协办的首届奇美杯“向全国征集器乐教学论文教案活动”自举办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的音乐老师们的不断关注和垂询。为了给老师们提供更多、更广泛的交流机会,公司本部经慎重考虑,决定:1.首届器乐教学论文、教案征集活动的范围,由器乐教学论文、教案,扩展为音乐教案、论文、作品。2.截稿日期延长至2004年7月31日。3.获奖名单将在2004年9月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或者《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上刊发。欢迎参加首届奇美杯“向全国征集音乐作品、教案、论文活动”。垂询电话:0523-51630020523-4613888好消息…  相似文献   

7.
曹雪钰 《文教资料》2009,(33):105-107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下,达·芬奇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和阿尔伯蒂等人的美学观,又将解剖学、色彩学及透视学等发展到一定高度,他在唯物主义兼具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绘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绘画的性质和美学特征作出了深刻的论述。本文论证了达·芬奇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着重分析了他“镜子说”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应该采用什么办法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呢?经过探索,我们采取以下办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入境“共鸣”《日月潭》是一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的文章。它既是一幅色彩斑斓的静态图,又是一幅内涵丰富的动态图,给人以清新、奇美的感受。教学时,宜用歌曲激发学生兴趣,再配上启发性的语言,边叙述边演示活动投影片。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愿望,借着富有幻想的曲子,展…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总结课改经验,展示业以取得的成果,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经协商决定由《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主办,江苏奇美乐器有限公司协办——首届“奇美”杯向全国征集课堂器乐教学优秀论文·教案评比活动。具体说明如下:1.2002以来创作的(未正式发表过),3000字以内的,有关课堂  相似文献   

10.
近期全文刊登《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中国乐器》杂志、《中国音乐教育》杂志尊敬的音乐老师:(一)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假冒奇美口风琴流入市场,奇美公司声明,凡二00八年后销售的奇美25键、32键、37键三种型号的奇美口风琴必须具备以下五点特征:1、奇美口风琴上盖靠近吹口处均有凸出烫金奇美商标及江苏省著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产品字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教学《乡愁》为例,针对学生诗歌朗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把读作为教学重点,按着朗读与品读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凤凰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展示了一个蕴含丰富的精神世界,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价值和鲜明的审美价值.运用综合欣赏法和游戏法对幼儿进行苗族银饰欣赏教育,既能使幼儿形成对苗族民俗文化的认同,又能使幼儿在感受银饰美的过程中发展审美能力,在讲述有关神话故事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的散文《丑石》 ,写的是一块外表极丑且无世俗实用价值的陨石 ,被认定为丑石。后来由于一位天文学家的发现与介绍 ,人们才知道这块看似极丑的石头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是一块美石。这篇散文的教学 ,其难点当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丑到极处 ,便是美到极处”的深刻哲理。“丑到极处 ,便是美到极处。”这句话引自我国清代文学家刘熙载的《艺概·书概》 :“怪石以丑为美 ,丑到极处 ,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 ,丘壑未易尽言。”刘氏旨在言其怪石外在的皴裂、凸凹梭角分明透眼 ,却能体现出丑石另一种奇美 ,不寻常的审美价值。美与丑 ,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学美术教育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新时期的美术教育以它独特的方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我校开展的课外艺术欣赏活动“奇石·奇美·奇趣”正是在这股素质教育的春风中盛开的一朵奇葩。由奇石展奇美,感悟自然之灵秀引导学生欣赏奇石的重心在于体会其色、形、意。赤橙黄绿青蓝紫,大自然的各种颜色都可以在奇石中体现出来,用“一石在握,四壁生辉”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发现有的奇石色如青铜古朴凝重,有的奇石是色彩丰富的渐变色,有的奇石在不同的光源下竟…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审美设计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解“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审美”这些概念入手,将它们“集成”起来,能够较深入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的内涵。审美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固有要求。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课堂教学“成品”的审美设计;艺术类学科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非艺术类学科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课堂教学“整体”的审美设计。  相似文献   

16.
小西天之旅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随奶奶到危水风景区“小西天”景点游玩了一天。那奇美的景观,简直令人流连忘返。〖点明旅游的时间、地点,以“奇美”一词总领全文。〗小西天坐落在滨湖公园西端,东临中华奇石馆,北眺新神洞,与桃花岛隔水相望。园内建筑错落有致,楼阁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精美,色彩绚丽,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介绍地理概况,从整体入手,总括其景区特点。用语准确,简明扼要。〗在小西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千姿百态的佛像。〖过渡自然,凸显描写的重点。〗沿石径而上,进入滨湖公园,远远地就可看见在山间打坐的弥勒佛像。他慈颜常笑,袒胸露腹…  相似文献   

17.
庄子对“有情有信,无为无形”之“大美”——“道”的倡导,为艺术创作与审美提供了理论借鉴;庄子所描绘的“无声胜有声”的审美境界,恰恰符合了艺术审美特征;庄子总结的音乐艺术审美从“有声”而入“无声”、从“实境”而入“虚境”的渐进过程,提示了艺术审美的普遍规律,形成了独特的“有无相生”的审美理论。庄子关于“有”与“无”的辩证论述,昭示了其“有无相生”的审美辩证法思想,对中国艺术审美影响久远。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边城》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奇特的"湘西世界",给人展示了一种湘西农村所特有的山水美、环境美、人性美的奇美景观。寄托着作者"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文章从人情、风情、人性、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分析沈从文《边城》的美学特色,揭示出《边城》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审美活动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四种不可分割的审美元素有机组合而成,想要感知丰富而立体的审美形象,需要审美主体经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才能达到“目中形动”“心中情生”“志通神达”的审美状态。本文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这一人物为例,尝试从“形”“情”“神”切入,提出有关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的审美教学建议:描绘言语具象化,以疑点勾连整本书,“应目”以促“形动”;把握人物形象的情感,关联自身情感,“会心”以促“情生”;在“形动”与“情动”的同时,探寻人物形象的文化根因,“得理”而促“神达”。通过“形动”“情生”“神达”三方面的有机融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秋天的落叶,无论是飘飞时的灵动,还是铺地时的静美,都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奇美,于是,“蕊春园”成了学校一处绝美的境地。我们将蕊春落叶作为活教材,想让雀跃的童心随秋叶起飞,和秋天共度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