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跨入新世纪,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不愿读书;老师对语文教学无奈,在学生不愿读的情况下,只好以讲代读,以练代读。语文课上没有读书声,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些目标,高中语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把“自主学习”引进课堂,摒弃传统的“师讲生听”、“师教生学”的被动教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达到“自能研究,不待老师讲”的最终目的。一、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语文教学,实际上是通过学生的读书活动,把课本的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过程。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能促进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可以领悟遣词用语的精妙。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3.
吃杏仁豆腐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4.
林彩红 《考试周刊》2011,(88):43-44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其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涉及多种能力的协调与提升。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大多依赖固定的教材,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而没有很好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应突出表现在主动地读书学习;教学的主导作用应在于指引阅读方向,指导阅读方法,设计并组织多种方式的阅读训练,点拨、诱导,帮助克服阅读中的困难,即重在指导学生自己读书,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其自主读书的能力,通过多读获得语感,提高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并在多读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其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学习语文的空间是素质教育形势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上探索的几点做法是:①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②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③让学生通过办手抄报提高写作能力;④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施圣贤 《双语学习》2007,(7M):53-53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的素养是主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只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而且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创造。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更多地依赖语文教学,它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大体上扭转了过去那种重讲轻读的现象,重视和加强了读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间多了,读的分量加重了。但是,两者相比较,“读”仍然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讲”依旧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和中心。这说明对读的活动的重视,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读,是我国千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广泛实践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经验,就是“熟读精思”。强调读书要朗诵吟哦,熟读成诵,从大量积累的语言材料中掌握方法,领悟规律,学会运用。多读、熟读、诵读,可以说是儿童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功。一代文豪鲁迅…  相似文献   

8.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几乎一半的课文定为自读课文,根据以往的自读课的教学思想,自读课一般要在教师指导下落实自读提示,完成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过渡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实行目标教学以来,自读课文不再是名称上的改革,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读好书并不是容易的事。指导读书,既要符合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我认为,指导学生读好书耍经历以下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不朽的失眠     
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朗朗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学法:朗读,朗,指声音清楚,响亮;读,指读书、念文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圣陶称之“美读”。  相似文献   

11.
谢学东 《考试周刊》2011,(49):69-6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以读为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有效朗读、善于阅读和快乐读书中增智益脑、陶冶情操、彰显个性。  相似文献   

12.
当下的语文教学.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要让学生多读书,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去读好书,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和潜心探索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立足课堂,谈谈如何与学生一起把语文教材读厚.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等,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大量阅读课外书以提高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理念,已广被认同。但是,学生却没有兴趣读课外书,也没有时间读课外书。—、没兴趣读课外书的原因学生不愿读书的原因很多,有学校、老师引导的问题,但最主要的是学生作业多,学习负担重。以人教版三年级为例,每个星期要学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要关注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生在课堂上的"读"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表现是学生在课堂上读书太少。即使是读,也只是浮光掠影地读,没有真正读出问题与读懂文章。不少语文教师把自己扮演成知识的传授者,把学生的大脑当作器皿"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侵害,学习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6.
“八字教学”是专就阅读教学而言的,所谓“八字教学”,即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查”“点”“读”“议”“讲”“结”“练”“延”八个方面的教学指导。其思想内核为: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则作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向导,在此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运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最终目标。一、“八字教学”的基本式及其变式现行教材为单元编组,每一单元的四五篇课文由课内教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落后的教学方式还是普遍存在的:如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教师的教学方法机械单调,课堂上我说你听,我读你跟现象还比较严重。如何在教学上摒弃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呢,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去建构新型的课堂,在变中创造语文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读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学生具备了独立读书的能力,这将为他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这些认识,我校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中,改变了以往重讲轻读的做法,力求做到新课标的“以读为本”。现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我们的认识、做法和实践结果。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书提升。使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想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