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该理念强调了"人人"而不是"部分人",通过学习数学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使每个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学困生,关注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农村初中数学老师面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90):79-80
高中数学学习对于每位学生都十分重要,不仅是为了升学需要,同时在生活中也处处能够遇到数学问题,所以,数学学习是比较关键的,应该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数学学习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不同,很多学困生厌烦数学学习,是因为学习中能够屡次遇到困难,却没有有效地解决,所以,造成学生降低学习兴趣,成为班级中的学困生。文章首先介绍了学困生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学困生的转换对策,使学困生能够有效地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是初中数学课堂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让人人都实现数学素养的发展,是困扰诸多数学教师的难题。教学实践表明,学困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态度消极,不愿意将时间用在数学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转化学困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困生在兴趣的推动下积极投身数学学习活动。分析了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提出如下建议:联系生活教学,拉近课堂距离;创设直观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善用赏识教育,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不管学生处于学习的哪一个阶段,数学学习都不可少。初中数学相较于之前,掺杂着许多复杂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有些学生成为"学困生"。为此,将针对"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探讨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地区差异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接触的学困生也各有不同,对他们的帮扶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对学困生的帮扶方法只能依靠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总结,灵活处理。一、帮扶学困生的教学对策1.诱导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数  相似文献   

6.
高一是学生高中学习的开始,也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遇到困境之一是数学难学,学困生多,改变学生的困境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去分析成因和转化,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本文将从高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略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点不同,加之其生长环境也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层次性,优等生和学困生也由此产生。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需要对学困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需要对学困生的心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用耐心和爱心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性,接受并愿意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改变学困生所处的学习困境。  相似文献   

8.
林德政 《成才之路》2010,(19):13-14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困生情感的发展和健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学困生进行了关注与思考,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组织及培养和提高他们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都积极参与到数学合作学习活动中来,使学困生不再害怕数学,而是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学习科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数字计算,还需要对相关的运算规律及数学思维进行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其学习效用也会有所不同。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这部分学生称为学困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困生赶上学习进度,就需要对其进行转化,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对其转化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学困生"的转化是教育工作者经久不衰、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学困生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班级中,不抛弃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对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最好的诠释.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就要关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只有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才能说我们的数学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从而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让数学学困生也能和其他同学齐头并进,真正落实学生的全体、全面发展。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对一个班级的影响力也是比较大的,数学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对学困生的数学教育经验,现将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和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三个方面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新课改不断深化和发展下,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掌握知识的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这其中也包括学困生。学困生是每个学校都普遍存在着的需要特殊关爱的群体,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常常跟不上学习进度,对数学这门课程存在着畏难和抵触情绪,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提升而陷入了学习的恶性循环,学困生随着年级的增高队伍也不断庞大。  相似文献   

13.
如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老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还要善于表扬学生,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这些学困生们才能逐步提高数学成绩,从而摆脱学困生的帽子。  相似文献   

14.
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学困生。如何排除学困生的抵触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因材施教,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一、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学困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他们往往对学习存在抵触情绪,提到学习就感受不自信,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5.
赵丽云 《考试周刊》2013,(69):56-5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在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给学困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如何创建高效课堂成为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探究的热点,笔者作为从事初中数学教研教改的教师,也在不断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学习,深切感受到学困生是制约高效课堂全面构建的一个重要原因。学困生,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与其他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学生的初中数学成绩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而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人数更是多于其他课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在努力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蝗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即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是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简称.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学生智力因素,也有年龄、学科、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这里指因非智力因素造成在小学数学学习上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是造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而造成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原因很多,如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小学生必须要认真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在这个阶段没有及时跟上学习进度,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沦为了数学"学困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了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探究了转化学困生的策略,以期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在学校各科教学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农村小学中这种情况更加突出,与小学教育一起至今是无法根本解决的难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就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