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把作文写具体。除了叙述之外,还要有描写。写事的作文,我们要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还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2.
作文中少不了人物动作描写。准确使用动词,细致地描绘人物动作,会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位同学在与同学们一起玩了"猜词"的游戏后写道:我快步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3.
作文中少不了人物动作描写。准确使用动词,细致地描绘人物动作,会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位同学在与同学们一起玩了"猜词"的游戏后写道:我快步走上讲台,从小纸盒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可见,动作描写在学生习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功的动作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性格、气质,为文章增色。而学生作文中的人物动作描写常存在粗制滥造、随意应付等问题。如何教会学生运用微小的动作描写这一方法成功刻画人物,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教师可尝试从观察、选词、用词、修辞、多角度描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训练,进而让学生在训练中养成对笔下人物精雕细琢的好习惯,让人物活灵活现的烙印在在读者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5.
马志杰 《成才之路》2020,(1):108-109
作文教学要注重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让人物活起来。文章从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入手,探讨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在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许淑颖 《小学生》2013,(11):61-61
在小学的作文中,大部分作文是写人与写事的文章,其次是写景文章,再次是想象作文。要想让学生写好写人写事的文章,就得做好片断训练。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人要么是哑巴(没有语言描写),要么是木头人(没有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这就是我们需要训练的人物的细节描写,其中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限于篇幅,仅就在语言描写训练教学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7.
<正>在对学生的写人作文进行分析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形象,首先不知道如何描写人物的动作,其次是不知道哪些动作能反映出人物特点。针对此现状,我们以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多处出现的人物动作描写片断为切入点,进行教材重组,利用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方面的积累,从中发现一些动作描写的写作规律进行仿写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写人作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说过:"描写人物时,你千方百计去发现能代表他的内心状态的动作","有时,只要一个这样的动作,就足以描绘出那人物的特点了"。由此可见,具体的动作描写,能够把人物写活,表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我们就该学习恰当地运用动词,来进行具体详实的动作描写。运用恰当的动词进行描写,会突显文章人物特点,表达人物的真实情感,能够使文章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丰富而具体。找准动词,恰当运用大家都听说过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贾岛认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作文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记叙文,离不开写人。中国著名作家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成功的动作描写主要可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或者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为中心服务。那么进行动作描写有什么好方法呢?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恢复高考全国统一命题以来,命题的科学性在逐步提高,尤其是自九十年代以来,命题呈现出较稳定的发展趋势,改单一的直接命题作文为供材料的复合型命题形式,而且多采用一大一小两篇作文的方式,以期更全面、多角度、多方位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作为小作文命题,在集中考查学生的某种表现手法的同时,更注重测试审题能力,写作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又密切相关,因此,命题的难度并没有降低。[写作技法指津]动作描写,顾名思义,即是对人物的动作、行动进行的描写,动作自然要用动词来描绘,因此,写作时要突出人物如何“做”…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课标理念下,对中学生作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作文中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在整篇作文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特别是在描写人物时,可以将文中的人物表现得更为传神,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动作描写技巧,值得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就成语在动作描写中的使用技巧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以提高中学生的成语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一、紧贴生活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成语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中逼真的外貌描写,能勾勒出人物形象的轮廓;细致的心理描写,能揭示出人物内心的世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看似平常的动词与动词构成的细节描写,实际有挖掘不尽、咀嚼不完的意蕴。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可见,动作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而人的动作往往是通过动词描绘出来的,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用一个动词就要使对象生动",福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目标:1.学会认真观察,抓住人物特征。2.学会运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特点。3.善于选取典型事例,以事写人展现人物个性,表达自己的情感。审题指导:七上第三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要指导同学们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人,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除了要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还要写出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同时以事写人,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詹长青 《初中生》2007,(27):13-16
什么是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的某个细微处所作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老师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强调的具体描写主要指细节描写.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细节如电影里的蒋介石,动辄就骂一句"娘希匹",这句口头禅便是语言细节,凸现了这位政治大人物在上海滩里熏染出来的痞子气和在关键时刻缺少沉着的狭隘气度.所谓动作细节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进一步讲,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2.能抓住句中"举起斧头便砍""举枪便刺"来体会夜叉和三太子的凶狠残暴,抓住"一摆""一闪""一纵身"等动词,体会哪吒的机敏和果敢,感悟哪吒的小英雄形象。3.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几个连续动作。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干涩空洞、言之无物的毛病。解决这些毛病的方法是教会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勾勒人物外貌特征,运用个性化语言,精心锤炼动词,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心理活动描写等。  相似文献   

17.
崔景苏 《初中生》2015,(27):12-13
中考作文,大部分要求写记叙文.无论是写人为主,还是记事为主,总会有人物活动在其中.在描写人物时,如果能抓住典型动作进行描写,人物的一举一动就会像电影镜头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让读者读懂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在作文中,如何抓住典型动作写活人物呢?  相似文献   

18.
借读练写     
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溶为一体,投影到一个焦点上,借读练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好办法。一、练写动态———恰当的动词运用以教材的基本内容和语言为依据,教学时突出描写具体动作的动词的教学,强调动作的先后顺序,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恰当的动词去记叙动态...  相似文献   

19.
<正>记叙文的可读性正在于文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应致力于两点:一是"像",二是"形象"。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像",功夫要下在观察上;"形象",功夫要下在描写上。本文主要谈描写的三个着力点。一、动作连贯化写人物连贯的动作,可以用系列的动词来表现。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通过典型、细致  相似文献   

20.
片段作文常见的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五种,这里谈谈心理描写片段作文的方法.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情绪情感加以描绘,这就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能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