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初涉职场,总有那几个“TA”让人觉得难以忍受。为何他那么喜欢溜须拍马,而她总是冷若冰霜?你满怀怨气地发现,自己身边充满了令人无比讨厌的人!然而,我们谁也无法要求别人的性格满足自己的喜好,与其整天充满愤恨,不如换个角度看世界,给自己上一堂“逆向思维课”,看看我们能从这些“讨厌的人”身上学到些什么吧!  相似文献   

2.
送走鸡年,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狗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带有“犬”或者“狗”字的成语。在这些成语中,“狗”既有善良忠厚之意,又有溜须拍马、对人不敬之意,有褒义也有贬义。在狗年到来之际,我们不妨对狗类成语来个详细的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3.
一、提拔比自己能力强的教师,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点评:不可否认,有少数比较年轻的校长并不希望提拔很有工作能力又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教师,因为担心这些被提拔的教师超过自己,抢自己的风头,进而直接威胁到自己的官位。于是,他们就提拔工作能力一般或善于溜须拍马者。  相似文献   

4.
职场马屁精     
正不少职场人士会以鄙夷或者抱怨的口吻说,自己公司有许多马屁精,经常在老板面前说好话,有阿谀奉承之嫌。很多人都不喜欢"溜须拍马"之人,对这类人敬而远之。不喜欢这类人,没必要勉强自己和他们做朋友,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过如果他们只是喜欢"说好话"、"拍马屁",  相似文献   

5.
时间啊,时间     
时间在滴滴答答地走,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我们也在滴滴答答声中走着,自己的航程也不肯为任何人而停留。偶尔遇到了风浪,偶尔遇到了波折,但是在时间的滴答声中,自己又会淡忘曾经的痛苦,有一缕缕的清香留在心底,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6.
易生 《考试》2008,(4):1-1
生活有时像个迷宫,我们在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时会因为某些原因而迷失自我。于是我们开始迷惘,从而无法正确地估量自己。而令我们迷失的原因许多时候都是细小而琐碎的事,许多人都迷失了自己的贪恋和物欲中。当一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他会依据自己的能力而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我们的举动也应该以自己的能力为基底。因此,我们应当学着如何正确地估量自己。正确地估量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弱时.他就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愿望和目的是让每个孩子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有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方案。在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话、网络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了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我们自己也习惯了孩子有事情,马上用电话和家长取得联系。在我们的记忆中,老师家访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老师到家“兴师问罪”来了。而如今,我们将它赋予更多更  相似文献   

8.
我为成功而生,不为失败而活。我为胜利而来,不向失败低头。我要欢呼庆祝,不要啜泣哀诉。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我所有的梦都褪色了,不知不觉中,我也沦为平庸,和周围的人互相恭维着,自我陶醉着。人,识得破别人的骗术,却逃不脱自己的谎言。懦夫认为自己谨慎,而守财奴也相信自己是节俭的。没有什么比自欺欺人更容易的了,因为我们往往相信我们希望着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中,没有哪一个人比我自己更能欺骗我了。为什么我总在试图用言语来掩盖自己的渺小,总在试图为自己减轻负担,又总在为自己的低能寻找托辞?糟糕的是,我似乎已经相信了自己编造的借口,…  相似文献   

9.
9月 10日,每一年的这一天,我们尽情地享受阳光、鲜花和掌声。真愿,这是每一年的每一天——尽管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奢望。当掌声落下的时候,当鲜花不再的时候,为什么不为自己唱一支歌呢?我们真的有资格为自己歌唱啊!唱吧,让歌声在逆境中给自己以鼓励,在清苦中给自己以慰藉,在落寞中给自己以欢愉。我们就在这歌声中奉献着,也在这歌声中快乐着。 人们把教师比做“春蚕”,人们把教师喻为“红烛”,可是有谁能够真正体会教师最深沉的爱心和最细腻的感伤呢?  相似文献   

10.
无论我们是否注意到,我们身边都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以一颗平凡的心,安于自己普通的岗位,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持久地作着贡献。伟大,总是与少数人结缘,平凡的人是大多数,而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却是由无数平凡人依靠平凡的劳动创造的,因而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我们应该重视平凡,在平凡无奇的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创造,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我们的传统教学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这些过程中人们对教学的方式方法也不断提出要求,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有实效,只是老师们在追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率的时候,更多的是为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激情、想象和创造力。因此为学生构建学习型课堂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继续     
诗卉 《中学生百科》2012,(12):60-62
我们的生活原本就是为成长而失去着,并在失去中一点点地得到,在困惑中一点点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市长考察的方式来凝结人物和情节,故事显得集中简练,用人物各自的言行来构成对比,在构思上比较巧妙。这也是一篇用具体的故事来演绎话题的文章,为了醒目作者干脆把两个主要人物命名为“王灵动”和“马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可惜,王灵动没有把自己的聪慧用到正道上,他学会了溜须拍马,顺竿儿爬,他学会了媚上欺下,变着法子让领导高兴;而马沉稳则不同,他倒真有点儿敦厚的品性,他没有豪言壮语,他相  相似文献   

14.
王晓芬 《幼儿教育》2008,(11):36-36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而有时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15.
王晓芬 《幼儿教育》2008,(12):35-35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而有时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16.
浮躁与沉静     
当我们整天忙碌于繁碎的琐事、工作与学习中时,我们往往为生活所累,为生活而暴躁不已。我们总在追问自己:为什么总要重复着这样乏味的事?总是这样忙忙碌碌?自己到底在追求些什么?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困境时,我们已经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我追求生活的动力。我们此刻需要的是滋润心田的甘泉,需要沉静与思索——为理想为事业为人生而静下心来思索。  相似文献   

17.
曾经读过很多写北大的文章,看完之后总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感觉,“他说的,绝对不是北大。”但认真想一想,人家说的又总是北大。也许只有当我们为“北大到底是怎样的”而困惑时,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北大。因为,几乎每一个北大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着、诠释着、寻找着自己心中的北大,同时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经意地丰富着、涂染着现实的北大。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我们在阅读时发现有些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与一般文章不同,在叙述过程中,说话人本是对着他的对象说话的,说着说着,便突然变了口气,干脆把他的对象抛开不管,而直接对着他所讲的事物说起来了。这是一种修辞方法,我们称之为“呼告”。比如,课文《高大的皂荚树》中有这么一段话:“飘舞的轻烟和跳动着的火苗,映在我们的笑眼里,引起我的沉思:皂荚树啊皂荚树,你曾经自己淋着,给我们挡雨;你曾经自己晒着,给我们遮荫;现在你又燃烧着自己,给我们温暖。皂荚树啊,你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多少期望。”作者说着说着,在沉思中,口气一转,直接与皂荚树说起话…  相似文献   

19.
曾经读过很多写北大的文章,看完之后总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感觉,“他说的,绝对不是北大。”但认真想一想,人家说的又总是北大。也许只有当我们为“北大到底是怎样的”而困惑时,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北大。因为,几乎每一个北大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着、诠释着、寻找着自己心中的北大,同时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经意地丰富着、涂染着现实的北大。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6,(4)
生活在生命的磁场里高速运动着。走过无数个季节的轮回,年轻的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四季在自然的舞台上演奏着自己的生命进行曲,我们也一天天长大,在其中感受着生活的洗礼。百花争艳——春微风轻轻送来了春天,在这个季节里百花争先恐后竞相开放,小草刚冒出地面,柳条抽出了绿芽,这是不是个竞争的季节呢?老师常说我们是春天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成长。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为成绩而奋斗,为自己心中不同的目标而奋斗,学习生活中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同这争着做春天里第一朵开放的花朵。在这里我学到了竞争。绿草如茵——夏看过了花的争奇斗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