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荧光Eu(Ⅲ)干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其传感性能研究的科学研究型综合实验。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荧光Eu(Ⅲ)干凝胶;采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热失重分析等对其结构、发光性质和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和表征;通过对不同有机溶剂和阴离子进行筛选,所合成的荧光Eu (Ⅲ)干凝胶对有机溶剂小分子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氟离子具有可视化选择性识别。整个实验合成包含了涉及材料的制备、测试及传感性能评价等多个知识点,可以培养学生了解荧光功能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其在传感领域的应用等科研情况,掌握稀土发光干凝胶材料的合成方法,熟悉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大型仪器的操作步骤,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稀土(Eu3 、Tb3 )的含氮杂环配合物,配合物组成经元素分析、TG-DTG及IR得到确认。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荧光强度比相应离子的有明显的增强;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优于稀土盐酸盐、稀土高氯酸盐所得配合物的;稀土邻菲啉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稀土联吡啶配合物的有明显增强;在混合配合物中,铽对铕的发光有一定的敏化作用,而铕对铽的发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稀土铕(Eu)-丙烯酸(AA)-1,10-邻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丙烯酸、1,10-邻菲咯啉的引入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活性配体丙烯酸的引入为合成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源丰富、选用价格低廉的稀土材料,以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及微波合成等技术为依托,生产稀土三元摩擦发光配合物,这一类物质可以用来生产压力感应发光材料,并且可以配套光检测器来制备形式多样的压力探测传感器以及其它科研装置中的显示单元等。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0):191-194
介绍一种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制备LaVO_4:Sm~(3+)发光材料的综合性实验,通过加入硼砂等改性剂以及调控溶液的pH值,可以制备多种形貌的La VO_4:Sm~(3+)微粒。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荧光光谱仪等对其形貌、晶型以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纳米颗粒的常见合成方法以及表征方法,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科研素养以及创新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6.
稀土铕配合物是红色荧光材料的一种,具有有机化合物的高发光量子效率和无机化合物良好稳定性的双重优点,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发光材料。本文从材料结构的角度出发,对铕配合物的配体和发光机理加以概述,讨论分子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7.
以4-正戊基苯甲酸(PBA)为第一配体,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铕、铽的三元配合物,Eux Tb(1-x)(PBA)3bipy(x=1.0,0.7,0.5,0.3,0.0).并通过UV、IR、元素分析和稀土络合滴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以及Eu3+、Tb3+之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 Sn O3:Tb3+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使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和微机热释光剂量仪的研究来表征Ca Sn O3体系发光材料,并对Ca Sn O3:Tb3+磷光体的物相、发光性能、余辉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Ca Sn O3:Tb3+磷光体添加碱金属元素(Na+、K+)来改善其余辉性能.最后,给出了绿色长余辉材料可能的余辉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3日电,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出一种新型稀土钛酸钙体系红色长余辉荧光粉,其初始亮度达到国内商用红粉的200%以上,具有发光品质优良、余辉性能良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合成工艺简单等特点,是目前行业中难得的新型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在pH为4.5~7.5的水溶液中,Eu3+-PMA体系的荧光强度并不见强.为了优化该体系的测定条件,提高体系的荧光强度,在醇类有机溶剂存在下,研究了该体系与常见光学惰性稀土La3+、Gd3+、Y3+的共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Eu3+-PMA体系的荧光强度提高两个多数量级,并大幅度增强了体系稳定性.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利用该优化体系进行稀土合成样品中的痕量铕测定,其检出限可达5.0×10-9mol·L-1.  相似文献   

11.
将有机光电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有机发光小分子制备及性能表征综合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其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及分析,最后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发光分子显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物理性能。该实验涵盖知识点多且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大)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述了高(大)分子──稀土配合物在发光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研究了其发光特性及发光原理.指出了该类配合物在农用发光材料、防伪材料、荧光及彩色显示、温敏发光、导电发光、压致发光以及在生物、医学、聚合物结构形态、分子间(内)能量传递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具有理论100%激子利用率的深蓝色荧光发光聚合物,以N-苯基咔唑和三苯基三嗪分别作为推/拉电子单元,并修饰以乙烯基作为共聚单体,经自由基聚合获得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空间电荷转移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结果显示该系列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固体发光峰位于425 nm附近,瞬态寿命30 ns左右,稳态寿命2~10 ms,具有热激活延迟荧光发光性能,并且聚合物溶液发光表现出明显的溶剂化效应。通过改变化合物单体的配比可对其分子量、溶解性、发光峰进行调控。本文为深蓝光发光的高效发光聚合物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稀土铕(Eu)-丙烯酸(从)-1,10-邻菲略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且不同合成方法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SiO2基核-壳结构的稀土发光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关注。研究表明SiO2基核壳结构的稀土发光材料具有强发光效率、强光稳定性、无毒性、寿命长、价格低廉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它们在光学设备、等离子显示器、荧光灯、生物医学领域成像、指纹和防伪标签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SiO2基核壳结构的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固相法、湿化学法、燃烧法等。从核壳结构的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入手探究目前的研究进展,其中溶胶凝胶法研究最多。最后对SiO2基核壳结构的稀土材料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弥补单色防伪不足,设计了“双色”防伪材料的实验。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氰基苯乙烯化合物,然后与向列相液晶、凝胶剂、手性剂物理混合制备兼具荧光和结构色的“双色”胆甾相液晶凝胶材料;利用薄层色谱、掺水实验、核磁共振波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材料的化学结构与颜色性能,并制备字符二级加密以及八卦中的“坎”与“离”图像加密模型。结果表明,制备的双色胆甾相液晶凝胶可用于信息存储与防伪领域。  相似文献   

17.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纳米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综合实验。利用高温熔融冷却法制备玻璃基体,利用差热分析对其析晶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玻璃基体进行精密的热处理,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物化性能的微晶玻璃;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光谱仪和分光光度计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在620℃进行热处理2h后,可以从玻璃相中析出纯的NaYF4晶相,微晶颗粒尺寸约为27.3nm,通过Er3+/Yb3+稀土离子共掺可以获得最佳的光谱吸收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该实验涵盖知识点多且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进行科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乙酸乙烯酯,偶氮二异丁腈(AIBN),甲醇为原料合成了聚乙酸乙酯及其铕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具有较好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沉淀法,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快速合成了4种嘧啶羧酸-稀土Eu3+/Tb3+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及相纯度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固体样品的荧光性质,研究了配合物结构与荧光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配体最低三线态能级与稀土离子共振能级能量的匹配程度、中心稀土离子的配位环境及配体的排列方式是影响稀土配合物荧光性质的主要因素。该实验可作为高年级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综合实验,可加深学生对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原理及发光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许晖  宋艳华 《考试周刊》2011,(52):186-186
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纳米ZnO的合成及表征分析,运用XRD、红外、DRS等表征了其结构特征。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高压汞灯为光源,探索了其光催化性能。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的表征分析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物降解处理方法。实验内容涵盖材料化学、环境化学、无机材料合成、仪器分析、光催化性能测试等方面。实验内容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