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虚拟现实、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地球系统科学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不仅解决了诸多地学现象的高风险、不可见、不可达,而且也解决了地球科学野外实习受经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心软硬件设施齐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丰富,管理运行措施得力,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在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地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实现矿冶工程化学类专业真实实验不具备和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矿冶工程化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纳入工科化学化工基础课程和矿业化学专业课程,分工科基础化学仿真实验、矿物分离与湿法冶金虚拟仿真实验和高温冶金与节能虚拟仿真实验三个平台设计和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包括分子层次微观过程的模拟,大型仪器实验结构和虚拟操作模拟,矿冶工程化学的复杂溶液体系和高温体系等高成本、高污染过程的模拟等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共同构筑了完整的本科人才培养实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结合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化技术手段,根据科研成果转化内容,研发大型贵重精密检测仪器设备齿轮测量中心的齿轮精度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制作一系列齿轮精度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平台使学生基本掌握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理论知识,然后到实验室进行真实实验,经过虚实结合集成为齿轮精度综合检测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齿轮精度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成功解决了高精密检测仪器设备难以操作,环境要求较高,价格昂贵,数量有限,真实实验无法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等问题,具有可应用性、共享性和特色性。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能力是师范生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提升高校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关注的重点。通过师范生教师教育类“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改革,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网络课程平台,将真实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制定了虚拟仿真实验线上新型混合式教学实践方案,并构建了虚实结合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同时使用虚拟仿真测评系统进行了线上线下、定性定量的实验教学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发电实验存在实验环境难以满足、实验危险系数高、实验过程不易控制等特点,实体教学实验不易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有效的替代方案,但目前尚缺乏与虚拟仿真平台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分布式发电实验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施方式、考评机制等角度进行探索。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践,对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进行探析,构建了"过程仿真+O2O协同"的实验实训实战研发一体化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拓宽了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空间,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洋地球科学实验教学的需要,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建设了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利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建设完成了包含海底探测技术、地球科学野外实习、特色课程实验等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共1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该平台特色显著、虚实结合、互相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爆破安全"课程室内真实实验及现场实验教学难以开展的问题,借助虚拟仿真、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开展了巷道掘进爆破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研究。该平台成功搭建了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爆破实验,模拟真实实验过程,实现了巷道掘进爆破方案设计、爆破施工、爆破危害监测与分析3个方面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开放式、引导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实验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得以延伸,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工程实践及实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达到了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能源动力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在实验场地、实验消耗和实验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建设船舶动力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以"教学科研相融合、虚拟现实相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面向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和轮机工程等专业方向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阐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在各个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情况。从虚拟仿真实验在实验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虚拟仿真实验与真实物理实验关系、科研成果向虚拟仿真实验转化、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船舶动力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虚拟仿真作为真实实验的一种补充教学手段,是实践教学方面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并对其进行相应管理十分必要。首先论述移动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接着介绍移动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特色创新和平台架构,并以LTE移动通信虚拟仿真系统为例,详细讲述了实验体系、目标、内容和仿真效果;最后阐述了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管理模式的一些构想和后续改进措施。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丰富了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南大学工程力学动荷载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和实验条件不足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国家目前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重视,分析了动荷载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载体选择、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选择、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模块设计及具体的模块实现技术四个方面开发了动荷载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动荷载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整合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针对目前网络实验教学普遍面临的问题,介绍了虚拟实验平台的优势,提出在网络实验教学中把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以一个网络实验为例,说明在实际实验教学中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重点,进行实验教学设计,通过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整合来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成本、长周期等无法采用真实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教学的复杂数字系统,从教学内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数字电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验课程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在线教学管理平台,远程调用云端服务器上的工程仿真软件,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设计复杂数字系统的能力,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对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不能体现时代特色和新的教育观念,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虚拟仿真实验不但可以获得与真实实验相同的体会,而且可以规避真实实验或操作可能带来的各种危险,还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还可以极大地节省成本,具有传统实验室难以比拟的优势。通过金属矿山岩石力学与安全开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我们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物理实验与虚拟实验并重"、"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并重"、"科学研究指导教学实践"、"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并重"的教学理念,走出一条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路。让学生主动参与虚拟实验的设计和开展创新型实验,有利于创新人才能力培养,也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与兴趣的共增"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能有效解决实验设备经费不足、实验过程难管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阐述了法庭科学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湖北警官学院法庭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情况及所开展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MIDAS仿真技术在桥梁工程虚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0):115-118
针对"桥梁工程"课程实验教学难以进行大型工程实验的问题,引入MIDAS仿真技术,设计了"桥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该仿真实验通过对桥梁工程结构力学行为、变形特征以及整体、局部安全稳定性的数值仿真,实现了大型复杂工程结构实验的可视化并且易操作。以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监控为例,MIDAS数值仿真可与真实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操作相互补充,便于学生进行软件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立了模具虚拟装配和模具虚拟制造两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学生能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完成实验预习、实验学习、实验练习、实验考核、实验报告等教学内容,教师能够进行实验教务管理。采用虚拟仿真实验室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生有更多有效时间参与实验过程。实行"虚拟仿真实验+真实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真实实验教学中的诸多局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卫星通信组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情况.基于该平台设计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利用Unity 3D建模、真实计算引擎等技术,实现了卫星通信空间段、地面段、星-地链路、通信系统的三维重现和仿真运行,还原了卫星通信整体设计过程.该平台能够使学生在逼真互动的真实场景中建立卫星通信的系统认识,避...  相似文献   

19.
远程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因其共享性强、人机交互性能良好等优势,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文章结合大连理工大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需求,以电比例阀特性研究为例设计出一套远程液压实验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学生在远程客户端通过Web浏览器登录液压实验室网站,操控工程级别的力士乐DS4实验台实现液压系统的实际操作以及液压回路的虚拟仿真设计,并能获取真实实验表象及实验数据。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设计丰富了液压实验教学内容,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增加了学生与试验台视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东北大学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件。实践表明,合理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增强实验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加深学生对复杂机械装备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机械装备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装配工艺与故障诊断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