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光的干涉现象是波动特性的最有力、最直接的实验证明。由托马斯·扬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的干涉条纹有以下四个特点: 1.干涉条纹是一组等距、平行于双缝且以光程差为零的位置为中心的对称分布的条纹。两条相邻亮(暗)条纹之间的距离都为: 即亮、暗条纹是等宽的,与干涉级K无关。  相似文献   

2.
谭毅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91-93,190
根据光的双缝干涉理论,应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强分布图形,通过改变入射光强、缝宽、焦距和波长等参数,观察到双缝干涉条纹的相应变化,从量子物理角度分析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形象展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与光学理论相符合。这种方法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双缝干涉的特征和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光的干涉、光的衍射是光学课程中两个最重要的内容。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又是光的干涉、光的衍射中的两个最基本问题.在研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干涉图样的条纹间距与入射光波长、缝间距离、观察屏和缝的距离都有关系.对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当入射光的波长及狭缝宽度给定以后,衍射图样条纹间距与透镜焦距f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根据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理论,本文利用LabVIEW编写程序对双缝干涉实验进行模拟,描述了双缝干涉的图样和光强分布曲线,并计算了条纹间距和对比度,直观地展示了双缝干涉这一物理现象,同时设置了初始条件修改模块,可以清晰地显示不同条件下的干涉现象,为双缝干涉的理论与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根据光的相干条件,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暗条纹公式的不统一以及与实际干涉图样不吻合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6.
直接采用光场叠加方法运用数值计算模拟了杨氏双缝实验,研究了光源宽度、双缝缝宽、双缝间距、光源离双缝距离等因素对干涉条纹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光源宽度的增大、光源到双缝的距离的减小均会使得整个视场中干涉条纹的可见度均匀下降;双缝间距的增大会导致条纹可见度的不均匀下降和条纹密集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利用数码相机实现双棱镜干涉实验的方案.利用数码相机替代传统实验中的测微目镜观察并记录干涉条纹和双缝像,再利用Matlab等软件测出干涉条纹间隔及双缝距离.该方案不仅可验证双缝干涉原理,还可以验证平行光干涉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了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利用数码相机进行双棱镜实验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对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athematica软件对上述实验进行模拟,获得了不同入射电子数、不同波长和不同双缝宽度下的干涉图样,并对干涉图样随上述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对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athematica软件对上述实验进行模拟,获得了不同入射电子数、不同波长和不同双缝宽度下的干涉图样,并对干涉图样随上述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  相似文献   

11.
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评析与解:本题考查对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的理解:两列光同频、同相或相差恒定才能发生干涉,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相同,不满足干涉条件,不能发生干涉现象,但仍有光透过滤光片,故屏上仍有光亮,应选(C)。  相似文献   

12.
从光的干涉理论出发,分析了光源的非单色性对迈克尔逊等倾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并利用Matlab对等倾干涉条纹可见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用直观的可视化图像将抽象的时间相干性理论形象化,同时对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双缝干涉: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上相干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出现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出现暗条纹.A.对干涉图样的研究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暗条纹)中心距离与屏到双缝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d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利用激光笔改进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通过课堂的定性探究和分组实验的定量探究,研究了光的双缝干涉中光源到屏幕的距离、相邻亮条纹的间距、缝宽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波光学实验仪研究杨氏双缝干涉、劳埃德镜、迈克尔逊干涉以及法布里-珀罗干涉,并且测定出了微波的自由空间波长,与实际值相比较为吻合.利用微波干涉模拟光的干涉实验,有助于发挥其在光学实验课程中的促进作用.微波光学实验仪提供了多种附件和实验方案,可以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为大学物理光学部分的理论分析与实验教学提供便利.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条纹的分布情况,通过理论推导结合Origin软件仿真得出干涉条纹的分布图像,计算出不同区间内条纹的宽度。对干涉条纹宽度变化规律的曲线拟合分析显示,条纹的宽度随偏离图样中心距离的增加呈现指数增长,这一增长趋势在远场区域非常明显。对比教材中使用二次近似处理计算近场区域条纹宽度的结果,发现当-0.01 m ≤ x ≤ 0.01 m时,仿真结果与近似处理的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光波波长连续分布与不连续分布对干涉条纹的影响不同,应区别分析;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由于光源的非单色性而引起的干涉条纹位移极小,肉眼不可分辨,因此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为例去谈光源的非单色性对干涉条纹的影响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4(2010年4月第3版)第十三章第7节《光的颜色色散》中第69页“衍射时的色散”有一幅图,图下注明“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通过实验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和单缝衍射条纹,会发现这幅图不是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而是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19.
光学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2象性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个光子没有一定的运动规律;B大量光子才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因此才会形成双缝干涉条纹;C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是光波通过双缝后发生干涉时振幅加强的区域;D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是光…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对光的认识过程中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对于光的波动性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应地在教学中 ,该实验对于学生认识光的波动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处理该节课的教学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光的波动性的理解 .1 问题的提出有研究表明 ,学生对光的双缝干涉的理解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 ,例如在将双缝中的一个狭缝遮挡住后 ,有的学生认为光屏上出现的条纹数将是原来条纹的一半 ;有的认为条纹不变 ,只是亮度降低 ,也有的认为明条纹每隔一个消失一个 ,还有其它的一些回答也同样反映出学生对光的干涉的理解存在问题 .存在这些误解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