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高中择校风的盛行源于高中教育质量评价片面化,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政府评价一所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优劣和对教师进行奖罚的标准依然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是高考成绩,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的标准也是该校高考上二本线的人数,甚至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基于这样的标准,高中择校风愈演愈烈,使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并大有垄断之势,非示范性(非重点)高中处于边缘状态,出现弄虚作假、择校费过高现象,导致一些有较大潜力学生失去了深造机会,影响高中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稳步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去年香港大学拒收70%以上的报考状元事件,反思了高考的教育评价功能,指出了高考的教育评价功能是巨大而有效的,但是其判断出的“学生价值”已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高考评价的绝对性弊端已日益明显。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同时,高考改革应该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并继续改革高考标准、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郑大卫 《广东教育》2006,(12):54-56
随着普通商中教育规模扩大和逐步普及,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以下简称“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再不能滞后。如何评价高中教育质量,如何制定和实施发展性、科学性的高中教育质量标准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对高中教育质量问题从发展性、科学性理念出发。结合广东省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对高中教育质量、标准与实施等问题进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高中教育评价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已经非常明显了。其影响既表现在考试作为评价手段的严重扭曲,也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家长等评价主体的扭曲性评价。改善教育评价对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以从科学地认识考试及高考、确立科学的评价指导思想、科学地进行教育实践等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14,(9):27-29
一、实验背景 为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合肥市从2002年全面进行课程改革开始,在高中阶段探索“全面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学生活动开展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学校的教学研究情况、高考情况、学生体检健康情况等六个维度。  相似文献   

6.
“教育质量=考试分数=升学率”是众多国人心中教育质量的含义,也是众多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不约而同的追求目标。然而,当学校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看成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加以追求时,不仅没能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反而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损害了教育质量。其实,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只是评价教育质量的外在功利性标准,教育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评价教育质量的内在超功利性标准。教育评价在承认教育质量的外在功利性标准的同时,更应追求教育质量的内在超功利标准,让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生的幸福生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也迫在眉睫。借助大数据处理,创建科学的、能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的高考质量评价体系是引领教学改革方向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多维度增值评价的学校高考质量评价体系在平均分和本科上线率两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标准分的增值和基于等级百分比的增值两个指标,从四个维度评价学校的高考质量,解决了以往评价体系中各校因入口成绩不同而发展空间各异的问题,较为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并提供各校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所需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高中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其使命不仅仅是要为大学培养预科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高考改革应兼顾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高校招生的专业性需求,对高中教育进行科学引领,使高中教育真正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在考试内容方面,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增加开放性创造性内容;在考试方式上,完善各省考试方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组织考试的权利;在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上,逐步扩大"学生综合素质"等评价指标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稳步推行学生申请上大学的方式。随着"幕课"等学习方式的出现,部分高校可以探索将学生网络学习的经历和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由于学校之间生源质量和考生规模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以升学率或者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评判学校的高考成绩是不科学和不公平的。要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进行高考成绩的比较或评价,较为科学和公平的思路与方法是将高考结果与其高一生源质量进行比较,着重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培养提升能力”来评价,主要的分析和评价指标有百分位变化指数、目标达成度、同名次段人数保持率、相近质量生源考生上线率和平均分等。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湛江市高中教育规模和高考质量与周边原教育基础相当的市比较,拉大了距离,可谓走向低谷。自此之后,这个一度名闻广东的粤西教育大市,便很少在媒体亮相。是韬光养晦,还是一蹶不振?我们一行几人带着种种疑问驱车数百里到了湛江,先后采访了湛江市教育局局长陈炎生、副局长彭南玉和李尚武,并走访了湛江市第一中学等10多所高中。此行最深的感受是:湛江市的高中教育,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在沉默中崛起。仅就2006年高考而言,800分以上人数跃居全省第四,其中湛江一中800分以上人数37人39人次,跻身于省内高中前列。  相似文献   

11.
正一、实验背景为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合肥市从2002年全面进行课程改革开始,在高中阶段探索"全面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学生活动开展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学校的教学研究情况、高考情况、学生体检健康情况等六个维度。2013年,我们又引进上海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进行抽测、考察,来对各县、市、区的教育工作进行评定。为了改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教育质量的最终载体.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美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以“美国教育进展评价”项目为核心,以国际评价为指引,以州和学校评价为支撑,形成了明确高效的管理机制、以专家为核心的民主参与机制、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和多样化、公开透明的结果报告机制。  相似文献   

13.
舞蹈特长生是高中阶段艺术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新高考环境下,如何加强对高中舞蹈特长生的教学与训练,是高中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点。文章从高中舞蹈特长生教学与训练现状出发,结合实际,从专业训练、文化课学习、心理教育、教学评价四个维度,讨论提升学生舞蹈专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苏明 《上海教育》2014,(18):20-21
这次的上海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是近年来上海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我有三点意见。以招生考试和评价改革为龙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定招生考试,尤其是高考历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时文选萃     
《教育文汇》2004,(4):9-10
上海:素质评价列入高考录取参考指标今年上海的高考有一个令人注目的改革亮点,就是不再把成绩作为惟一标准,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的范围。其具体办法是在高中率先试行《上海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并制作学生档案电子文本,供普通高  相似文献   

16.
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理念衔接,共塑一流大学教育,是高中教育与高校的共同使命,也是新高考方案的立意之一。"通识教育""学习投入"和"社会服务"作为当代大学教育质量的三大支柱,依赖于高中阶段的素质基础,是发达国家大学招生的重要考核内容。就普通高中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而言,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学校在实施新高考方案时需要做到四点:一是用通识教育理念引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监控;二是将学习投入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三是全面提高中外文化经典阅读质量;四是全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行动。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9,(7):16-17
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不少人撰写文章认为考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放弃高考而去职业学校学技术,有的甚至认为是教育不公平、教育品质下降造成的。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去高中学校看看就随便乱说高三学生在高考前放弃高考,  相似文献   

18.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实现"硬挂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现实可行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实现"硬挂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硬挂钩",其前提条件需要高校建立提前公示制度,采用综合素质评价加高考成绩的混合录取方法,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重视信息化平台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徐建英 《现代教学》2012,(Z2):36-37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或教师的评价往往依赖一份中考或高考试卷,甚至仅凭粗浅的印象,评价的内容又是以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能力为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青浦区就如何在初中和高中学段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分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一、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依据中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要依据有以下两点。首先,新课程标准是区域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基础教育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是中小学各学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实施路径。参考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推进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探索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科的改革实施路径,科学构建地理科考试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等内容,促进地理科考试评价方式的转变,提升地理科考试质量,促进高中地理育人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