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篮球》1998,(10)
8月24日,由体育记者及电视播音员组成的45人评选团投票产生了WNBA1998赛季各大奖项得主,这个45人评选团成员来自13个全国性的媒体和WNBA10个队伍所在城市的当地传媒,它们对WNBA都有经常性的报道。最有价值球员──辛茜娅·库珀休斯敦彗星队的辛茜娅·库珀获1998年WNBA最有价值球员奖。库珀总共得426分及37张首选票。菲尼克斯水星队的珍妮弗·吉洛姆排名第二,得303分及8张首选票;其后是洛杉矾火花队的莉萨·莱斯利,她得到163分。库珀也是1997年WNBA常规赛及总决赛的最有价值球员奖得主。在1998年的常规赛中,这位前奥运选手取…  相似文献   

2.
WNBA开打     
《篮球》2001,(13)
今年5月28日,WNBA开始了其第5个赛季。来自24个国家的62名国际球员在此献技,这是WNBA5年来拥有国际球员最多的一个赛季;新秀遴选也创纪录地有15名来自10个国家及地区的新秀参选。在美国的职业体育联盟之中,WNBA受球迷的欢迎程度已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体育与国家政权等四个方面,概括了毛泽东关于体育与政治相互关系的思想。本文的简要结论是:体育与政治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政治对体育处于主导地位;但体育又不等同于政治,其政治功能与政治本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体育与政治“一体化”是不可能的。本文对体育的理论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卡什和福德:写于底特律震动队。他们也是WNBA老牌劲旅。2006年WN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表现出色,主场以80比75战胜萨克拉门托君主队,从而以3比2的总成绩夺得冠军。这是震动队继2003年之后第二次夺得WNBA总冠军称号。队中的卡什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给他们的信中提到了当时中国女篮曾经在美国和他们进行过热身比赛,并祝贺他们取得冠军,结果回了我感谢信和签名卡。  相似文献   

5.
WNBA趣闻     
《篮球》2001,(14)
特罗萨·韦瑟斯庞坦言“其实我很羞涩” 纽约自由队现年35岁的后卫韦瑟斯庞作为WNBA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曾多次入选全明星阵容。在WNBA有史以来的前4个赛季中,她每次都带领球队闯入季后赛。在场上她总是激情四射、拼抢凶狠,队友们都戏称她是队中最强悍的队员。然而也许你不相信生活中的韦瑟斯庞却与场上判若两人,“大家总认为生活中的我与球场上的我是一致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我是个很喜欢安静的人,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这使我感受到了与球场上不同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NBA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和WNBA萨克拉门托君主队隶属美国马洛夫家族公司。近年来,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和君主队均打入NBA和WNBA季后赛。马洛夫旗下的体育娱乐公司在民间社团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公司每年向慈善团体捐资超过一百万美元,其中包括城市建设、青少年课外活动和青少年体育文化基金等。  相似文献   

7.
WNBA在行动     
在NBA的基础设施和市场营销技巧的支持之下,WNBA在它刚刚开始的两个月的赛季里,战绩已经远远超出了每个人的预料,平均每场比赛的观众人数多达8766人,远远超过预计的4500人,并在电视收视琴上超过了大橄榄球协会和PGA高尔夫球协会比赛的收视率。WNBA的比赛通过NBC(周末)、ESPN(周一至周五)和“生活时代”电视网(星期五)向全美国播放。在6月观看NBA决胜季比赛的观众们被WNBA的巨幅标语包围着:“我们将赢下一场!”这句话在赛场上一般多为下一场比赛预备使用的,但从WNBA的前期的成功来看,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77—1981年度曾是佛吉尼亚大学校星、现  相似文献   

8.
叶莉参加WNBA“选秀”,媒体不约而同将兴趣点放在了她与姚明这对“情侣能否相会大洋彼岸”的悬念上;申雪与赵宏博每次亮相,人们都在寻找能判断两人是否情侣关系的蛛丝马迹;谢军产后“重出江湖”已经许久,但女儿的话题仍是每次她接受专访的“必修”课程……事实上,中国体育  相似文献   

9.
WNBA的影响力虽不能和NBA相提并论,但她是当之无愧的当今世界上水平最高、发展最完备的女篮职业联赛。然而,自郑海霞以后,我国再也没有女篮队员能加入WNBA。这并不说明我们的女篮队员没有能力打WNBA,只不过由于近几年中国女篮的成绩不怎么突出,WNBA对我国女篮队员不关注,也不了解罢了。但是,在9月于我国江苏举办的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中国女篮相继战胜了西班牙、  相似文献   

10.
NBA千百态     
《篮球》2004,(4)
画中有话 近日,美国WNBA方面向中国篮协发来邀请,希望苗立杰、陈鹭芸和叶莉三人参加新赛季的WNBA选秀。据报道,篮管中心已经同意了对方的要求,这三名女篮国手将赴纽约参加4月4日~6日的WNBA选秀赛。早在去年江苏世界女篮锦标赛的时候,就有消息说,WNBA相中了中国女篮的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既继承了朝鲜半岛的体育文化,又接受了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形态。它是在两个不同国家政治和经济的作用下所形成与发展的二重体育文化,并且,寓中国朝鲜族体育文化特性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特性之中。  相似文献   

12.
继"擎天柱"郑海霞后,中国又为WNBA奉上了两个"国宝"--"菲菲" 和"苗苗"。在"菲菲"先行一步踏上WNBA征途的同时,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随之出现:作为中国女篮的"绝代双娇",她们俩谁会更早的融入球队,接过先辈郑海霞的钢枪,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联赛中抹下更为厚重的一笔? 作为中国女篮的"形象大使",面容姣好的隋菲菲谋灭了记者更多的胶卷。  相似文献   

13.
我在日本居住期间,尽可能了解了体育学系和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以及体育科研的情况。我幸运地访问过许多科研部门,会见过很多大学教授和大专学校学生。日本大学在体育方面大约设有55个学系、11个硕士课程和两个博士课程。一般说来,学系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一般教学课程中,即使是以全校学生为对象的必修课程,也是以增强体力为重点的。教师们对自己教授的  相似文献   

14.
LBJ我叫坎迪斯·帕克。今年22岁,现正效力于WNBA中的洛杉矶火花队。很多人都叫我"SheBron",意思就是女子篮球中的勒布朗(Lebron)·詹姆斯。我和詹姆斯确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都是以当届选秀毫无悬念的状元身份进入各自的联盟.我们也都被人们寄予了厚望。人们期望詹姆斯能够超越乔丹,而他们也同样期望我能成为  相似文献   

15.
抓住北京奥运后的发展契机,在充分论述体育理念的升华是促进中国体育政治发展的前提下,论证了体育举国体制与政治体制的相关性,得出体育举国体制改革在机构层面即硬件上的措施和在理念层面即软件上的进步两个方面有力地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WNBA     
《篮球》1997,(10)
WNBA首位“最有价值球员”库柏,8月31日夺下全场最高分25分,率领休斯敦彗星队以65:51击败纽约自由队,赢得美国女子职业篮球联赛的第一个总冠军。这位攻击后卫随后被评为WNBA的第一位“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 库柏的搭档汤普森也为彗星队献上18分和6个篮板球。这对“乔丹和皮蓬”式的黄金组合打满了40分钟,两人合力贡献43分。彗星替补中锋杰克逊也有出色表现。她在主力中锋盖顿因颈部受伤而缺阵的困难时刻,出战37分钟,得7分和11个篮板球,包括彗星队在下半场开赛时的全线攻击中命中4分,并封了对方一个大帽。 库柏赛后说:“这是全队全力以赴的结果,是全队配合、配合再配合的结  相似文献   

17.
《篮球》1998,(8)
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盟(NBA)自1946年创立,已风风火火闯荡了半个世纪。如今,它的影响早已跨越了国界。不甘寂寞的美国篮坛半边天们乘风而上,于去年建立了美国女子职业篮球联盟(WNBA)。WN-BA的第一个赛季便呈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它不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还带来了极为诱人的经济收入。WNBA1997赛季的115场比赛吸引了112万多名球迷到场观看,平均入座人数达9804人,比赛前预测增加了两倍。在美国,已经有超过5千万的观众从电视上看过WNBA比赛。这令WNBA的赞助商们乐不可支,继续投资便顺理成章。WNBA总裁在展望新…  相似文献   

18.
《篮球》1998,(12)
乔丹近日在网上和NBA网迷们又进行了交流,就球迷关心的一些问题做了解答。问:你对WNBA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你将来有可能成为WNBA的教练吗?答:就像我以前经常说的那样,WNBA的发展速度之快和影响范围之广令我咋舌,我对她们取得的成绩非常高兴。我想我没有耐心做教练,不管是NBA还是WNBA。问:听说你每场比赛都在队服里面穿一条北卡罗来纳短裤(注:乔丹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是真的吗?答:当然是真的,我很早以前就这样了。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的象征。问:你准备什么时候发行你的自传呢?答:我的自传--《对篮…  相似文献   

19.
卡尔·马龙(犹他爵士队前锋): 我想,我作为一名NBA球员向她们表示我对她们所从事的事业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以前,她们不得不在别的国家打球,因为美国当时没有属于她们的联赛。因此,现在向她们表示支持是我最起码应能做到的。 WNBA开赛的头几个星期确实比较艰难,但情况现已有了很大的好转,你无法理解第一个赛季她们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作为一名球员,我深知这种压力会对她们打球造成多大影响。现在,我还想呼吁WNBA和ABL合并,把力量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第十期《体育博览》杂志上看到几篇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出国任教,从而造成“中国人打败中国人”的不满、愤慨的文章,我也颇有感触。不禁想借贵刊大声呼吁:中国人,冲破狭隘的民族观念吧,让中国体育真正走向世界体育大舞台, 我认为中国的优秀运动员到国外去任教,这本身就应该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因为它标志着中国体育在某方面已经走在世界体坛的前列,标志着中国人的体育水平与能力已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试想。在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年代,会有别的国家请中国人做他们的体育教练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