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集邮博览》2012,(2):94-94
本刊讯2011年11月28日,“万维生作品展”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万维生设计的邮票精品,包括创作图稿、写生作品和一些手绘封。万维生长期从事邮票设计,先后有50套邮票出自他的画笔,主要作品有《儿童生活》、《天鹅》、《万里长城》等。  相似文献   

2.
2003年2月15日,万维生邮票艺术馆在福建泉州开馆。市邮政局启用"万维生邮票艺术馆"风景日戳。王东旭设计。 万维生为福建泉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集邮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已设计《儿童生活》、《北京风光》、《天鹅》等邮票40多套150余种。  相似文献   

3.
童心绘明天     
6月1日,在江苏省睢宁县睢宁留侯广场举办的《祝福祖国》邮票首发式上,60名儿童现场挥笔泼墨绘制60米儿童画幅,他  相似文献   

4.
邮票设计家刘硕仁,自1953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邮票设计工作,一干就是40年。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邮票设计家之一。《蝴蝶》《菊花》《奔马》《京剧脸谱》《白(?)豚》《西厢记》《航天》……从老纪、持到新J、T,近70套邮票均出自刘硕仁之手,且多部作品在国内外被评为最佳邮票。不少集藏家(者)为邮票和藏书票的兼藏者,据知,在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既收藏刘硕仁设计的邮票,同时也喜欢收藏他设计的藏书票。  相似文献   

5.
邵春华 《收藏》2007,(7):150-150
10年前,笔者在集邮市场上购得一枚香港《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后经查阅《香港邮票目录》,方知这枚与另外一枚“壹圆”面值的灰绿色邮票组成一套,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香港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它是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在香港沦陷期间,冒险在关押他的集中营里设计的,邮票上的中文也是他精心书写的。  相似文献   

6.
林轩 《中国集邮》2001,(11):6-7
摆在面前的这套特54《儿童》邮票,12枚排开看,那画面上的12个小朋友依旧是那么鲜活、传神、憨态可掬。1963年发行这套邮票的时候我正上中学,童心未泯,对这套邮票很怀好感,觉得设计家寥寥几笔就把~个小孩的神情表现得那样淋漓尽致,真是个工夫。尤其是那卧听蝈蝈叫的小淘气,用画石画指挥台的小警察,斜挎宝剑、心满意得的小帅哥……无不形神兼备,惹人怜爱,不免勾起了童年的怀想,甜蜜而惆怅。后来,我儿子上小学时一段短暂的集邮生涯中也对《儿童》邮票青睐有加。现在我的小孙孙3岁了,也会指着邮票喊:“爷爷,风车!”能一代一代地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的邮票,该具有多么大的艺术魅力啊!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初收到老友黄华强寄来的普33《中国鸟》邮票首日实寄封,当即去函感谢,得知他手头正着手设计一部有关林业的图书,因此不好意思打扰他;今年5月初,又收到华强从北京原地寄来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八十周年》邮票首日实寄封,想想他因忙于做书,再次放弃了采访他的念头。6月初,新出刊的《集邮》杂志在7月将要发行的邮票专栏中赫然登有“2005-15《向海自然保护区》”“设计:黄华强”的名字。我终干按捺不住采访的欲望,拨通了黄华强的电话。下面是我(称“笔”)和他(称“华强”)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虞东江 《集邮博览》2010,(12):61-61
刘硕仁先生和卢天骄女士都是我国的邮票设计师,他们在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则是伴侣,被誉为"邮坛并蒂莲"。刘硕仁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年到邮电部从事邮票专业设计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师,作品有《蝴蝶》《菊花》《奔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  相似文献   

9.
嘉澍 《上海集邮》2006,(6):17-17
2006年3月30日香港发行《小熊穿新衣》邮票,画面为2004年香港邮政举办“2006年儿童邮票设计比赛——小熊穿新衣”的获奖作品。启用新邮首日邮戳。  相似文献   

10.
由安庆市文联美协主席、国家级美术师朱曙征设计的《九华胜境》邮票被评为最佳,并获专家奖。笔者为此采访了朱曙征先生,请他谈谈获奖体会。他认为一套邮票的成功来自生活、艺术和设计的完美结合。 首先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是朱曙征的故乡,自幼他就对这美妙的自然景观有着景仰之情,但真正了解九华山是70年代末开始《九华风光》系列版画创作之后,近20年的深人生活使  相似文献   

11.
浙江温州书画院画师戴宏海偶涉邮票画苑,成功地创作了第三组《三国演义》邮票图稿。1993年初,他又成功地创作了第四组《三国演义》邮票图稿。笔者有幸拜访了戴先生,承他在寓所热情接等。  相似文献   

12.
小熊穿新衣     
儿童设计的邮票受到集邮爱好者和收藏者的欢迎。我国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特区经常发行儿童设计的邮票。今年3月 30日,香港邮政发行一套《小熊穿新衣》邮票,共6  相似文献   

13.
马坤善 《中国集邮》2001,(11):21-21
近年来个性化邮票风靡世界,先后有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欧洲一些国家陆续推出了个性化邮票。日本在8月1日东京举办的世界邮展上也推出了个性化邮票。我国也在《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邮票发行时推出了个性化服务邮品,名相声演员牛群担任了集邮业务形象大使,他的形象出现在邮票的附票上。  相似文献   

14.
《昭君出塞》邮票是近年少见的优秀选题。去年元旦中国邮票总公司总经理刘殿杰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介绍当年新邮票,谈到好选题、好设计时都首先提到《昭君出塞》。我们了解到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是承德画院的高级美术师肖玉田,他是我国著名工笔画画家,其成就在美术界早有定评,受到广大集邮者青睐的T.164《避暑山庄》就出自他的笔下。去年,他设计的《昭君出塞》邮票图稿又在强手如云的竞争中一举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邮票设计中应用电脑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马刚在《王雪青和他设计的(国际奥委会一百周年)邮票》一中回忆,1992年他在法国南部的Aix学院进修时,与正在该院从事电脑设计的王雪青共同策划用电脑设计邮票,王雪青利用电脑设计出1994—7邮票的4个疗案.  相似文献   

16.
蔡秉旋 《集邮博览》2012,(12):70-73
香港邮政日前公布2013年新邮发行计划,共11套特别邮票。这11套邮票的设计题材丰富多彩、新颖别致,充分展现出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特色风貌。邮票主题十分多样化,取自各种生活乐趣,反映出港都生活点滴。其中有多套邮票描绘香港生活,包括《活化香港历史建筑》《启德邮轮码头》《香港巴士》  相似文献   

17.
荷兰 1965.11.16 儿童福利附捐 2286812张 这是荷兰儿童福利附捐邮票第1次发行小版张,也是荷兰历史上第2次发行小型(版)张。含2种邮票6加5共11枚(票图为儿童画)并附票1枚。 1965年11月16日当天,同时有1套5种的儿童福利附捐邮票面世,小版张取了其中的2种——5枚8 6分的《儿童》邮票在下,右边角为附票;6枚18 12分的《女人》在上,奇怪的是:它是横排的,那女人形象就像是躺着。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22日,香港邮政发行《兔宝宝考考你》邮票,全套6种(070505)。同时在官方网站推出“儿童邮票——兔宝宝考考你”互动游戏。兔宝宝是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小朋友在欣赏邮票的同时,边思考边游戏,可启发自己的智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香港在1946年8月29日发行《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全套2种,面值分别为3角和1元(图1)。根据“香港邮政集邮目录》(2004年版),这套邮票的谢斗是钟思(W.E.Jones)。笔编的《香港邮票》一书中提到“这套邮票是一位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先生(William E.Jones)于沦陷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时设计的,邮票中的中也是他亲自书写的。”  相似文献   

20.
读了耿守忠先生刊载2011年第3期《集邮博览》上的《西厢记》大“邮票”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共鸣。文中说的那两种印有《西厢记》大“邮票”的1983年年历画,我曾在中国集邮总公司营业部购邮票时也获赠过两张,的确印制精美,令人爱不释手。耿先生给“大邮票”下的定义,也让我颇受启发。他说:“何为大邮票?大邮票是用邮票原图制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