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制了一套模拟测试湿天然气输气管道内液膜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供液系统、抽气系统、液膜厚度测试系统、管内液滴粒径测试系统、管路系统等组成。管路系统采用有机玻璃制成,便于观察管内气液两相或多相流流态;管路设计为可拆卸连接,便于研究管道形状、管内表面粗糙度等对管内液膜分布的影响规律;气体、液体流量比例可调,便于实现管内泡状流、塞状流、分层流、波状流、弹状流和环状流等流态。该实验装置可开展不同结构参数、操作参数、物性参数对管道内多相流流态、管壁液膜分布特性、液滴浓度分布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转子-轴承系统耦合动力学性能,以及提升化工过程流体机械、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机械振动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自主设计了一套挠性转子-滑动轴承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驱动装置、振动测试系统、以及润滑系统等组成。两轴承座间的跨距可变,以适应支撑不同长度的工业用转子;轴承座与轴承之间采用可拆卸工装过渡,便于更换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滑动轴承以比较其动力特性。该实验装置可以实现信号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实现各种不同结构滑动轴承的轴心轨迹、内部流场压力测试以及动平衡等功能。实践表明,该实验装置可操作性强,既可以用于课题研究,又可开展多种教学实验,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压单流体雾化技术,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教学实验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实验装置,利用激光测粒、高速照相和收集法对细水雾雾特性参数进行测定,并开展灭火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雾化效果好,性能稳定,易于操作,灭火效率高,安全可靠。依托该实验装置设计了冷态细水雾雾场特性实验、细水雾灭火性能实验和细水雾型水幕阻烟隔热性能实验,为理解细水雾灭机理,掌握系统组成和熟练应用细水雾系统灭火提供了实验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一种喷雾式反应装置喷嘴的雾化性能测试系统,介绍了实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实验测试内容,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案例。该实验测试系统主要由动力源系统模块、雾化喷嘴模块及测量模块三部分组成,实验内容涉及流量特性、喷雾锥角、雾化均匀度、雾滴粒度大小及分布等参数的测量。通过喷嘴雾化性能测试系统的开发,为改进和优化雾化喷嘴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参数,同时也为喷雾式反应装置选择雾化喷嘴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高效研究激光烧蚀液态工质的推进性能,将微冲量测量装置、阴影流场显示装置及激光加载装置进行集成设计,使用精确的时序进行统一控制,搭建了激光烧蚀液态工质实验平台,并选择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凝胶单元液体推进剂-3(单推-3)和甘油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平台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平台可同步完成液态工质烧蚀冲量测量和喷射流场阴影测量,可多角度评估液体烧蚀性能,且具有测量重复性好、拓展性强、实验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中密度纤维板干燥系统的余热回收节能改造,设计了一套纤维干燥尾气余热回收实验装置,介绍了该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和硬件结构。该装置由可旋转式气-气热管换热器,空气加热温控装置,加湿、加灰处理装置,空气参数测试控制系统,冷热端风机组成。经过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设计合理,工作安全可靠,测试精度高。使用该装置可以模拟现场纤维干燥尾气工况进行换热器换热性能和积灰特性实验,可以准确方便地研究不同工况下热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热管壁面温度、空气压力的分布规律,热管翅片形态、旋转角度对换热器性能和积灰情况的影响。为纤维干燥余热回收设备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套测量水平圆管和短式旋风筒内流体流动特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投资少、测量操作方便,是一套较可取的测量流体多种流动方式和参数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8.
常规疲劳试验方法在油气管柱疲劳性能测试中存在实验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为了便于油气管柱疲劳科学实验与教学,基于共振原理研制了一套油气管柱共振弯曲疲劳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油气管柱试件、传动系统、支撑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以及测控系统。完成油气管柱实验平台的设计、加工、安装及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可有效开展油气管柱疲劳性能测试,并采用油气管柱共振弯曲疲劳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可深入了解油气管柱共振原理及疲劳损伤过程,对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机理模型的实验室装置虚拟仿真软件开发方法。以过程控制实验装置A3000水箱系统为仿真对象,首先用机理分析法建立其数学模型,并采用实验测试法辨识模型中的未知参数,然后利用LabVIEW软件开发工艺流程界面、PID控制器界面和相应的后台程序框图,从而建立该实验装置的虚拟仿真软件。该软件能够较好模拟真实实验装置的特性变化,有助于学生熟悉工艺流程和控制方案,有助于学生深入讨论实验过程,为进一步开展创新性实验提供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0.
设计制作了"旋风除尘器操作试验台",该装置能调节风量、进灰量等各种试验参数,可观察除尘器内部的气流运动、除尘效果和灰分收集情况,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锅炉原理"等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实验手段。通过对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以除尘效率、压力损失为目标函数的双目标数学模型。考虑了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后,经过优化设计,寻找出旋风除尘器的最优化结构参数,绘制试验平台结构图,并制作了旋风除尘器操作试验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