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戴欣 《军事记者》2006,(2):20-20
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传媒应该加强典型报道,但更应注重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什么是宣传绩效?宣传绩效就是典型人物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宣传效果和成绩的综合评测。当今,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往往是衡量一次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如何让受众知晓典型人物,关注典型人物,理解典型人物,喜爱典型人物,使典型报道更能吸引人、更具生命力、更有时代意义,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我们如果留心就可以发现,让典型人物报道充满“诗情画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诗情画意”写典型真实情…  相似文献   

2.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2):18-20
可敬、可信、可学,常常作为衡量典型人物报道是否成功的尺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敬,是典型人物的闪光点;可信,是典型报道的立足点;可学,是典型宣传的落脚点。三者兼备,典型人物报道便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而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则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力之所在。如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3点: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确保典型报道的真实性,力求典型宣传的贴近性。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实践证明,凡是能够叫得响、立得住、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的典型人物,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等,无…  相似文献   

3.
林晨 《视听纵横》2006,(5):115-116
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采访好典型人物,完成出色的报道,尽可能地产生好的社会效果是一个记者的毕生追求。本文试以采访典型人物中的点滴体会求教行家、同仁。一、不能用“高大”苛求典型谈到典型人物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刘胡兰的“英勇无畏”、董存瑞的“舍身炸暗堡”、  相似文献   

4.
河南形象的媒体建构,离不开典型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典型报道的过程中处理好典型性和有效性的关系,通过提升报道理念,改进报道方法,创新报道视角,来增强典型人物的真实性、全面性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度,从而真正地发挥典型人物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本文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河南媒介形象建构中增强典型报道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朱清河  李靖 《当代传播》2008,(6):106-107
《南方人物周刊》的成功,不但给人物类期刊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也给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它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性典型人物报道。本文从该刊“典型”人物报道的人物选取多元化、文本表述多样性、专题报道整合性等的角度来阐释这种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方式的新景观,力图为传统典型报道改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依靠典型的先进模范作用来推动现阶段的工作,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曾先后树立了一大批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先进模范人物典型.这些典型曾经激励和鼓舞了无数的人们,投身革命和建设并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准确地发现典型并及时将其报道出去,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我认为,采写典型人物应当从时代发展的要求上去把握,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上及时捕捉典型人物的显著时代特征,把典型人物的时代特征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典型,才能真正体现典型人物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7.
典型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建国初期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在新世纪的今天,如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报道好典型人物,增强典型人物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新闻工作要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许振超是中宣部2004年推出的重大先进典型,也是中宣部改革典型宣传报道的一次重要尝试。记有幸亲自参加了对许振超的宣传报道,结合自己的采访感受,想就这一话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新闻舆论引导功能。进入新世纪,典型人物报道有了新发展:典型选择体现时代精神;以平民的视角成就典型的高度;从人性化角度捕捉典型细节。  相似文献   

9.
国内媒体的特殊“新闻品种”——典型人物报道当前所遭遇的发展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在典型人物的生成土壤发生巨大变化的传播环境中,典型人物报道已难以再现往日震撼全社会的效果,受众开始辨证地看待典型人物报道,甚至对当前的典型人物提出质疑,典型的负面效应和传播失效较为明显。随着受众信息需求的日益挑剔,及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热点报道、调查性报道和近两年人物类媒体主导的人物新闻的勃兴,典型人物报道究竟还有多大的存活空间,以及怎样拓展这种发展空间,值得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就“淡化典型报道观念”后其现实出路进行探析。一.调查与分…  相似文献   

10.
刘紫凌 《新闻前哨》2012,(12):20-20
作为三峡日报典型报道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发扬。 1.三峡日报报道的对象。典型人物选得好,选得准,推出的典型人物具有三性:时代性、典型性和新闻性。  相似文献   

11.
柯杨 《新闻爱好者》2012,(17):73-74
作为党报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正面典型报道在引导舆论、促进工作、弘扬先进、激励读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报道典型之"行"是为了引发他人来"效",正面典型报道往往更注重精心运作,更强调传播效果。今年3月以来,《河南日报》先后以学雷锋典型和优秀驻村干部周建奎为主题,掀起了两场重大典型人物报道的热潮,均引发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分别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专期表扬。在挖掘报道  相似文献   

12.
典型人物形象的出现,经过媒体的创新报道,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是典型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新闻宣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现在我们费心费力做出的很多典型人物报道,有些却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生动性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李莉 《新闻采编》2010,(3):47-48,26
上世纪40年代,我国典型人物报道拉开了序幕。至今,典型人物报道已经过了60多年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报道风格和思路。这类型的报道也成为了我国新闻宣传的示范典型。大体来看,改革开放前,典型人物报道经过了1940-1950年的"政治典型"和1960-1970年的"媒体造神运动"两个时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类报道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典型人物的报道,作为媒体宣传的“拳头”产品,对提升媒体影响力、讲好时代故事、弘扬正能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更迭快的阅读方式,给新形势下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带来了挑战。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最美人物”报道为例,分析了连续四年挖掘、报道、传播“最美”人物的创新实践,呈现了当地以典型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最美”现象。  相似文献   

15.
林彦 《视听纵横》2007,(5):76-77
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者;典型人物报道是对具有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人所作的重点报道,属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主题性报道”范畴,可以说是我国宣传工作和新闻报道的“常规武器”。尤其是近几年,各家新闻媒体.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打破典型人物的常规报道模式,创新思路.注重以情为线,用故事和细肯刻画人物个性,成功推出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邓微 《新闻世界》2012,(3):19-21
典型报道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重要形式。从2003年开始,《感动中国》在央视开播,作为典型人物报道电视栏目,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典型人物电视报道模式。本文以2003年——2011年度《感动中国》为例,分析九年间其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的创新,通过分析节目内容风格定位以及报道模式,进一步探讨典型人物报道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潘娴 《新闻世界》2011,(6):20-22
穆青,作为优秀的新闻记者,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不同时期的重大典型人物形象。本文以穆青典型报道思想为核心,分析其新闻思想对我们当代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人物典型是典型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提起典型人物,很多人或许马上想到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等,那么,人物典型是否只能“锁定”这些“重量级”人物呢?事实上,对新闻从业者来说,重大典型是稀有的报道资源,甚至可遇不可求,特别是对地市级媒体来说,宣传和推介在国内有影响的重大典型的  相似文献   

19.
李曼 《军事记者》2013,(6):26-27
军事典型报道,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军事典型人物报道、典型集体报道和典型工作报道等。而军事典型报道的特征,又是由它的内涵决定的。因此,要深入地探析军事典型报道的特征,必须要正确认识军事典型报道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由于种种原因,典型人物报道中出现了“人情味”缺失的现象。为了表现典型人物的与众不同并树立典型人物高大光辉的形象,追赶潮流“编”典型、移花接木“凑”典型、杀鸡取卵“挖”典型、依靠政策“喂”典型,把典型搞成脱离实际的“客里空”、“高大全”,把典型塑造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这样的典型报道是把“三棱刀”,对新闻媒体、广大受众和典型人物都是有自‘害而无一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