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远古神话嫦娥奔月是一则远古神话."嫦娥"亦作"常娥",是神射手后羿的妻子.《准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初学记》卷一引古本《准南子》,  相似文献   

2.
李白爱月,其诗多写月.或状月之景,或即月抒情,或藉月以为比兴,感伤时事,表白自我.其乐府诗《古朗月行》便是他托月寄情诗中的佳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听了一教师执教的研讨课——《嫦娥奔月》,整个教学板块清晰、过渡自然,师生间的对话和谐高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该教师拓展了与文本相左,出自东汉·张衡《灵宪》的"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并组织全班热议:读了这个版本,嫦娥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相似文献   

4.
后羿射箭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选自前秦苻朗《苻子》)  相似文献   

5.
后羿之名,古籍记述甚为驳杂,自汉以来,人即惑之。究其缘由,盖因古部族战争、迁徙、融合,羿之其名、其事始有衍变矣。  相似文献   

6.
逢蒙学射于羿~①,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②,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③。”曰:“薄乎云尔~④,恶得无罪~⑤?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⑥!'问其仆~⑦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  相似文献   

7.
[羿 篇]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当懂得珍惜以后回来,却不知那份爱,会不会还在…… ——迪克牛仔《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时间约在下午两点,重逢地点选择在新华书店。  下午一点五十七分,羿乘坐的公交车到达新华书店。羿不想去得太早,那样显得迫不及待;不能到得太迟,让女孩子等待是不应该的。    时间过了下午两点,羿等待在新华书店门口。  羿没有发现静,莫非她并不知道这次见面,亦可能不认同,抑或是胆子不够大,没有多年以后再度相遇的勇气?    徘徊之间,羿的思绪回到多年以前。  高一,羿应当去当地最好的一所…  相似文献   

8.
嫦娥奔月的传说亘古有之,在《淮南子·览冥训》中更有"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的记载,这段美丽的神话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极大兴趣,纷纷谱曲作诗吟诵传唱,我国最近发射的第一颗绕月卫星也因此神话被命名为嫦娥一号。下面,让我们沿着嫦娥一号的轨迹,一起进入飞天世界,进入飞行器设计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嫦娥、羿神话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巨大、流变最为复杂的神话之一,以其丰富深厚的内容、纷繁多样的形态载录于历代文献典籍中,对之进行钩沉和梳理,可以寻绎出其发展与流变的清晰轨迹:嫦娥、羿神话原本所承载的神话精神和内蕴渐趋衰落,但嫦娥、羿鲜明生动的形象、意趣丰饶的故事却转变为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焕发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1782年4月,巴黎近郊一位打石工人从地下4.5米深处的石灰岩层中开采出一块巨大的石头。将石头劈开以后,意外地发现石头内藏有4只活的蟾蜍。这4只蟾蜍并非在一起,各有各的窝。窝比蟾蜍大一点,窝的表面还有一层松软的黄土。蟾蜍从石头内出来后,还能在地上活动。石灰岩层经科学家测定,证实它形成于100万年前。就是说,这4只蟾蜍在岩石内已生存了100万年之久。  相似文献   

11.
肖沛然 《初中生》2010,(3):91-91
1782年4月,巴黎近郊一位打石工人从地下4.5米深处的石灰岩层中开采出一块巨大的石头。将石头劈开以后,意外地发现石头内藏有4只活的蟾蜍。这4只蟾蜍并非在一起,各有各的窝。窝比蟾蜍大一点,窝的表面还有一层松软的黄土。蟾蜍从石头内出来后,还能在地上活动。石灰岩层经科学家测定,证实它形成于100万年前。  相似文献   

12.
羿神话在先秦典籍中呈现为丰富、多义的形态,然而到了唐宋时期,羿的形象和事迹却被凝固为一种简单意象或一个抽象符号,具有了固定的“善射”内涵与特指的“寡德”含义,这一方面使羿神话被定型化,在历代人的口耳相传中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却也严重制约了羿神话向文学移位时的多向展演空间。  相似文献   

13.
汉代的画像艺术中存在着大量蟾蜍图像,这些图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作为月亮的代表。蟾蜍成为“月精”的历史久远且多有变动,因此造成一些讹误;二是作为西王母仙境的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图像学和原型批评方法,旨在厘清蟾月关系的发展脉络及蟾蜍在汉画西王母仙境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羿神话在先秦典籍中呈现为丰富、多义的形态,然而到了明清时期,羿的形象与故事再未被创造性发挥,只表现为上射九日的伟绩或代夏自立的恶行;而作家所持态度也异常鲜明,对前者褒颂赞扬,对后者嫌厌批判.这一方面使羿神话被定型化,在历代人的口耳相传中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却也严重制约了羿神话向文学移位时的多向展演空间.  相似文献   

15.
也说癞蛤蟆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皇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皇母娘娘的后花园内恰遇鹅仙女,被其美丽所倾倒,大动凡心。遭鹅仙呵斥并状告至皇母娘娘处。皇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常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为蟾蜍(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癞蛤蟆体内。皇母又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听了一教师执教的研讨课——《嫦娥奔月》,整个教学板块清晰、过渡自然,师生间的对话和谐高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该教师拓展了与文本相左,出自东汉·张衡《灵宪》的“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日:‘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并组织全班热议:读了这个版本,嫦娥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悉心揣摩之后,笔者觉得这一拓展训练完全破坏了整堂课的情感基调,彻底颠覆了嫦娥的美好形象,似有狗尾续貂之嫌,值得商榷.由于“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自上古即开始诞生,在各种文学典籍中和民间百姓口中广为流传,所以形成了多种版本.这些版本中,嫦娥的形象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应该说,真正的“嫦娥奔月”这个神话应是所有版本的综合,正如《红楼梦》“版本学”也是“红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样.可问题是:小学课堂上我们是否有必要拓展这种与课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完全背离的版本呢?  相似文献   

17.
猎人羿     
1在人里头,羿是神所钟爱的。他有盖世的气力、箭无虚发的神技和人人渴望的神赐的不死药。在人眼里,他拥有一切权力的意志与表征。  相似文献   

18.
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很多是通过想象来实现的,他们看到月亮中的阴影,就把它想象成蟾蜍,如刘向《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日中有跋乌,而月中有蟾蜍。”也有人说月中的蟾蜍是偷吃灵药而奔月的嫦娥变成的,如张衡《灵宪》中说:“姮娥奔月,是为蟾蜍。”姮娥就是嫦娥。无论哪种说法都使月亮充满了神奇色彩。由于月亮和蟾蜍有这样密切的联系,古典诗词中便经常用蟾蜍或蟾来作为月亮的代称,同时把月宫比做蟾宫,把月光叫做蟾光。下面仅以宋词为例对以蟾代月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9.
月亮,有蟾蜍、玉兔、婵娟、桂影、玉盘、玉轮、大明等别称。古往今来,这一自然景物,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物,从而创作了千古名篇。他们不仅巧妙地运用自然的月,更把它抽象化,使之成为一种理想载体。及至唐代,诗人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对月亮的描绘,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根据诗人用意侧重点之不同,可把月分为自然的月和抽象的月两种。自然的月又叫写景月,就是说它同风、花、雪、日等景物一样,是大自然的景观之  相似文献   

20.
荣名的贝奥武甫与落寞的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双重人文内涵的贝奥武甫与叛逆的文化英雄羿同是半人半神的英雄,皆以悲剧收场,却缘何斩妖灭龙的高特武士贝奥武甫被颂扬为“好一个大王”,荣名尽收;而羿虽为射日英雄,却坠入凡俗而终死于其徒逢蒙之桃棒,如此落寞?本文以此为切入口对比中世纪欧洲史诗《贝奥武甫》与上古中国羿神话,浅析两者之中的人文内涵,以期阐明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