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啸的爱恨情仇中人性的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的主旨是对人性的批判,而非对现实的批判,这正是它被誉为"文学中的斯芬克斯"、"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以及"惟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的原因.它对于人性的论述非常成功,指出人性善恶之间的转化与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连.<呼啸山庄>在描写主人公爱--恨--爱的人性转化后,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最终战胜了人性的邪恶,爱远比恨更有力量.  相似文献   

2.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男主人公在性格上具有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烙印,也与艾米莉的个人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希斯克利夫经历了歧视、人性的压抑和爱情的背叛后,变成了采取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来面对他的人生.正是男主人公性格特征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现实--资产阶级人类的不平等,也由此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3.
以往评论《简·爱》与《呼啸山庄》都是聚焦于小说本身,往往忽略了文本之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鉴照下简·爱从自我到超我的升华,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在本我和自我之间游弋的心理状态分别凸显出来。《呼啸山庄》具有超前意识,用形象诠释了精神分析学中的本我,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性中隐秘和被压抑的部分。《简·爱》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再现当时英国社会的面貌和女性受压迫的实质,其历史认识价值犹存。二者各有千秋,无优劣可言。  相似文献   

4.
读小学时,每当老师布置写关于母亲的作文 时,总是咬着笔梢,绞尽脑汁,不能下笔。因为一提到“母亲”,人们想到的都是母爱,都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人们把天下好的美的东西都比喻为母亲,“祖国——母亲”.“党——母亲”、“故乡——母亲”等等,“母亲”是神圣的、无私的、宽容的等等,总之,母亲是爱的象征。可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挨母亲打骂,我不能以和同龄人同样的感受来叙述一个母亲对子女的爱,我曾因为写不出有关母爱的作文而在心底里暗暗地恨母亲、埋怨母亲:看我长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可谓特立独行,卓尔不群。除小说《呼啸山庄》外,她的诗歌作品也备受学者关注。勃朗特的诗歌通过对主人公精神状态的描述,刻画了受男权社会压抑的女性形象;同时她也赋予自然以人性,描绘工业社会对自然的破坏,表现女性与自然的天然同盟,具有生态女性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6.
杨猛 《文化交流》2003,(6):26-28
杭州姑娘袁立“火”了。 这几年来,袁立在《永不瞑目》《英雄无悔》《铁齿铜牙纪晓岚》《致命邂逅》《相约青春》《黑洞》《浮华背后》等走红的影视剧中的出众表演,迅速成为人气颇旺的偶像巨星,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人物。她泼辣的个性、好胜的眼神、充满自信的沉稳、成竹在胸的一举手投足,深深地印在观众的心里。观众所认同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活泼鲜辣的姑娘。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袁立在她的作品中演绎了个性中的闪光点:率性而娇嗔,敢怒而敢言,让观众对她时而恨,时而爱,时而疼,时而怜,真个把人的心都牵走了。  相似文献   

7.
李小鹏 《职业圈》2007,(10X):89-90
文章从个性心理学的理论角度探讨了《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形成的诱因,用自卑情结等理论对其性格特征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我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就是我的家,是这种爱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同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爱泼斯坦刚刚度过90岁生日的爱泼斯坦——中国人民尊敬和热爱的老朋友离开了我们。去年4月,本刊推出了一组重点话题《致意,与我们共同走过的外国朋友们!》,让读者认识了几位与中国人民一道,为建设新中国作出贡献的外国朋友。同期,开始对爱泼斯坦先生的回忆录《见证中国》进行连载,受到了业内读者的关注。我们现将《见证中国》一书中最为精彩的新中国建设章节分两次奉上,以满足读者的强烈阅读愿望。  相似文献   

9.
当78岁的新华社与1岁的开心网“喜结连理”时,美国《华尔街日报》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官媒”的这一最新动向——称这次“一树梨花压海棠”式的“老少配”是中国官方媒体在新闻业务创新上的又一次尝试。在6月22日播发的《新华社试水开心网》一文中,《华尔街日报》对新华社成为中国目前最火的社交网站——开心网的首位机构用户进行了两方面的解读:第一,新华社的这一最新动作是中国“官媒”(主要还包括党报《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一系列“变脸”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杨婷婷 《文化学刊》2024,(3):158-161
叙事时间策略通常与叙事方式密切相关,作者可利用顺叙、倒叙、预叙等叙事方式改变事件和人物在故事中的出场时机,进而产生更加丰富的时空层次感,为塑造和强化文本意蕴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文简述了叙事与实践的关系,并以《呼啸山庄》为例就其所采取的顺叙、倒叙的变换应用进行了分析,重点描述了叙事时间策略对《呼啸山庄》中文本意蕴的塑造作用,包括叙事时间策略与文本意蕴的内在联系、《呼啸山庄》中时序变换塑造的悲剧意蕴两点内容,希望能够提供给文本研究人员一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评论已经谈及,“五四”女作家创作的“主要的对象总是‘爱’”,并且这个爱包括母爱与两性间的“自由恋爱”。①不过这评论忽略了“五四”女作家还曾有过一个博爱主题,“五四”最初几年,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周易》本是一本讲占筮的书,《易传》又试图给它作一种系统的解释说明,所以,在古代乃至到了现代,一提起《周易》就难以拂去由于其保留有由巫术而来的神秘观念和迷信色彩。在刘纲纪先生看来,千百年来对于《周易》的研究,总的而论却正是发展了它的神秘主义、甚至迷信色彩的一面(包括大陆八十年代“周易热”中出现的所谓“预测学”、“相面术”、“算命术”、“风水学”等一类伪科学书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唯物主义的光辉。比如对被西方视为“东方神秘主义”的“图象语言”(黑格尔说是“图画式的概念”)——“卦象”的  相似文献   

13.
苑路漫  潘静 《文化学刊》2023,(5):98-101
“人是什么”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探讨“柏拉图之谜”来进行解答。受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乔姆斯基建构了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作为一种先天禀赋,人性是客观存在的;它蕴含着天赋知识或本能知识,能够转化为后天的语言运用与语言行为。乔姆斯基考察了语言中的人性问题,分析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语言的“生成”与人性“创造力”的契合关系中,深入探讨了“柏拉图之谜”这一语言学问题,对哲学难题“人是什么”作出了独特的语言学解答。  相似文献   

14.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吴指唐代吴道子,二李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张彦远所谓“山水之变”,乃指中国画由人物为主向山水为主之“变”,而此时之山水,系指着色山水,亦即青绿金碧山水,而非水墨山水。所以,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谓“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五代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亦说到此点:“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称“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亏墨彩”恨无墨”都是指非水墨山水画。  相似文献   

15.
汪早容 《职业圈》2007,(11S):64-65
文章根据实际教学,围绕如何讲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指出教师在“讲”功上要有新突破,提出了“添油加醋”法、“谈‘情’说‘爱”’法、旁征博引法等一些“活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讲课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芳华》改编的电影的主题与小说存在差异。小说对曾献身于文工团的那一代人的追述充满了伤痕的语调和对历史、人性的反思、批判,而电影则主要表达对文工团青春岁月的缅怀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相似文献   

17.
怎样做好重大活动以及相关会议的报道?下面两篇稿件《在雅典感受奥运》和《为了共同的理想——爱与和平》表达了记“第一线”的亲身感受。他们的笔触表现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以及作自己的感情和思考。从这类稿件中我们可以读出两个字“生动”.  相似文献   

18.
话说清廉     
张启 《生态文化》2009,(4):53-54
《官场现形记》对“假撇清”官员曾这样描述,“背地里作乐,当面假撇清”、“贼贪官,往来在台上假撇清,如何今日也做出来”;而明代冯惟敏在《玉江引·阅世》中对“假撇清”官员的丑恶嘴脸的勾勒更是一针见血,惟妙惟肖:“外貌清廉,生来只爱钱。好似一鹭鸶儿毛色鲜,素质无瑕玷,包藏吞噬心。两脚忙如箭,零碎鱼儿嗉里趱。”  相似文献   

19.
《东京梦华录》卷二三札记伊永文《东角楼街巷》(卷之二)《贩鹰鹘客》无名氏《爱日斋丛钞》卷三转录了梅尧臣为一幅《白鹘图》所作的诗,诗描写了“白鹘”双眼射空,翅排霜刀的勇猛雄姿,使观者感到鹰鹘的神奇。正所谓“世为奇俊玩不足”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与画家之功...  相似文献   

20.
《乐记》不仅肯定了人类拥有的宇宙精神,而且还把宇宙精神转化为人类精神,把满足和谐社会的需要,视为乐的最高价值取向,对文艺提出了应有的更高要求,并由此出发,阐释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对禽兽的审美能力给予了直接的否定,认为“惟君子为能知乐”等,倡导礼乐文化对“口腹耳目之欲”的超越。在人类社会进化史上,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永远体现着人类的文化化或文明化的主题,而这一主题的本质内涵,恰恰在于人性对动物性的超越。《乐记》倡导人对于动物性的超越,用礼乐文化来修身养性,“以道制欲”也就成了重要的人生乃至社会主题,以促进人类理性和感性的统一,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