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交往行为理论话语影响下,翻译作为人类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其主体问进行着对话交往,译者成为社会交往主体之一,被赋予社会性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在我国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被长期视为一种主客体关系,没有超越"主体一客体"的认识范畴.其中,师生主客体论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控制,而提倡人格平等、道德互促的复合主体论,仍因认识范畴的局限,在本质上忽视师生间的体验性、情感性.本世纪初出现了"主体间性"概念,即师生双方不把对方看做一个对象,其关系是"我-你"的关系,它直接把师生交往还原为成人间的社会交往,未免过于简化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中引入"主体""客体""主体间性"等哲学术语,能加深我们对该问题的理解,但不应仅停留在对术语的移植层面,而要立足于教育教学的根本和实际去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贺伊娜 《考试周刊》2008,(50):235-236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奠基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运用,阐释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现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人际和谐的深刻启示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浩 《教育导刊》2007,(5):7-10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转向主体间性是当代道德教育人学理念的必然嬗变,生成与彰显主体间性则是道德教育实践应有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了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已成为西方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主体间性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问的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在我国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被长期视为一种主客体关系,没有超越“主体一客体”的认识范畴。其中,师生主客体论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控制,而提倡人格平等、道德互促的复合主体论,仍因认识范畴的局限,在本质上忽视师生问的体验性、情感性。本世纪初出现了“主体间性”概念,即师生双方不把对方看做一个对象,其关系是“我—你”的关系,它直接把师生交往还原为成人间的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交往的目的就在于打破占有式主体的封闭性而形成主体间性。用交往理论来分析,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交往行为或者说教育过程就是一种交往过程。因此主体间性是内含于教育交往行为的。另外,占有式的主体由于缺乏内在的反思向度而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倡导主体间性对现实主体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可以起到变革的作用,从而使主体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再是一种占有式的工具而是人性丰富的主体。因此主体教育应把握当代哲学的变革方向,紧跟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把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历史观中的偶然性既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范畴,也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范畴,后一种含义很少被人们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偶然性揭示了主体的受动性。这一思想阐释了偶然性范畴的价值观内容,是唯物史观人学思想关于个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偶然性的价值观内涵的人学意义在于,唯物史观正是以个人社会实践观为基础,结合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偶然性与主体性两个认识个人的视角,才把个人存在及历史作用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根本问题。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主导的“教育者主体”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主体间性”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有着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内涵十分丰富,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学校德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及其特征主体间性又叫交互主体性或主观际性,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所谓的主体间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坚持、运用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社会实践的核心地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三位一体”的根本原则和与其内在的一致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对于我们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决定论的历史观 ,是和选择论这种非决定论的历史观相对立的。但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又是和宿命论的、机械论的历史决定论相区别的 ,它不仅承认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 ,同时承认历史发展中人的历史活动的选择性。作为两种历史观 ,决定论和选择论是互相排斥的 ,但作为历史发展中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 ,历史的决定性和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依存的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表现于人的有选择的历史活动之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选择性和决定性 ,对于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唯物史观以新的时代特色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获得了新的表现形态——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主要有:明确定位唯物主义的新主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确立了新社会主义观的理论框架,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时代转变;坚持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论,实现了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与西方经济学以实在主义哲学价值观为出发点,以科学主义方法和体系为表现形式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出发点,以唯物辩证法为表现形式。由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研究特点,本体论研究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从本体论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更有助于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是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三个基本要素的统一体,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最终目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国际关系,阐述和揭示国际关系现状和发展规律的学说.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必须以现代民族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依据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揭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唐长孺对马克思主义著作进行了多年的研读,并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唯物史观的理论在唐先生的许多论著中都有体现,使他的学术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唐长孺运用唯物史观的特点可概括为宏观的唯物史观指导与微观的分析考证相结合;运用唯物史观而不囿于理论,重视史料的运用;灵活运用唯物史观于神似无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就其本质特征、内涵以及实现步骤和手段而言,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展望并描述的共产主义是一致的,是共产主义理念的当代阐释.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对社会生产的基础作用以及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并借由“发展成果由人们共享的问题”将二者联接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基本动力理论的一大创新,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之决定力量及最终目的的原理,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人之观点的精妙阐释和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一些人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宏观结构;而另一些人则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从个人活动的微观维度来考察历史.实际上,马克思同时从这两个不同的维度来考察历史,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这两个维度的关系.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我们应该从个人活动的微观结构与社会的宏观结构相互作用的维度来考察历史发展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19.
范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对先秦历史作了科学的分析,在殷周社会性质、民族关系的融和与发展、诸子百家思想的评价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体现了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意识。随着考古事业的发达,出土物材料的增多,范澜的某些结论不免有偏颇之处,如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道家形成的时代等问题,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以唯物史观为逻辑起点,显示了其独特的理论视域,并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唯物史观在社会公正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它科学地解释了社会公正问题,这是指导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正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因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