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的时候,妈妈常常给我念书。渐渐地,我长大了,自己会看 书了,我就常常拿出书来看,天天手不离书。从此我便迷上了书, 妈妈见了,半开玩笑地叫我"小书呆子"。 早上起床,要是起早了,我就偷偷地拿一本书坐在床上看;上 学校坐爸爸的车时,我也不忘随身带一本书在车上看。爸爸说坐 车时不看书,我就在车停下时等红绿灯时看;该吃饭了,要是我正 在看书,只有在我耳边叫才听得见,吃饭时,我常拿一本书边吃边 看。为此,没少挨妈妈的批评。甚至连生病时还要央求妈妈给我读 故事。我收藏的书,一个大书柜都快装不下了。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有一次,马克·吐温先生去一位邻居那儿借书。"我可以向你借本书吗?"他礼貌地问道。邻居答道:"当然,非常乐意。但你只能在这儿读,我有一条规定,决不让一本书拿出我的书房。"  相似文献   

3.
梦幻的青春     
我的座位是靠窗户的,窗外有一株大榕树,偶尔会有一两只鸟儿在那里栖息,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和往常一样来到教室,随手拿出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本书是跟阿智借的。阿智坐在同桌的后面,他并不喜欢读书,学习一团糟,可他长得有点帅气,这本书原是他跟我同桌借的,他未看完就先借给我,我怀疑这不是他大方而是他不喜欢看。  相似文献   

4.
<正>前几天有个朋友到我家里来,他在我的书桌上看到一本书,非常诧异,他说你怎么会看这样的书,我以为你只会读技术史、商业史、管理学经典之类的书,你怎么还会读这样的书?我告诉他,这本书我一直摆放在案头,有空时我就拿出来翻几页。书的名字叫《悦心集》。可能很多人  相似文献   

5.
师: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我们祖国究竟有多少名胜古迹呢?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大家看:《中国名胜词典》。这本书里介绍的都是我国的名胜古迹,我们今天要学的《晋祠》,这里也有介绍……现在请同学们把笔记本拿出来听写。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简便计算"教学片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简便计算的应用。师:(先出示一本书)老师这两天在看这本《数学的奥秘》。这本书一共有234页,我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那么,大家帮我算一算:我还有多少页没有看?生1:老师,我有办法,把这本书的页数234减去第一天看的页数66,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节作文课。我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有几个学生在那里嘀咕:"唉,又是作文课!""没劲!"我忽然灵机一动,想起我在读初中时玩的一个游戏。于是,我对学生说:"请你们拿出两本书,然后一页页  相似文献   

8.
<正>两个星期前,我借(jie)给同学一本书,一再交代他"上课时不准看"。可是,上英语课时他看了那本书,结果书被老师没(mo)收了!我伤(shang)心极了。下课铃一响,我迫(po)不及待(dai)地去找英语老师,告诉他:"张老师,您没收的那本书是我的,能还给我吗?"张老师说:  相似文献   

9.
这个学期,我非常荣幸地当上了文艺委员。第一个星期,老师就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主持歌咏比赛,我一听,惊呆了,该怎样主持呀?脑子一片混乱,回到家里也无心做作业。妈妈回家,见我坐着发呆,便问:"怎么不做作业?" "老师让我主持明天的歌咏比赛,我实在想不出该怎样主持。"我苦恼地说。妈妈听了什么也没有说,微微一笑,从卧室里拿出一本书--《成长的经历》,我疑惑地拿起书, 翻开看了看:一个关于留学生的故事。其中一小节就是讲他是如何成功地主持了一台节目。我贪婪地看起来: "……用吸引人的手法引入话题……要大大方方……要  相似文献   

10.
中午,我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翻开一看,发现里面全是白纸,汉字都不见了!我又拿出几本书,结果都是这样。我感到很奇怪,就上网搜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网上也是一片空白。幸好电视和广播还有内容,我看了新闻才知道,原来,汉字们嫌大家过分重视英语,人人都去报什么托福、雅思,一气之下集体出逃,跑到火星去教火星人学中文了。新闻播完之后,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也没有了——没了稿子,演员和主播们该念什么呀?  相似文献   

11.
钢琴的诅咒     
放学了,阿呆正收拾书包准备回家,突然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嗨,书呆子,我这有好书,想看吗?蒋文文拿出一本书,在阿呆眼前晃了晃。哇,东野圭吾的《圣女的救济》!阿呆果然双眼放光。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开展的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有两位教师都执教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一课,例题是这样的:"小芳和小明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小芳说:‘我已经看了这本书的3/5.'小明说:‘我已经看了这本书的7/9.'谁看的页数多?"请看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3.
译文:不外借一天,汤姆去杰克那儿借一本书。"我可以向你借一本书吗?"他彬彬有礼地问道。"可以呀,欢迎你来借书。"杰克告诉他,"但是,你必须在这儿看。你知道,我定了一条规矩,我从不让书出我的图书室。"  相似文献   

14.
正夜里看一本书,《巴黎·私囊志》,里面很多有艺术气质的女孩,把自己的包包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摊在小圆咖啡桌上让摄影师拍,然后再津津有味地告诉读者,这个是小店里买的手机挂坠,那本书正在看,还有别人给我的护身符,很好用的唇膏……我好奇心大发,于是在网上动员大家把自己包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晒一晒。很多可爱的女孩参加了这个活动。我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带化妆包,只是一管唇彩,还有一把牛角梳。而她们无一例外带着记事贴、笔,很多人带着一本正在看的书。所以当很多人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9日晴"快来买我的小陀螺!""你看我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精彩!"……咦,教室里怎么这么热闹?告诉你们吧,是我们班上举办了一个"跳蚤市场"。同学们各自为阵,在自己的地盘叫卖开了。我也不甘示弱,赶紧拿出玩具,把它举起来,大声吆喝:"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快来买呀!"好几个同学闻声而来。郭晋睿双眼紧盯我手上的玩具问:"这是什么呀?""这是火焰狮  相似文献   

16.
圣诞节的前一天,我放学回到家,妈妈从包里拿出一个被彩色蜡光纸包着的东西,神秘地递给我.我看了看,问妈妈:"这包东西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大概是一年前,我在刘瑜的书中看到这句话,文字的感染力就像励志鸡血注入血管。合上书,我真觉得那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一年后,看到好友从自己的包里拿出那本《送你一颗子弹》,我问她,怎么样?她说,还不错,不像别的学术派那么学究。我点点头,这本书我依然很喜欢,有事没事的时候也会拿出来翻翻,但我不再认为,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  相似文献   

18.
圣诞节的前一天,我放学回到家,妈妈从包里拿出一个被彩色蜡光纸包着的东西,神秘地递给我.我看了看,问妈妈:"这包东西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19.
我针对本班学生作文无话可写,有话不知怎么写的毛病,在班中队会上提出办“图书角”的具体要求。办法是:要求班中队干部每人至少拿四本书,多拿的更好,期末归还,号召他们带头。然后各小队比一比,看哪个小队拿的多。一开始,有些同学不愿意将自己有限的几本书拿出来,我就鼓励各小队认真办,哪个小队办得好,我就将四十本课外书先给那个小队看。于是同学们将自己所有的书都拿了出来。全班四个小队,不到一天时间,就  相似文献   

20.
<正>寒假快结束了,一位年轻的网友对我抱怨:"你推荐给我的两本书一点用处也没有。"我虽不是贵人,却老忘事,就问":我推荐你看什么书了?"他报了书名,是介绍美国和英国学校的两本书。我想起来了,上学期期末,他让我推荐两本通俗易懂的教育书籍。我刚看了那两本书,觉得不错,就向他作了推荐,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糟糕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