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京丽 《现代传播》2022,(11):29-36
在媒介进入人类生活领域的漫长历史中,媒介逻辑如何影响社会生活,是把握“媒介化生存”本质的一个关键角度。从人们在媒介化生存中与媒介的接触界面而言,技术改变时空关系、承载符号系统、突破身体真实与虚拟的感知界限,是探究“媒介化生存”三个最重要的研究向度。从学界对媒介与时空关系的研究历史切入,先从时空关系改变、突破身体真实与虚拟感知界限两个角度探究呈现了“媒介化生存”的基本逻辑,并提出了媒介化生存中人的主体性消解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从分析人类传播媒体部落时代的演变入手,立足手机媒体的新发展,阐述了手机媒体不仅成为媒体技术和传播内容的集大成者,而且弥合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在进一步延伸了人体器官与感知功能的基础上,手机媒体更让人类身陷一个新的部落时代并使得人人成为了电子人,从而对人类社会产生了诸多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志逾 《东南传播》2010,(7):98-100
手机,作为通讯工具,须臾不离现代人的生活;作为信息终端,集成了众多媒介的特点。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将远大于手机本身所固有功能的影响。在手机新媒介产生并日渐繁荣发展之际,手机与其他媒介的关系不是取代,而是融合;手机特点不是其他媒介所不具备,而是其他媒介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的时空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媒介的发展都是技术与智慧的撞击,都是在一定的技术平台上借助一定的时空创意来实现自己的传播。新媒介的出现必然带来新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样式,以新的时空创意满足人类的需求。 媒介传播的根本还是在于时空结构。网络传播所面临的也是时空结构问题。本文即着眼于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网络传播以其自身特性所进行的时空创意。  相似文献   

5.
李子晨 《新闻世界》2011,(3):101-102
传播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活动,人类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知道的事情告诉别人,与别人反复交换意见,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谓的大众传播活动。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此共生的有关"媒介、受众、效果"关系的博弈也日益凸显。笔者从媒介、受众、效果三者的关系入手,谈谈自己对大众传播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蔡骐 《当代传播》2007,(3):10-12
随着我国新闻体制的改革,媒介逐渐走向市场化,同时,传播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发展.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发展可以表现为人类在两种维度上的追求: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满足人们对摆脱时空约束的自由追求,以及利用现代沟通互动的传播观念来争取受众的平等追求.  相似文献   

7.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冷热媒介,并通过媒介传递信息的清晰度和受众获取信息的参与度对媒介冷热进行区分,但对“清晰度”和“参与度”的界定仍然停留在感觉判断上。随着认知科学发展,可以通过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运作机制,对媒介冷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基于人类对不同类型符号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经验差异,人类对信息的感知和认知过程受到信息符号构成的时空维度和信息传播的时空维度的影响,使不同符号构成和不同时空传播特征的信息认知过程也不相同。两方面时空维度共同构成的信息维度,反映了媒介的冷热程度,为判别冷热媒介提供了一种量度。而纵观媒介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信息生产变革不断实现信息维度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形成了媒介不断升温的人性化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闫英明 《新闻世界》2013,(5):153-154
由央视网举办的第三届CCTV网络春晚以"中国梦:我爱中国的N个理由"为主题,在中央电视台、CN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公交电视等终端播出,依靠新媒体技术创造了广泛的影响力。媒介事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事件的重要性和媒体对事件的持续报道,网络春晚作为一次议题式的媒介事件,它的有效传播与新媒体环境赋予其的传播特点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李雪凝 《新闻世界》2010,(8):208-209
青少年生活在大众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中,他们每天通过电视、电脑以及手机等媒介认识社会。一些媒介炒作"伪娘"现象,对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对这种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从政府、大众媒介以及青少年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江柳 《东南传播》2010,(8):118-121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老子《道德经》的"反战"、"守柔"以及"人本"主义三大思想,以人类传播史上媒介技术的演进为纵线,进而评析主要大众传播媒介的演进图景及其所展示的传播文明。其中,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媒介演进过程的三大拐点,尤其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时期人际传播方式的复苏更彰显了中国道家"不失其所者久"的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1.
母宗沁 《新闻世界》2014,(6):124-125
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日益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之下,手机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越来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本文对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人类真正进入了"地球村"时代,大众传播媒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社会每一个角落,日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新闻学专业的学子而言,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激变转型为他们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新闻专业教育中,一些学校对新闻学专业学子媒介批评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有些学校甚至完全忽视,这是亟待改变的。  相似文献   

13.
媒介技术进步与人类的时间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潇 《新闻前哨》2008,(9):36-37
传播的时空条件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程度。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存在的人,拥有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就需要不断推动媒介技术的进步。迄今为止,五次重大的媒介技术进步,无不是人类追求时空无限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何庆平 《新闻世界》2013,(5):315-316
"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浸透着人类渴望突破自身交流困境的努力"。①那么是技术决定了传播媒介的发展,还是人决定了传播媒介的进化?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图景?凯文·凯利说:"生命已经征服了地球上大多数非活性物质,接下来它就会去征服技术,并使之接受它那不断进化、常变常新且不受我们掌控的进程安排。"真的会是如此?本文以"媒介技术决定论"学者的观点为依托,探究技术、媒介与人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恒 《东南传播》2023,(2):127-130
建立于沉浸技术、算法与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媒介元宇宙开创的传播可能愈发多元,昭示着媒介发展的未来进化方向。以具身传播和时空重构为特点的高新技术赋予媒介使用者以更为自由、开放、平等的姿态参与内容生产与情感交互,从媒介可供性视角分析媒介使用者与媒介环境之间交织的新的传播关系,并对其构建的传播范式弊端进行理性探讨,是人类传播迈入新的传播时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熊国荣 《东南传播》2011,(4):103-104
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考察小说<手机>,可以看出刘震云对传播媒介做了一定深度的思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到媒介发展的"人性化"和"补偿性"趋势;二是指出手机对人类生活的两面性;三是探索手机对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曦珍  楚雪  胡辰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23-33,108,109
随媒介技术的进化演进而来的传播信道,始终处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核心地位。从不断演进的传播信道角度可将人类社会先后出现的传播形式大体归纳为道路传播、纸路传播和电路传播,与此相对应的媒介形态就有实物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同时,在媒介技术进化的过程中既暗含着不断演变的媒介时空辩证关系,又意味着传播和媒介的含义逐渐被狭义化的必然之势。因此,本文将以传播信道演进的历史轨迹为主线,并批判地运用麦克卢汉主义的唯技术史观分析人类传播活动的时空辩证关系、梳理三种传播形式和媒介形态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8.
2014年是中国手机媒体迅猛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手机超越传统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4G技术发展迅猛取得初步成效,手机硬件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不断借势手机媒体实现媒介融合和媒介转型的尝试.然而,手机媒体的发展也面临隐私保护、盈利模式等诸多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2014年手机媒体的发展进行系统回顾,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2015年的发展进行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9.
哈罗德·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和保罗·利文森的“技术补救理论”为传播媒介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思维模式,解读了媒介形态的演化机制.媒介形态演化遵循空间性能突破,导致媒介时空失衡、时间性能补救失衡的发展路径.以此理论为基础,媒介可按照不同时代的传播时空性能进行划分,当下的各种新媒体可看做拥有类似时空性能的一个媒介群体,新媒介群实现了对传统电子媒介空间偏向性能的时间平衡补救,从技术上为人类传播系统的时间空间性能平衡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文章提出按照英尼斯和利文森的理论,在狭义相对论的视野下,未来传播媒介难以形成对空间性能的再次突破,这也就意味着当前的媒介系统的技术时空平衡是带有终结性的,这种时间和空间性能的平衡状态将是未来传播媒介的演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媒介融合逐渐成为学术界各专家学者探索的重点内容,媒介融合将会为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想要加快广播电视产业前进的步伐,广播电视的体系有必要在大传媒管理设置、广播电视属性定位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1广播电视媒介融合的具体模式1.1移动媒体广播手机在21世纪是与人们寸步不离的工具之一,因此,将广播与手机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广播的伴随性优势和手机的便携性优势发挥出来。利用手机收听广播的形式包含两种:其一是利用手机内置的FM广播协调器,这是用手机收听广播的普遍方式;其二是在WIFI、3G、GPRS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使用手机上网的形式进行网络广播节目的收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