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内容"全等三角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第1节.1.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获得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建立对应概念,掌握寻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模型思想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手拉手”模型是初中数学经典的几何模型之一,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中都有所应用,在圆、正方形和旋转中也有涉及.本文基于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之后,深度探究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中的“手拉手”模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全等三角形”章节复习例题教学,设计具有关联的图形及问题,让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知识进行整体建构,培养其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进而得出单元整体教学应从知识单元的整体着眼,从具体知识点入手进行知识整体建构;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着眼,从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入手进行整体构思。  相似文献   

4.
1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倡导通过“过程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5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命题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在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时会经常用到;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采用的特殊到一般和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对认识数学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从几何证明的角度,运用教材中已有的定理,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让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能从几何论证的角度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上海教育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材中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从画图的角度进行阐述.从画三角形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在某些条件下所得到的三角形是能重合的,再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可以认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是全等的,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实践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能让注重逻辑推理的学生满意.那  相似文献   

6.
许松 《考试周刊》2013,(51):73-74
<正>进入初中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但随之而来的是,随着课业的繁重,一部分原来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会在课业负担下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如何才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保持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对初中生要多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的引导,提高其学习效率。现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步步设疑,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条件"时,要求学生从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这个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教育 改革理念进行改革,教师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们 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不能只让学生们 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 中获得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以三角形全等判 定为基础对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数学》第十三章第二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就要把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  相似文献   

9.
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学生最先接触的基本几何图形就是线段和角,而线段和角又构成其他几何图形。七年级下册学习全等三角形后,学生不再单一地研究某一个图形,而是找寻图形间的关系,角平分线恰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角平分线可以将一个角平均分成两份,自然出现等角;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以线段形式出现,又成为天然的公共边;角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出现等长线段。所以对于证明全等、解决几何问题,角平分线是重要的工具之一。因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 3 节介绍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时才出现,所以本专题整合第4章和第5章的内容,探讨如何让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构造、证明三角形全等,以使得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的载体是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依靠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完成的."全等三角形"中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对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通读教材,整体上把握全等三角形一章的知识结构、具体安排;明确这一章教材的编写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堂到底该关注什么?毋庸置疑,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的是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本质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认为,把数学课上成"裸课",将有它别样的精彩.本文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一课的教学实际,浅谈"裸课"的"五求".一、情境创设"求简"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有个男孩热心地擦玻璃时,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  相似文献   

12.
平面几何中,三角形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图形的基础,其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尤其重要.因为以后大量的几何问题将转化为全等三角形来解决问题,而且几何认证的系统训练也从这里开始,所以同学们不仅要透彻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而且要掌握几何论证的方法,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叶丹艳 《初中生辅导》2023,(Z4):130-134
<正>“手拉手”模型是涉及了初中数学众多知识的重要模型之一,这些知识包含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正方形、旋转以及圆.此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和《生活中的轴对称》,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全等三角形中的“手拉手”模型吧.  相似文献   

14.
<正>一、背景介绍本课例是为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活动"而设计的,旨在通过操作与思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根据条件画三角形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系;同时在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对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可能遇到的疑惑.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三角形全等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基础,是研究图形的有力工具,在数学推理中有着极  相似文献   

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2004年第1版)的教学内容。我(指陶银华,下同)执教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节课是本校内部教研时的一节公开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情况下进行的。我根据教材,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实践、探索和交流.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训练了学生的基本作图能力和分类讨论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积累了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发展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全等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是几何证明中证明方法的基本训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要学会运用判定定理进行推理论证,并能正确地表达证明过程。同时这也是大纲对学生的要求。由初一的几何课简单的点、线、面过度初二对“全等三角形”的认识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不仅要灵活运用全等的判定,而且巧用一些线段证明全等三角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材P114复习题三的第13题中。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BCN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此例从图中观察,思路不是很明确的。怎样将集中在两个等边三角形中…  相似文献   

17.
苏科版教材七年级数学第十一章是《图形的全等》,本章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笔者在教学三角形全等这节内容时,紧扣课标要求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关注中考对于全等知识的考查。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做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思颖 《初中生辅导》2023,(Z5):117-121
<正>对特殊三角形的探究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七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探究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所具备的一些性质.如果当这些特殊三角形“成对”出现时,会产生什么新的火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首先我们来看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87习题3.8第2题.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以下同)的教学,笔者将例题前置,即将作为应用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判定来解决问题的例题提到前面,以问题解决的形式作为本节课的导入,然后通过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让学生发现"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再应用该判定方法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本教学设计突出"问题解决--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渗透数学  相似文献   

20.
【本章概述】全等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全等图形,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它在研究四边形和其他图形的性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将在学习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最简单的图形——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应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