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刘仕宇 《小学生》2010,(5):32-33
2001年中共中央发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诚实守信”包含其中,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其中“诚实守信”也是倡导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诚信是一个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编《思想政治》第二册第三课中讲到“诚实守信”这一内容,笔者在此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谈一点对“诚实”的看法,以供参考。 诚实,就是指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虚伪,言行一致,言必有信。古人说的“开心见诚,无所隐伏”指的就是诚实。 诚实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事的基础,更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促使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我国古代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中早就说过:“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中共中央最近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更把“明理诚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以倡导。可见“诚实立身”是何等重要。我们每个公民应当深刻理解诚实立身的意义,努力实践诚实立身的思想,把诚实立身作为自己为人处事、成就事业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3.
诚信,即诚实而有信用。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倡导的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信为德基,无信不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诚信要求人们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把“明礼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今天,“以诚信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诚信又做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出现,这对于在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礼仪之邦.当前诚信问题却也受到挑战,诚信危机成了一个严重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对青少年而言,诚信是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包括“诚信”在内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不仅高度概括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而且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适用性。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弄虚作假,不坑蒙诈骗;所谓“守信”,就是做人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要以信用取信于人。民无信不立。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反映了一个团体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  相似文献   

5.
朱红艳 《师道》2006,(11):15-16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更是向全体国民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其中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大学生作为国人中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本应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但事实上,不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在最近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增加了“诚实守信”等7项新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诚实待人、讲信誉守信用、树立责任心等方面,有着极大的益处。诚实是人的基本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它要求人们的言行必须和内心思想一致,不论说话还是做事都实事求是,讲究信用。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则是诚实的外在表现。诚信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讲究诚信,反映了人们对自我完善的不断追求。不论在  相似文献   

7.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人们之间能够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有序、社会经济能够繁荣发展的前提。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诚实守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守信”实际上是拒绝谎言和重视承诺。  相似文献   

8.
高晴 《文教资料》2005,(18):166-16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金钱观”有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了很大冲击,会计诚信出现了危机,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较为严重。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一、诚信及会计诚信的内涵诚信是诚实守信的简称,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威。古代圣贤无不把“守信”作为治国处世的道德准则,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准。诚信即为守信,守信就是诚实。诚为本,信为用,诚涵内,信显外。诚实和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有诚无  相似文献   

9.
时下,“诚信”一词,人们议论得越来越多。诚信,作为道德的重要范畴,就是要求人们在一切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恪守信用。“诚”,即诚实无欺、诚实无妄、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信”,即真实不伪,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其道德要求就是言为心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讲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诚信是立业之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诚信同样是立国之本。然而,在经济转型期,我国的一些企业和单位,受错位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诚信重如山     
记得去年高考有一篇作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议论,这篇作文讲述了《三国演义》中赤兔马与其主人关羽的故事,它的题目叫作《诚信》。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为什么给这样一篇作文以最高分,却没有认真注意命题专家们把“诚信”作为一届高考作文题目的深切用意。随着时间的推延,人们对那篇作文的事情逐渐淡漠,然而,“诚信”问题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温州市工商联专门召开了“温州市民营企业诚信建设经验交流会”,与会的企业家们一致认为应把诚信视为企业的生命。何为“诚信”?简言之,就是诚实守信用。诚实守信不仅是一…  相似文献   

11.
诚实守信——大学生就业中道德准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处世之基。孔子曰:“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倡”,一个人失去诚信将寸步难行,一个国家失去诚信将混乱不堪,所以,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加以弘扬,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又提出了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的问题,可见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是人生的转折点,是步入社会的新起点,要走好这一步,必须诚实守信。实践证明:只有诚信,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只有诚信,才能保持正常的用人秩序;只有诚信,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自我推荐要诚实常…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素有“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 ,人们把诚实守信视为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一直被公认为做人处事的准则。战国商鞅因立木取信 ,而使变法通行全国 ,为秦的迅速昌盛和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古代教育家曾子诚实守信 ,杀猪取信 ,至今传为美谈。近、现代史上 ,诚实守信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进入新时期 ,中共中央又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明礼诚信”作为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而大力倡导。但是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我们对诚信道德发展过程的本质缺乏了解 ,教育中往往出现了一些…  相似文献   

13.
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转型期,在市场交易中出现的一些不诚信的现象,逐渐渗进学校这块“净土”,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诚信危机,新修订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提出“诚实守信,有责任心”、言行一致”等要求。在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诚实与信任”关系的论述,集中体现于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材首先将“诚信”的概念界定为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其次,正式提出诚实与信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以下是对“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命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志建 《江苏教育》2006,(10B):10-11
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包括3篇课(《诚实和信任》、《珍珠鸟》、《九色鹿》)和一个练习。《诚实和信任》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碰碎这起小事故的过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珍珠鸟》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告诉人们“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九色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调达背信弃义,结果受到惩罚的故事。“单元练习”设计了“读读小故事”——《两兄弟卖酒》;积累一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等。综观本组教材,就会发现编的意图是围绕“诚信”这一主题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诚信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个讲究诚信的民族,诚信守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诚信,本是为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可我们今天却大张旗鼓地把它提出来,意犹何在?笔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思考。一、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在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我们应当以“诚实守信”作为个人立身处事的根本原则。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认为,一个人的言行如果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古人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就是诚实、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自欺,不欺人,为人处事不掩饰、不做作。宋代思想家司马光强…  相似文献   

17.
由国家教育部修订,自2004年9月1日起执行的《中学生守则》第九条要求:"明辨是非,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另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4条也要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显然,《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将诚信作为学生规范来培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把“信”与“四端”(仁、义、礼、智)并列为道德范畴,今天,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又明确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做到。但事实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时会忽略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讲真话,表里一致,真诚不虚假;守信就是遵守诺言,重信誉,说到做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成语“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个人对别人说过的话,或者答应了的并且是应该做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决不能失信。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人也是举不胜举。远观历史,“曾子杀猪”、“完璧归赵”、“张良纳履”、“晏殊诚实无欺”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走进现代,鲁迅刻“早”字勉励自己守时守信,童年宋庆龄冒雨赴约。博览群书,富兰克林的话历历在目:“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诚信教育:高校责无旁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即诚实守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品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诚实守信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王安石说:“人无信不立。”而“曾参杀猪取信”、“司马光诚对买马入”等妇孺皆知的长久流传的故事更是让人感悟不已,其诚信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然而到了今天,诚信却滑向了“危机”边缘,这种危机不仅充斥了商业界、金融界、企业界,也蔓延到了学校这一方净土。大学生作为我国文明的传承者,诚信道德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