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经济》2004,(4):25-26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2.
经营上战场     
《出版经济》2004,(4):15-19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3.
《出版经济》2004,(4):13-13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4.
《出版经济》2004,(4):22-22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5.
《出版经济》2004,(4):23-23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6.
《出版经济》2004,(4):14-14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7.
《出版经济》2004,(4):20-20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4,(4):24-25
读过刊物的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读者》杂志的。读过《读者》的读者,很多人都为它的魅力称奇。这里,《读者》家人告诉你一个《读者》的经济故事。  相似文献   

9.
曾读过王小平的长篇小说《白色圣诞》和《孽缘》的读者,大都会深为作品中人物的遭遇所感动,近日又将她的新作——《刮痧》奉献给读者。读过此书的人,又多会再一次被她文句和情节中的简约紧凑的思路、散发出的股股清新的质朴气息和幽默感自始至终所笼罩,难以释手,不禁要一气呵可成探知到事件中男女主人公一家最后是否在美国法庭获胜,是否会在美国的法律中能加进华人可以真正融入美国社会生存的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10.
文明社会的特征──读克莱夫·贝尔的《文明》陈坪,刘建功关注现代艺术理论的中国读者大多读过英国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1881──1964)的美学名著《艺术》,却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还写有一本篇幅不大、却饶有兴味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1.
《陕西档案》2007,(3):1
《陕西档案》第3期,就要与读者见面了.因为角色所致,本人自然充当了每期的首位读者.常言说:“先睹为快“.读过本期编发的几组文章,着实给人以快感!……  相似文献   

12.
读过2003年第1期《中国编辑》中《寻找莫理循》的读者大概都知道莫理循是谁了,他是被历史湮没的大名鼎鼎的《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他的传记《北京的莫理循》也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一点建议     
作为人民日报主办的学术期刊,《新闻战线》站在理论的高度,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设置诸如《三新书屋》、《名人专栏》等栏目,丰富读者的视野。与此同时,又紧紧贴近第一线,既有针对性,又有典型性,尤其突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像《高层访谈》、《前沿关注》、《经济报道纵横谈》、《报业经济与管理》这些栏目,既反映了当前新闻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又总结各种新闻现象和经验,使读者在读过文章后,都有所启发。 但是,从构筑新闻学理论来说,这只代表专业层次。从学术的广度和深度来讲,还有些不足。因此我想,贵刊可…  相似文献   

14.
大川 《今传媒》2003,(3):25-26
读了两年多的《读者》,加在一起,50多期,数百万字。若问有何感悟、教益?很简单:感动。不光我感动,相信许多读过《读者》的,也会被一篇篇美文,一个个人物、故事感动的。这从她每期选登的读者“心声”便可看得出来,包括正在狱中服刑的罪犯。  相似文献   

15.
电视在迄今为止所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中是受众最多的。接受群众的广泛性,是电视文学社会性的深厚之根源。一部“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成书已近两千年,作者司马迁对其的要求是“藏之名山,传诸其人”(司马迁:《报任安书》),确实也没有寄希望有许多的读者。《史记》从成书至今,真正读完它的人数终归是很有限的。然而,《史记》一经改编成电视文学,观众远比读过《史记》全书的读者要多得多。不过,电视文艺的形象化的播映,是比苦读文字原书要浮光掠影得多,但也要少费时间、轻松愉快得多,所以,从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6.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8,(11):40-41
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军报记者谭洁采写的消息《我新型战机首次在异国升空训练创中国空军多项第一》(载《解放军报》2007年8月7日第五版)荣获二等奖。此文到底凭什么征服了评委?凡读过这篇消息的读者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凭独家新闻的“人无我有”!  相似文献   

17.
记得前两年曾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读者是什么?》。文章洋洋洒洒三四千言,可作者说得越多,我这个读者却越糊涂,被他牵着鼻子钻了几十条胡同,可“读者”究竟是“什么”?我也未搞清楚。我又回过头来在字  相似文献   

18.
弓雪 《新闻窗》2013,(4):49-49
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谁不记得那个牺牲了的战士口中仍咬着敌人的半个耳朵?读过《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谁会忘记铁人王进喜在临终前向领导同志交出小钱包、小本子这个无声的举动?读过孔繁森事迹的人,谁又会不被他殉职后身上只找到8元6角钱所震撼?新闻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以变得生动、鲜活、厚重起来,能给予读者充分的回想空间。很多有远见的记者都很注重挖掘既富有美感又能反映事物特征的新闻细节,那么这些细节如何获得呢?  相似文献   

19.
我在参加高教自考时,读过英国哲学家培根著的《论学问》,文中有一段话我记忆尤深:“阅读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由于我记住了这些名言,在接待图书馆借书读者时,多次向读者推荐阅读《论学问》。  相似文献   

20.
读过唐代诗人自居易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的读者,大概不会忘记诗中那成功的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尤其是对江月的三次描写,堪称神来之笔。“别时茫茫江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